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例1草酸钙(化学式为CaC2O4,相对分子质量为128)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受热能分解.小红同学为了探究其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变化,进行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2.
山东科技版中学教科书化学必修一第75页,有“氯化铵固体受热分解”的演示实验,但本人在教学中发现:加热试管后不久,药品上方的内壁上有白色固体附着,还有白烟充满着试管,看不出氯化铵固体分解和化合的明显过程,很容易让学生误认为这是氯化铵固体的“升华”现象。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级中学科教书《化学》第二册第12页铵盐受热分解演示实验的要点是: 1.实验操作:在试管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加热. 2.实验现象:加热后不久,在试管壁上有白色固体附着.  相似文献   

4.
山东科技版中学教科书化学必修--第75页,有"氯化铵固体受热分解"的演示实验,但本人在教学中发现:加热试管后不久,药品上方的内壁上有白色固体附着,还有白烟充满着试管,看不出氯化铵固体分解和化合的明显过程,很容易让学生误认为这是氯化铵固体的"升华"现象.  相似文献   

5.
1硫在氧气中燃烧a.反应原理。S+O2SO2SO2有毒,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后生成亚硫酸钠和水SO2+2NaOH=Na2SO3+H2Ob.仪器与药品。硫磺、锥形瓶、软木塞、燃烧匙、酒精灯、火柴氢氧化钠溶液c.实验装置。实验装置见图1。d.操作步骤。①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磺,加热,直到发生燃烧。点燃=图1②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进盛有氧气的锥形瓶里(锥形瓶内盛装约10mLNaOH溶液),塞紧软木塞,观察实验现象。①效果明显;②无污染产生。2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非肉眼能观察得到,让学生用手触摸试管又浪费时间…  相似文献   

6.
关于氢氧化铝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氢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两性氢氧化物,其沉淀的形成、溶解、两性及适宜沉淀条件的讨论,对其它两性氢氧化物性质的学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氢氧化铝的生成向铝盐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或适量强减,可得到无定形的白色凝胶状沉淀.这种沉淀实质上是氧化铝的水合物,其组成不均匀,含水量也不定,统称水合氧化铝,通常也称为氢氧化铝,其代表式为Al(H20)2(OH)2或Al2O3·nH2O.当白色胶状沉淀在母液中静量时,可缓慢转变为晶态偏氢氧化铝AlO(OH),升高温度可加速上述转化.真正的晶态氢氧化铝Al(OH)2称作正氢氧化铝,可通过向铝酸盐…  相似文献   

7.
无机化学实验中几个常见问题的解释祖培文在无机化学实验中,一直存在着一些常见但一直未得到合理解释的问题。例如:①为何制取氨气的实验中,当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和物时会在试管壁上出现黄色物质?②用KClO3加热分解制O2时MnO2的催化作用问题?③...  相似文献   

8.
在化学课本中,H2O2分解制氧气选用了MnO2做催化剂,但是MnO2催化分解H2O2存在很多缺陷:(1)所选的催化剂MnO2价格比较贵,使用起来不划算。(2)生成的气体速度太快,不便于收集。(3)采用滴液法,由于烧瓶内压强太大,液体难以滴入,必须采用液封法,滴液的速度也不易控制,操作的过程比较麻烦。(4)H2O2分解时放出热量,分解的自发倾向很强,有催化剂MnO2存在时分解反应迅速进行,当加热到426K以上便会猛烈分解,甚至爆炸。鉴于上述缺点,笔者经过研究发现,一些金属氧化物:如CuO、Cr2O3、Fe2O3、Fe…  相似文献   

9.
实验改进二则水浴加热分解碳酸氢铵初中化学教材中曾用大试管直接加热分解碳酸氢铵。授课教师在课堂演示时,虽然按要求操作,把试管口部略低于底部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且自始至终小心移动着酒精灯加热,但仍然常常发生试管破裂。究其原因,主要是碳酸氢核受热分解生成水,...  相似文献   

10.
一、发散理解,分段记忆如在学习“催化剂”时,可将概念分成两段记忆:“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度”,“而本身的质量与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不同的反应中所用的催化剂不同:例如,把KClO3与MnO2混合加热可得到O2,在这个反应中催化剂是MnO2;但把H2与N2混合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下形成NH3时,催化剂是Fe或Cr.另外催化剂不增加生成物的质量,它只是改变反应速度:如有两份质量相同的KClO3,一份加MnO2后加热,另一份不加MnO2加热,结果生成氧气质量同样多.二、对比分…  相似文献   

