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母语迁移是指学习者已经存在的母语语言知识影响其二语习得和发展的现象,可分为母语正迁移和母语负迁移。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从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及顺应的动态性等几个方面对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定性分析发现,二语写作母语负迁移问题是由于语言使用者忽视了二语写作的语境、语言结构以及文化习惯等因素的顺应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2.
刘甜甜 《英语教师》2023,(6):109-112
英语写作是高中生“书面输出”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反映其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然而高中生在英语写作时由母语负迁移导致的错误频出。回顾国内外学者对语言迁移及二语写作的研究,总结出二语写作中常见的母语负迁移现象主要体现在词汇、语法及思维方式方面,并就如何减少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负迁移提出早接触英语文化、多参与真实语境、系统地学好母语语法以促进母语正迁移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母语思维产生的负迁移会阻碍学习者二语写作水平的提高,许多教育研究者主张学习者在二语写作中避免母语思维而直接运用二语思维,从而规避负迁移对写作产生的阻碍。通过实例调查和分析,发现在二语写作中母语思维负迁移影响并不显著,因此"避免母语思维"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应因人而异、合理要求。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话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本文根据母语迁移理论,结合汉英思维模式的差异,探讨了大学生学习英语写作过程中母语思维在篇章结构、词汇等方面的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使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主动适应荚语思维,有意识地避免母语思维的负迁移,不断地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保证语言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英语写作既能体现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又能反映学生标准全面地运用语言的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表达方式。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对二语写作容易产生负迁移的作用。基于此,分析学生书面语中出现的典型母语负迁移现象,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有效利用母语思维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丽霞 《考试周刊》2011,(3):105-107
随着对语言迁移作用的进一步研究.一语与二语各种能力的形成之间的关系引起了更多的关注.越采越多的学者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探索。二语写作能够反应一个人的二语综合能力..双语思维是二语写作过程中的特有现象。因此.母语思维对二语写作的影响及其涉及的相关因素值得探讨.母语思维在二语写作三个阶段所产生的正迁移作用也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安徽工程大学90名大三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母语思维在二语写作的各个阶段中所起的作用不同;2.母语思维对二语写作的影响与专业有关;3.母语在二语写作中的迁移情况受二语学习者的二语水平影响。  相似文献   

7.
试论二语写作措辞中的母语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中心问题,其核心是研究母语对二语(外语)学习带来的影响.以往大多数研究主要围绕母语负迁移展开,文章以中国学生二语写作措辞为视角,从语义、语法、语用等三个层面,分别探讨母语对中国学生二语写作措辞所产生的正、负迁移,并就二语写作教学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聂爱明 《考试周刊》2012,(50):89-90
语言迁移一直以来是二语习得领域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大学英语写作中,语言迁移在句法方面受到其负迁移的影响。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在阐述语言迁移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语言负迁移在大学英语写作的表现,并提出应对策略,帮助学生克服母语思维的表达方式,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促进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9.
母语对二语习得影响的过程被称作"迁移",因两种语言相异而阻碍正确习得二语的现象被称为母语负迁移。本文中,笔者从英语写作中的词汇层面分析了汉语负迁移现象,探讨了产生汉语负迁移的原因根源。  相似文献   

10.
在二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现象不可避免,并给大学生造成了诸多困扰。在对语言迁移概念作出简要论述的基础上,分析母语负迁移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并就大学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的应对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英语新四级考试作文主要以英语题目加母语提纲为出题方式,大一学生在写作时是否受到母语提纲的负迁移影响?本文将通过对比两个非英语专业的大一班级按照同一题目不同提纲(母语提纲和英语提纲)写的课堂作文,探讨母语提纲对学生作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母语迁移是学习二语写作必须认知和解决的问题。在国际化多种语言交汇使用的今天,二语写作现象十分普遍,于是研究母语对二语写作的影响就变得十分有意义。现有的一些权威母语迁移理论偏重于语言迁移的研究,然而母语迁移对于写作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语言方面,还涉及到写作态度、能力、素养(文化)诸多因素。因此,我们要对二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准确界定其内涵,全面把握其特点,才有利于正确指导实施二语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13.
随着跨学科写作运动和学术英语课程的兴起, 二语写作迁移研究在国内外学界引起重视。 然而,写作迁移的定义纷繁复杂,其发生机制也众说纷纭。本文从语言学视角、认知视角、社会文化视角及动态系统理论视角综述了写作迁移的定义和理论探讨,并对近40年来国外相关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和评述。最后总结国外二语写作迁移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国内二语写作教学和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外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能力是人们熟练掌握一种语言的重要标志。在外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学习者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其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母语和二语在认知方式上的差异,帮助学生建立目的语认知框架和概念系统,减少或避免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干扰。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含有丰富隐喻表达的语言材料,进行灵活使用隐喻表达的语言练习,培养学习者的隐喻能力,以便在词汇、阅读及写作技巧的训练中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High levels of apprehension cause students to have writing difficulties.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identify the sources of Egyptian university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apprehension. The study made use of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The scores of 57 students on a writing apprehension scale were compared to their scores on another scale assessing writing self‐efficacy and three linguistic tests measuring English grammar and vocabulary. Additionally, 15 apprehensive students and 16 nonapprehensive students were interviewed about their writing experiences and beliefs. Analysis of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showed that there are six sources of the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apprehension: linguistic knowledge level, perceived language competence, writing performance level, perceived writing competence,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and fear of criticism.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e integrative nature of L2 writing ability and emphasise the need for dealing with these sources of apprehension. The study recommends that reducing L2 students’ writing apprehension should start by improving their linguistic knowledge and writing ability; this will result in bringing about a positive change in their language and writing competence self‐perceived beliefs. In addition, the study presents some other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of English writing in the Egyptian context.  相似文献   

16.
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语言迁移现象是无法避免的。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探讨了母语负迁移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并就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如何帮助中国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以期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母语思维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它对二语习得会产生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即正迁移和负迁移。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利用语言的共性来促进“正迁移”,借助母语思维来促进二语习得,进而提高目的语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母语迁移现象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其在二语写作中的表现较为突出。通过英汉语对比,分析了中国学生二语写作中在词汇和语法两方面的母语迁移现象,同时对回避和过度使用等其他母语迁移现象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根据Vygotsky的心理语言学理论,母语作为一种心理工具,在交互心理层面,会以"搭脚手架"的方式帮助习得者。研究母语在二语交互性练习中对话语者二语思维的作用有重要价值。研究表明:母语的使用在二语口语产出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表现为:母语被用来理解并确认二语输入的信息;母语被用来构思口语任务的大意(把目前的题目与一些说话者长期记忆中的概念或经历相联系);学生利用母语造句;学生利用母语来进行口语表达的过程管理。这为二语教师如何客观、有效地指导学生合理应用母语解决语言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