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提出,国家对人才素养的要求日益提高。在这种背景之下,高中教育承担的责任艰巨而重大。高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强烈的责任意识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高中学生将自己成才、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国家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把自己培养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合格人才。因此,培养高中学生责任意识这一课题在当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全华锋 《科教文汇》2011,(24):97-97,130
创新的能力是人的所有能力中最为重要的组成,这是在智力的发展之上而形成的综合能力的显现。尤其是在社会发展的今天,社会的发展对于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因而课堂教学的基本工作也有相应的改变,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以及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要培养学生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意识,需要在数学的教学之中不断地创设新的问题情境,给予学生一些质疑的时间以及空间,鼓励高中学生能够大胆提问,引导高中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来进行析疑和解疑,让他们能在充分思考的过程中实现创造、想象,提高这些高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将对高中的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地方院校研究生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惠波  刘技文 《内江科技》2006,27(4):8-8,135
在分析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地方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应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主,以便发挥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进而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最后对地方院校如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齐涛 《科教文汇》2011,(25):25-26
本文对大学生责任意识淡化的成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提高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途径。作为高校德育教育内容之一,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培养,关系学生今后健康、顺利发展等诸多方面,应当为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所重视。  相似文献   

5.
责任意识与担当能力的培养,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责任伦理学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构建与担当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种新视野。从责任伦理学的视角来看,大学生应从自我与家庭、他人与集体、社会与国家、生态自然与未来社会等四个维度,全面强化责任意识与担当能力。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与担当能力应从自身内部建构和外部教育引领两个方面着手。从自身内部建构而言,大学生需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发奋学习、提高能力,锻造意志、塑造品格,形成自律。从外部教育引领来说,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引领,形成他律。只有达到自律和他律的辩证统一,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与担当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简要阐述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分别从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家庭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等三个方面对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这一主题做了更详细、更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李科 《科学学研究》2010,28(11):1606-1610
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提出科学家社会责任的背景、履行科学家社会责任的途径、培养科学家社会责任意识的措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由于科学研究活动中违反科学道德的行为日益增多从而使得科学家社会责任问题备受关注,注重科学家通过构建良好的道德自律机制来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强调通过科学家本人培养科学良心来提高社会责任感;而西方国家则由于科学带来诸多负面效应才引发了对于科学家社会责任问题的广泛讨论,通过科学共同体制定准则来规范科学家的科学活动,注重通过专门机构培训科学家道德伦理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比较也不难发现,我国的科技伦理道德仍基本属于学术道德。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在科普知识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在科技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品格、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在社会考察调查中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在现代科技领略中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五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在科技体验中践行道德教育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从事高等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本文试从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服务,从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吴东泰 《科教文汇》2009,(20):2-2,5
从树立高职教育理念的角度,探讨了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指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树立培养责任型、应用型、技能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理念,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文章浅析了高等院校培养人才责任意识的途径和方法。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战略的变化,社会对于翻译人才的需求也不尽相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自2007年开设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国家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其培养目标也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翻译硕士的培养目标也紧贴当下国家和社会需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译者素养和社会服务意识。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科学系统的培养体系,翻译硕士培养体系的建设包括组织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案制定、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等。  相似文献   

12.
拥有健康的心理的教师群体,能够很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为国家培养未来的素质型栋梁人才。社会压力越来越大,未来的人才应该具备承受压力的能力,教师自身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能够起到一个典范作用。教师应该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思想,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以便能够很好的完成工作。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6,(16)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科研创新型和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大学生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大主题。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的独立学院,应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响应国家号召,为创新型国家的创建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强化科研意识、提高科研实力、将科研能力的培养列入本科生的教学计划,是造就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作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后出现的新生事物,独立学院应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在注重教学的同时,走科研兴教之路,实现教学科研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高校作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作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必须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作人才”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所作为,为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陈彦霖  袁孟  梁志 《内江科技》2023,(1):126-127
<正>制造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多年来致力于推动制造业的发展、研究和创新。面对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国家政策的支持,高技术人才的缺口给高职院校提供了新机遇。高职院校主要是为国家培养符合现代化社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在智能制造的产业发展背景下,高职机电专业应该进行多元方向的创新。现阶段,高职机电专业的人才培养效果和模式参差不齐,对中国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在制造业的发展上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推动作用。为了适应制造业在技术时代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加强政策解读和自身理念革新,通过对机电专业在先进内容的引进、理论技术的应用、数字信息技术的融合、校企合作平台的构建以及人才培养的创新等各个方面的优化,实现高科技人才的输出,促进制造产业的智能化发展,为中国科技强国的地位打造与巩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一世纪对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在国外学习的体会,提出我们应该从人才模式,管理体制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水平人才。  相似文献   

17.
顾文洁 《科教文汇》2014,(21):134-134
高中学生早恋自有其成长过程的因素,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早恋行为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产生一定的影响。培养高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当前中学教育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因此,班主任要仔细研究、认真分析高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和行为,区别对待各种情况并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文体活动、增加户外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有的放矢地将早恋学生引导到正确的学习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8.
冯庆华 《科教文汇》2009,(32):110-111
随着社会、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新型实用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培养计算机实用人才的重任,必须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提升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质量,力争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计算机应用人才,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张叶  古伯伟 《知识窗》2023,(4):30-32
新时期研究生劳动教育在深化研究生劳动意识、强化研究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研究生终生劳动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立足新时期,统筹探索研究生劳动教育意义,并提出研究生劳动教育的路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中学生早恋自有其成长过程的因素,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早恋行为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产生一定的影响。培养高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当前中学教育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因此,班主任要仔细研究、认真分析高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和行为,区别对待各种情况并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文体活动、增加户外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有的放矢地将早恋学生引导到正确的学习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