11.
氢氧化亚铁是絮状白色不溶性碱,用可溶性亚铁盐跟可溶性碱作用而制得。即:Fe2++2OH-=Fe(OH)2↓由于氢氧化亚铁极易被空气所氧化而生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按化学课本第二册实验31的要求进行实验,开始就看不到白色絮状沉淀,实验效果欠佳。我将此实验作了改进并得到了较理想的实验效果。在大试管里加入适量的还原铁粉(量不能多),再加入刚煮沸过冷却后的6ml硫酸溶液,微微加热,待反应2~3分钟后,投入1~2粒固体氢氧化钠,随着氢氧化钠的溶解,便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的生成。此时,因还原铁粉和稀硫酸在…  相似文献   

12.
硝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分析江苏武进洛阳中学(213104)姚仁锡硝酸铜品体通常有蓝色的Cu(NO3)2、6H2O和暗蓝色的Cu(NO3)2、3H2O两种,把它们磨碎置于试管里加热时,开始出现白雾,并且在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接着是产生大量红棕色的气体,同时...  相似文献   

13.
化学实验中,掌握好各种物质的“量”是至关重要的,但容易被学生所忽视,由此导致学生在做化学实验时,不仅浪费化学药品,而且可能导致化学实验的失败或给实验带来危险。以下是化学实验中各种物质取量的参考值。1.化学实验里没有说明用量时,应取最少量:(1)液体的取量是1~2ml。(2)固体的取量是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2.中和反应实验中指示剂的取量是1~2滴。3.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的量是不少于容器容积的1/4,不超过容器容积的2/3。4.试管装液体的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加入的量…  相似文献   

14.
大家知道,硝酸铜受热分解有如下反应:2Cu(NO4)=2Cuo+4N02↑+O2↑鉴于NO2受热分解,也能使余烬本条复燃(2NO2=2NO+O2)因此,直接用余烬木条检验硝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气体混合物中O2的方法,已为多数实验者所否定.如何检验硝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O2;最近《化学教学》、《化学教育》相继有文章讨论.笔者留心地多次做了这个实验,我想再作下面几点补证是必要的.一.用NaOH溶液洗除NO2集O2的方法是不对的如果把Cu(NO)2热分解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水中,混合气体与水将发生多种快慢不同的平行反应:3N0。+H。0=ZHNO。+…  相似文献   

15.
1 实验成败原因分析 乙醛还原氢氧化铜是乙醛的重要化学性质,反应式是: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 +3H2O,反应中有无红色Cu2O沉淀生成是判断该反应是否发生的重要现象。但在做该实验时,更多的情况下往往只看到黄褐色浑浊,甚至变成灰黑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乙醛在稀碱溶液中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其产物呈黄褐色浑浊沉淀。二是一部分Cu(OH)2在加热过程中分解为CuO而使之变成灰黑色。只有消除这两个副反应的干扰,才能看清红色CuO2沉淀生成的现象。2 实验探…  相似文献   

16.
Al_2(SO_4)_3和Na_2CO_3溶液反应实验的改进沈阳市辽宁省水利学校(110122)杨立军,张金海Al2(SO4)3和Na2CO3溶液反应的实验目的是验证盐的水解在盐溶液反应中的应用,实验所要得到的正确现象是有白色沉淀和气泡生成.我们按教材中?..  相似文献   

17.
初中化学绪言中讲物质变化概念时,一般都是用水和铁的状态变化为例说明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得出“我们把这种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的结论.再列举汽油的挥发、木材制成桌椅、铁铸成锅、蜡受热熔化等现象说明物理变化.用演示镁条的燃烧和碳酸氢铵加热分解两个实验,证实生成氧化镁或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得出:“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这种变叫做化学变化”的结论.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常伴随着发生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常常是帮助我们判断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例题 下列变化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变色 (B)爆炸 (C)发热 (D)自燃 分析:通过化学学习,同学们知道变色有两类:一类是变色无新物质生成,属物理变化(如无色氧气在-183℃时,变成淡蓝色液体,铁熔化变成红铁水);另一类是变化进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化学变化(CuSO_4遇水生成CuSO_3·5H_2O,由白色变成蓝色,铜绿受热分解生成黑色固体)。 爆炸也有两类:一类是无新物质生成的爆  相似文献   

19.
高等师范院校用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材,其中所介绍的甲酸受热分解实验的操作方法过于简单,不便掌握、因为甲酸的沸点是100.5℃, 分解温度是160℃,甲酸受热后在低于160℃时就和水蒸发后一起通入石灰水中,生成的甲酸钙是溶于水的,所以观察不到石灰水浑浊现象。  相似文献   

20.
[知识要点] 一、钠及其化合物的相互关系网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1.钠单质的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金属,柔软、密度小、熔点低,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化学性质:(1)易与卤素、氧气、硫等化合,甚至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氢气化合为NaH,其中与氧气反应时条件不同、产物结构不同、现象不同;(2)与水或酸的水溶液反应.注意反应的实质、现象和剧烈程度对比.(3)与盐的水溶液反应,注意反应的实质是先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例如 Na与CuSO4溶液反应为:2Na+2H2O+CuS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