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祭祀文化是世界上各民族都拥有的一种文化习俗,祭祀包括祭天地、祭神、祭祖先、祭炎黄、祭孔子等等。其中祭奠大地的祭祀形式是血祭,血祭毋庸置疑就是用血作为祭品进行祭祀活动。本文旨在通过对《说文解字·血部》各个字的研读分析进而充分了解造字之时的中华血祭文化。  相似文献   

2.
热贡"六月会"是青藏高原古老苯教文化的遗存,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下,逐渐演变成大型血祭娱神祭祀活动。热贡藏族以活态、丰富的祭祀仪式,向当地的自然神灵——龙神诉说心愿、祈求风调雨顺、村落安康。延续至今的"六月会",集中反映了藏族古老的龙神信仰,积极地推动了藏族龙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相似文献   

3.
祭祀财物管理是汉代经济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碑刻及文献材料 ,从祭祀场所土木工费、地方官祀费用、祭祀牺牲、祭祀用玉以及祭服、粢盛等方面 ,对其进行了具体的探讨。通过上述方面的探讨 ,初步明确了两汉时期祭祀财物管理的机构设置、管理职能及其演变的历史概况 ,从经济的角度进一步揭示了祭祀活动与汉代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
“獭祭鱼”之“祭”,《辞源》及故训皆释为祭祀,供祀,“祭”在甲骨文中无“示”作意符,其字形显示的本文与祭祀无关,而指杀戮,“祭”由杀戮引申而特指杀猎物或牲畜而祭,即血祭,后词义扩大而泛指祭祀,“獭祭鱼”等语例中“祭”表示杀戮,正是该字本义是杀戮的有力证明。  相似文献   

5.
商王朝重视祭祀,祭祀时会使用牺牲。作为记录商朝祭祀情况的重要载体,在殷墟卜辞中保存下来很多的用牲之法,本文选取了"卯"这一含有用牲之法意义的字来着手,借助汉达文库,将"卯"作为用牲之法使用时的辞例进行了一番总结,归纳出五种主要的形式。接着在每种形式之下,对"卯"所针对的对象即牺牲以及牺牲的数量进行了一些归纳分析。以期窥见商代使用祭牲的大致情况。  相似文献   

6.
纳西族东巴教的原始祭祀文化,体现了纳西初民对神坛祭祀的宗旨。祭祀仪轨的演变过程里,还债意识观念贯穿其始末。起始是以施药医治神灵伤残为内容的祭祀仪礼;后演绎到以舞蹈和诵词悦神与斥神的祭祀文化;后又演绎到宰杀动物作牺牲祈神送鬼的祭祀文化;当东巴教受到佛、道教影响后,才出现放生或象征性牺牲替身的祭祀文化。  相似文献   

7.
一、牺牲现在一般给“牺牲”注释为“祭祀用的牛羊豕之类”。此注释不可谓不对,但有缺点,未说明“牺牲”的确切含义。《春秋左传正义》云牺牲玉帛“四者皆  相似文献   

8.
清代的鹿祭制度对鹿类祭品应用的祭祀时节、祭祀对象、祭祀规格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清代鹿祭制度有其自身的时代特点,一是鹿类祭品用于祭祀规格较高的大祀和中祀中。二是在上祀、中祀、群祀各种祭祀活动中,皆用以活鹿羔作为牺牲。  相似文献   

9.
"牺牲"作为复音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末期,"牺牲"最初成词是"牺"和"牲"在"宗庙祭祀用的牲畜"义上的并列,继而根据词义的理性引申的规律,在同一时期引申出"指供盟誓、宴享用的牲畜"和"泛指用其它物品所作的祭品"这两个义位。发展到清代,"牺牲"开始产生"舍弃"这一义位。由此义位又引申出了"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在现代汉语里,"牺牲"只保留了"舍弃"义和"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这两个义位。  相似文献   

10.
先秦时期用马进行的祭祀活动,从形式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即马牲祭祀和车马祭祀。马牲祭祀是将马作为食品,献祭给天地山川这类自然神,以供其食用;车马祭祀则是将车马献祭给祖先神,以供其乘坐。这种差异不见于其他动物牺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家马的引入和本土化历程来看,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对于马的使用方式存在差异。前者将马作为骑乘交通工具和重要肉制品来源,常见马牲祭祀;后者将马作为驱动车舆的重要动力,常见车马祭祀。马牲祭祀多见于北方游牧民族及与其交往密切的秦、晋等国,又经秦晋渐次影响中原,并在战国中后期影响到荆楚地区。  相似文献   

