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弹的发明人是德国火箭专家布劳恩。布劳恩从小热爱科学。  相似文献   

2.
这是人类登上月球的第一步!由于火箭的出现,今天可以说,地球和月球之间已经搭上了桥梁。我是这次阿波罗计划中火箭的负责人冯·布劳恩。冯·布劳恩为了实现飞向宇宙的理想,是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的。我要坐火箭飞到月球上看看!布劳恩少年时代喜欢看制造火箭、进行宇宙旅行的书。可以从事火箭研究了。这是什么呀?第二次大战快结束的时候,在伦敦……轰隆V2号,以数倍音速的速度从德军基地射向伦敦。这种秘密武器,在战争结束前,被射到伦敦上千发。拥有的秘器!这是冯·布劳恩为德国设计、制造的V2号。请到美国去继续研究吧。德国败之冯·布恩到国去…  相似文献   

3.
冯·布劳恩是一个天才。他在火箭方面的才华,整个20世纪,无人能出其右。作为一种新技术成果,由他设计的V-2火箭及其后续计划,成为二战后很多导弹的鼻祖。冯·布劳恩生于德国,受天文学爱好者母亲的影响,疯狂地爱上了太空:13岁时曾因试射自己设计的火箭被警察抓过;学生时代,又曾因和朋友一起把老鼠放在离心机中测定生物承受重力加速度被女房东威胁过。  相似文献   

4.
名言警句     
1.我已经学会尽可能小心地使用"不可能"一词。——温荷华·布劳恩2.人们说生命是很短促的,我认为是他  相似文献   

5.
冯·布劳恩是一个天才.他在火箭方面的才华,整个20世纪,无人能出其右.作为一种新技术成果,由他设计的V-2火箭及其后续计划,成为二战后很多导弹的鼻祖. 冯·布劳恩生于德国,受天文学爱好者母亲的影响,疯狂地爱上了太空:13岁时曾因试射自己设计的火箭被警察抓过;学生时代,又曾因和朋友一起把老鼠放在离心机中测定生物承受重力加速度被女房东威胁过.  相似文献   

6.
布劳恩对影响大学治理变迁的核心要素进行了梳理和论证,构建了能说明大学治理变迁所具有的普遍性特征的分析框架。在对三角模型理论进行讨论的基础上,选取美、英、日三国的大学治理形态变迁情况进行阐释和分析。布劳恩的理论不仅可以对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的重大问题给出合理解释,还能为我国大学治理方式的转变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我已经学会尽可能小心地使用不可能一词。——温何.花.布劳恩10年前的一个夜晚,满天星光,一个来自乡下的打工仔,高一脚低一脚地迈着怯怯的步子和相恋的女友来到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段看房。  相似文献   

8.
锦言录     
没有实验,任何新的东西不能深知。 ——罗杰·培根 当我不知道在做什么的时候,我所做的正是基础研究。 ——布劳恩  相似文献   

9.
月球大战     
今年9月,是美国的“阿波罗”计划诞生50周年。50年前,即1944年9月,一位名叫布劳恩的德国工程师发射了A—4(后来称为V—2)火箭,该火箭以2000英里的时速升空23英里。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早期航天计划中,研制V型火箭的德国火箭专家布劳恩曾有突出贡献。许多历史学家觉得,V型火箭很可能只是德国科学家迫于纳粹淫威而不得已为之的结果。然而,  相似文献   

11.
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1874~1937)因发明无线电报、布劳恩(Carl Ferdinand Braun,1850~1918)因对无线电报的改进,以及他们对发展无线电通讯所作出的贡献,分享了19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2.
韦纳·冯·布劳恩, 1912年出生于德 国。当他还是一名普通技校 学生时,就对火箭有了近乎 狂热的执著。二战结束后,他 作为火箭专家去了美国。 1969年,他带头研制的“土星 号”巨型火箭,将第一艘载人 飞船“阿波罗11号”送上了月 球。  相似文献   

