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我认为要开创语文教学新局面,不仅要教育学生认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还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所学知识的体系和要求达到的广度和深度.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学改革就应考虑从语文知识的整体性出发去设计语文教学。首先,整体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启发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的教学原则。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是前人从实践经验中总结、概括出来的,是已经确认了的科学知识,所以无须长期地从实践中去摸  相似文献   

2.
观察、实验是小学自然教学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认识事物,获得知识;让学生学会动手动脑,提高能力,增强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发展智力。如何搞好自然教学的观察和实验?这里谈谈从实际出发的问题。一、要从教材要求的实际出发小学自然是干什么的?刘默耕同志说:“小学自然是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一门学科。”这“爱、学、用”三个字告诉我们:自然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3.
小学《自然》共计六册,120课,单独讲述生物知识的约有46课,占总课数约38.3%,内容包括初中《植物学》、《动物学》和《生理卫生》中一般知识(详见附表:小学《自然》课中的生物学知识)。有些内容与初中生物的有关内容基本上相同。只是在广度深度上不同,並且更为系统一些。学生通过自然课的学习,已经获得了一些浅易的生物知识。此外,就初中生物和自然课在德育、智育方面的任务来看,两门学科都是要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实事求是、尊  相似文献   

4.
吉霞 《四川教育》2002,(10):38-38
自然课是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教学中教师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行探究的能力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一、根据自然学科特点,激发“自行探究”的欲望。小学自然课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自然教学《大纲》强调:“自然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认识自然事物和应用所获取的知识,教师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这里,“主动的认识”和“自行探求”突出了自然课的素质教育特点,也体现了让学生“自行探究”的重要性。自然课的…  相似文献   

5.
小学自然教学大纲中指出:“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自然教学的特点。”可见,组织好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是自然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中、高年级自然课本中各种实验有百多个,作为自然教师,教学时不仅要用实验,更重要的是如何用好实验,甚至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地构思和改进实验,做到巧思妙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在此,就自然的实验教学谈点我的体会和做法。一、巧妙构思。自然是一门综合性强、知识面广的学科,这对生活经历浅、知识少的小朋友来说学习有一…  相似文献   

6.
《小学自然教法综述》 (以下简称《综述》 )一书对义务教育小学自然学科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内容、指导思想……等十余个方面作了较详尽的论述,对自然教学极有指导作用。为配合继续教育的学习,现将该书的内容重点介绍如下。   一、小学自然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一 )小学自然是一门初级的综合性理科,它具有一般理科教学的特点:   1.教学内容是自然科学知识,自然课把自然界当作学生认识的对象,通过教学指导儿童广泛认识各种自然事物,对自然界的构成及其变化,有一个初步的、轮廓的认识。   2.自然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一些…  相似文献   

7.
一、数学教学要力求“透” 1.教材钻研透教材是教学之本,教师对整套小学数学教材要全面地分析、研究:从知识的纵向考虑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所处的年段位置,学生应该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从知识的横向考虑教学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所谓高观点,就是指站在更高更广的知识体系中去理解和认识低浅知识的思想方法。观点越高,事物越显简单,教学越有深度和广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只有高观点地理解和认识小学数学内容,才能居高临下、瞻前顾后地、在学生现有知  相似文献   

9.
论作文教学的认知、教育和审美功能□黑龙江刘明贵孙谦一、通过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深度和广度跃进小学生接受外部世界信息的门窗初开,对感官所及的一切事物都要兴致盎然地探明,问清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但是,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很...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学生了解世界、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基本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本文以小学语文深度阅读为主题展开探究,分析深度阅读的价值和意义,提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学内容做到深度与广度相结合、引导学生体会感悟、开展课外阅读、完善评价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将学习材料转化为内在知识储备,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学科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自然教材中植物动物部分备课参考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赵锐要想把握好自然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必须了解教材和理解编者的意图。现以现行自然教材中动、植物两部分中的主要课文为例,谈谈认识,供同行们备课时参考。植物部分三年级(一、二册)主要知识内容是被子植物...  相似文献   

12.
郭朴 《四川教育》2001,(6):24-24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指出:“自然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认识自然事物并应用所获得的知识,教师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自已探求和应用知识。”为此,我在小学自然教学中采用“激趣、设疑、促动”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行探求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从小学升入初中,有一个过渡、适应和衔接的问题,尤其是搞好中小学教学教学的衔接更为重要。因为中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进一步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具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如何使小学生一升入初中就能较快地适应中学数学的学习,过渡和衔接得合理、科学,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工作:认真调查研究,做到心中有数。首先通过熟悉小学和中学教学教学大纲和教材,了解小学数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弄清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相互联系,其次向小学数学教师了解数学课的学习情沉;第三技意收集小学…  相似文献   

14.
小学自然是一门实验科学,小实验是小学自然教学的主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配以小实验,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育效果。使学生了解科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自然与地理虽是两门不同学科,但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准确掌握自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恰当把握自然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小学自然教学与小学地理教学的相互渗透,有助于使小学自然教学与中学地理教学有机地衔接起来。 一、小学自然与中学地理的纵向联系 从内容上分析,自然教材涉及到了中学地理宇宙、大气、地球构造、土壤、环境、水和能源等的部分,知识面较宽。因此,小学自然的部分知识就是中学地理的基础。但是,自然并没有把涉及到的地理知识作全面阐述和深入研究,只是“点到为止”即对许多具体问题的  相似文献   

16.
《自然》课是小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在自然教学中安排了大量实验演示内容。充分运用这些实验、演示给学生观察。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然现象,掌握自然知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怎样才能使小学生对具体自然事物和现象有认识过程呢?  相似文献   

17.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且涉及面很广.通过科学教学,学生对整个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简要的认识和了解.作为一门启蒙性的基础学科,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这使得他们所学习的知识只能是最浅显、最初步和最基本的.因而在进行科学课的实验教学时,必须准确把握广度、深度,增强其趣味性和知识性,教师讲授、演示得当,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实验当中,在实验中探究,在实验中发展,在实验中学习.  相似文献   

18.
自然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教师要按照自然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去教学,必须让学生主动地去认识他们周围的自然事物,而不是教师代替学生去认识事物。教师的作用是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自己能动地去认识,而学生自己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也就是他们参与教学活动自行探求知识的过程。自然教材的编写与其它教材有所不同,自然教材主要写了怎么来研究自然事物,而没有写研究的结论,这就要求我们在自然教学中展开研究过程。而要展开这一过程,教师就必须立足“三个着眼点”,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自行探求知识。【一、…  相似文献   

19.
小学《自然》共计六册,120课,单独讲述生物知识的约有46课,占总课数约38.3%,内容包括初中《植物学》,《动物学》和《生理卫生》中一般知识(详见附表:小学《自然》课中的生物学知识)。有些内容与初中生物的有关内容基本上相同。只是在广度深度上不同,并且更为系统一些。学生通过自然课的学习,巳经获得了一些浅易的生物知识。此外,就初中生物和自然课在德育、智育方面的任务来看,两门学科都是要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以及不怕困难、百折不挠、认真细致的科学精神;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  相似文献   

20.
一、数学教学要力求“透”1.教材钻研透。教材是教学之本,教师对整套小学数学教材要全面进行分析、研究:从知识的纵向考虑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年段位置,学生应该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从知识的横向考虑教学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的重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