11.
"尊神重鬼"是商代神权统治的重要特点,也是商代统治者借以维护统治的思想纽带,同时又影响到了文化艺术的创作.商代青铜器中的方形器物造型与商人在祭祀鬼神时所追求的庄严、神圣气氛相适应,仿生动物造型可能是图腾神的孑遗,或者是祭祀牺牲,以及出于祭祀功能的器物造型组合等,都体现出了强烈的崇神思想.商代青铜器中的纹样装饰、雕塑性装饰和铭文,其首要目的都是为祭祀神灵祖先服务的,体现了神秘、诡异的风格特征,这同样是商代崇神思想的物化体现.  相似文献   

12.
"白龙会"是龙井寨村民祈求寨子安宁和庄稼丰收的一种祭祀仪式。在各个仪式部分中,村民通过祭祀牺牲给神灵献祭,通过念经人念经与神灵沟通,从而表达他们祈求寨子安宁、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白龙会"在春耕前和秋收前的农业生产关键阶段举行,体现了农业生产在龙井寨村民生活中历史以来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唐五代敦煌牧羊业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乜小红 《家教指南》2001,(1):134-140
唐五代敦煌牧羊业较发达,有官营、专营、私营。羊在敦煌社会生活中的用途是食用、赐人、祭祀牺牲,羊皮制作冬装,羊毛用于纺织。牧子以举向羊司纳税。  相似文献   

14.
甲骨文记载的商代羌族,实已成为殷商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是商重要的战争对手,也是商代祭祀牺牲的重要来源,他们还为商从事农业劳动及其它杂役。他们与商的关系时好时坏,他们为商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古就是渔业大国,捕鱼历史悠久。而鱼不仅作为一种食物,更是象征着美好和吉祥。祭祀是古人社会生活的头等大事,与人类社会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因此,鱼与先秦祭祀紧密结合在一起。在祭祀中,用鱼方式则需要格外庄严和慎重。本文即试从先秦祭祀中简要探讨其用鱼礼仪。  相似文献   

16.
秋思     
你说,秋天是令人思索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丰盛的季节,成熟的季节,收获的季节。对着萧萧的红叶,捧起沉甸甸的谷穗,我们能想到酷冬的严风厉雪,料峭的春冰寒冻,盛夏的劈雷猛雨。呵,浴汗、蹈火、流血,我们才夺得黄金季节!不是么,几经寒暑,几经搏斗,几经反复,用流血,用牺牲,用战斗,用血与汗洗尽污泥浊水,我们才走向这成熟的季节,有这成熟的季节,才有这成熟的队伍……  相似文献   

17.
从卜辞看商代的人祭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祭祀在中国古代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左传·成公十三年》云 :“国之大事 ,唯祀与戎” ,殷商正是此种说法的代表之一。商代祭祀至为频繁 ,可以说是无日不祭。从甲骨卜辞来看 ,商代祭祀的对象主要包括神衤氏(天帝、日神、云神、四方神、山神、河神、社神等 )和祖先神灵 (先公、先王及先妣 )两个方面 ,其中又以祭祀祖先的内容为多。祭祀神灵需要供奉祭品。卜辞中最常见的祭品就是牛、羊、豕等动物牺牲及用人作祭品的“人牲” ,此外还有玉帛、粮食、酒等等。以人作祭品祭献神灵 ,古书称“用人” ,后世称为“人祭”。人祭应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部…  相似文献   

18.
用人头作为牺牲,是人类早期的祭祀行为之一,其行为已属历史范畴.佤族将这一习俗保持到20世纪50年代,是特例,这其中必然有其存在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功能.这一习俗包含着宗教、祭仪、战争、外交、歌舞、饮食等丰富的内容,它折射出人类发展的不平衡性,展示了人类曾经的生存状态和历史发展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9.
教读笔札     
一、“弗敢加也”的“加”《左传·鲁庄公十年》文:“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出版)182页谓:“牺牲玉帛皆祭神之物,必依礼为之,不使超过规定。”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上编第一册58页注解说:“祭祀用的牛、羊、猪、宝玉和丝绸等物,有规定的数量,不敢自行增加,在向神和祖先祷告时,必定忠诚老实。”以“超过”、“增加”之义解“加”,自源于清人吴楚材、吴调侯所选《古文观止》“言祭祀之礼,不敢有加于旧”之往训。这是一种说法。此外,郭锡良先生等编写的《古代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的戏剧家与亚里斯多德对于戏剧的最大贡献是悲剧和喜剧美学范畴的提出与实践.这一剧坛壮举显然脱胎于氏族祭祀形式:对狩猎中牺牲英雄的伤怀哀悼而产生肃穆庄严的悲剧,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鼓舞则衍生了纵情欢歌的喜剧.大喜大悲的两极情感在希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