13.
导弹是个大家族。德国火箭专家布劳恩称自己研制的导弹为飞弹。飞弹于1942年参加了实战,曾经令英国损失惨重。随着德国战败,导弹的秘密才公之于众,而且家族成员迅速增加。目前,全世界已研制出各种战术和战略导弹  相似文献   

14.
细细打量这组肖像后,多数人会喜欢上这对俊男美女.这不足为奇,因为他们并非真人,而是德国心理学家布劳恩和格林德尔等人按照人类面孔的黄金分割比例以及多数人的审美标准,利用电脑合成的完美人脸.  相似文献   

15.
1925年,在德国一个叫维尔西茨的小镇上,一位13岁的少年用6支特大的烟火,绑在他的滑板车上,然后点燃了导火索。烟火爆炸了,滑板车失控飞了出动,少年摔了个仰面朝天。警察闻讯赶来,将他带去,好一顿训斥。这位少年叫冯·布劳恩,他从小就对天文和火箭极有兴趣。这次异想天开的行动,是他为了探索飞翔而搞的试验。试验虽然没有成功,但他却尝试了"飞行"的滋味。  相似文献   

16.
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OttoBraun),1900年9月28日出生在德国慕尼黑城郊的伊斯玛宁镇。李德为其在中国活动期间所用的名字。他于1932年春来中国,1933年9月底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后经共产国际批准担任军事顾问。一直到1939年秋离开中国,投身中国革命7年多,有他可取的献身精神。然而,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期间,他在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正>1945年4月30日,苏联军队进入德国柏林,希特勒和情妇爱娃·布劳恩自杀,尸体被焚毁于柏林总理府的花园内。英国情报局委托特雷沃·罗伯(Trevor Roper)教授收集证据以证明希特勒失踪或死亡,他于1945年11月1日报告称希特勒已死亡。然而,有人质疑他的鉴定,怀疑希特勒没有死。苏联人找到的尸骸究竟是不是希特勒?希特勒逃去了哪?这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名的传闻,流言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8.
刘旭 《科技文萃》2001,1(6):154-155
李德是一个德国人,1901年出生,原名奥托*布劳恩,又名华夫,还曾用名李特罗夫。他本人其实并没有什么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有一些军事知识也主要来自于苏联军事学院的课堂上的教材中。他从来就不是一个政治家,也谈不上是什么战略家。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人物。却于1932年被共产国际派到中国来担任军事顾问,虽然说是顾问,可是由于其身份的特殊,当时的李德俨然就是中共中央的最高权力者,大事小事全由他一人说了算。因为他本身的水平有限,又是在人生地不熟的异国指挥一支兵力有限的军队同另一支相当强大的军队作战,加这他过于盲目自信,使得他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9.
欧阳跃 《云南教育》2003,(32):35-36
一、少年高斯的数学发现高斯(1777~1855)出生在德国的布劳恩什维格。他是18、19世纪交替时期最杰出的一位数学家。高斯小时候住在农村,在附近的小学里念书。他的算术老师是从城里来的。这位老师认为穷人的孩子都是天生的笨蛋,教这样的孩子根本不可能有所成就,用不着认真。因此,他经常训斥学生,动不动就用鞭子体罚他们。有一天,这位老师情绪特别不好,他站在讲台上,不耐烦地说:“今天,你们给我算1加2加3一直加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不准回家吃饭,直到算出来为止。”说完就坐在椅子上,看他的小说。老师坐下不久,高斯拿着小石板走到老师面前…  相似文献   

20.
《同学》2003,(9)
尊敬的布劳恩先生:您一定已经发觉,您那辆停放在歌德街的蓝色小轿车被人偷走了。我就是那个偷车的人。为了表示对失主的情谊,我想向您提出一个友好的建议:我在您的汽车里发现一个装有许多信件和案卷的皮包。对我来说这些东西是无足轻重的,但对于您呢,我看却事关紧要。如果您肯把您的各种汽车证件交给我,我将把这些东西放在歌德街4号住宅后面给您。您给我的邮件也可放在这个地方。顺致亲切的问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