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类游戏》教案芜湖市育红小学黄炜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分类.了解对一种物体分类是全面认识物体的方法。2.学习按一定标准给物体分类的方法,培养学生分类能力。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若干支铅笔、磁性黑板,每组一套彩色积木(无图案)学生准备:每...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分一分》是小学自然课中培养学生分类能力的第一课。它和《各种各样的果实》《各种各样的根》《各种各样的茎》等课组成分类能力培养系列。分类能力在逻辑思维能力中属于较低的层次,新大纲中要求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分一分》一课共有三项内容:按形状、颜色给几种几何图形分类;按运动方式给几种动物分类;用多种方法给叶子分类。给几何图形和动物按指定标准分类,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不同的事物分类标准是不同的,渗透分类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有了这一步知识的过渡,学生便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对树叶进行分类了。给物体…  相似文献   

3.
张英花 《湖南教育》2006,(11):24-25
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实际上,在本册教材前面的有关内容中,已经渗透了分类思想.例如,在教学1-5的认识时,根据主题图我们说“有5个学生”,已经运用了分类的方法,因为这些“人”之所以能说成“5个”,是因为他们是同一类的,其标准就是他们都是学生,“学生”是他们的共同属性.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要求学生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就是要学生运用分类的方法,把形状作为分类的标准,把不同形状的物体划归为不同的类。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的:1.知识要求:a.掌握实验室制硝酸的反应原理.b.了解工业制硝酸的方法及主要生产工艺流程.c.关于环境保护的简单常识.2.能力要求:a.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b.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总结能力.c.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二.教学重点:a.实验室制硝酸的反应原理.b.氨氧化法制硝酸的生产过程、原理.三.教学难点: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工业生产中氨的转化率,四.教学方法:a.观察讨论法.b.演示法。c.局部探求引导发现法五.教学手段: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如:录相、幻灯投影结合挂图教学过程:复…  相似文献   

5.
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实际上,在本册教材前面的有关内容中,已经渗透了分类思想.例如,在教学1-5的认识时,根据主题图我们说“有5个学生”,已经运用了分类的方法,因为这些“人”之所以能说成“5个”,是因为他们是同一类的,其标准就是他们都是学生,“学生”是他们的共同属性.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要求学生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就是要学生运用分类的方法,把形状作为分类的标准,把不同形状的物体划归为不同的类.在这里,把“分类”作为一个单元进行教学,目的是便于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分类能力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他们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实际上,在本册教材前面的有关内容中,已经渗透了分类思想.例如,在教学1~5的认识时,根据主题图我们说“有5个学生”,已经运用了分类的方法,因为这些“人”之所以能说成“5个”,是因为他们是同一类的,其标准就是他们都是学生,“学生”是他们的共同属性.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要求学生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就是要学生运用分类的方法,把形状作为分类的标准,把不同形状的物体划归为不同的类.在这里,把“分类”作为一个单元进行教学,目的是便于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分类能力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他们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教材的编排特点1.教材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分别安排了单一标准的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两部分内容.教材首先安排了一个学生熟悉的文具商店的情境图——货架上的文具按不同的类别放在不同的位置,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分类的意义、必要性,并学会单一标准下的分类方法.如,地球仪放在一起,练习本放在一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把同类文具放在一起,可以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7.
1.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从a点开始受到一个水平恒力F的作用,沿直线运动到b点.已知物体在b点的速度与在a点的速度大小相等,则在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 ).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人教版第三册第67页。 教学目标:1.通过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物体的不同形状,初步体验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通过观察多种不同的物体,让学生体会观察物体的方法,会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建立三维空间概念,体验方位知识,培养识图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空间想像能力,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9.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它改变了学生以单一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我在教学中积极为学生构建开放的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方法,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做法如下:一、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培养学习兴趣教学中让学生做到“三勤”:勤动手、勤动脑、勤动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不等式证明的教学中,教材中有两道例题及一道练习题.例1已知a,b∈R+,且a≠b,求证:a5+b5>a3b2+a2b3.例2如果a,b∈R+,且a≠b,求证:a3+b3>a2b+ab…  相似文献   

10.
初一年级1.由已知条件可知,a、b、c都不为的值为1或-1;由已知等式可知.中必有两个互为相反数,并且a、b、c中有一个且只有一个是负数.不妨设a<0,则b>0,C>0.abc<0.abc>0,2.因为数轴上表示a、b两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所以a=b或a+b=0.若a=b,则x-4=2X—5.X=1.若a+b=0,则(x-4)+(2X-5)=0.X=3.故X的值为1或3.3.用分类思想来处理问题.因为卜,,且a、b异号.所以或4设这个有理数为a,则此题实际上是要确定al-a的符号。用分类思想来处理问题.因为a是有理数,所以可分为a>O、。一O、a<O三种…  相似文献   

11.
数学观察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重要数学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地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低年级段是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观察能力的启蒙阶段,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一、观察内容的指导1.观察物体数量的多与少。首先从观察单一物体数量的多少入手,然后逐步观察不同类物体数量的多少,最后还要训练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将物体分类数数。例如,指导一年级的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一幅图,问学生把10个方块分成两部分,有几种分法?首先我和学生一起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省市中考试卷中频频出现了引人注目的阅读理解型试题.这类题型的特点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构思独特、寓意深刻.这类题可以从不同侧面综合地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报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文字概括能力、书面表述能力及探索、迁移能力等.1阅读──理解──判断例1阅读下题的解题过程:已知a,b,c为△ABC的三边,且满足a2c2—b2c2=a4-b4,试判断△ABC的形状.解~a’c’-b’c‘。a‘-b‘,(A)”.cZ(aZ-b2)=(a’+bZ)(a’-b2),(B)“,2一a’+bZ,(C).”.凸ABC是直角三角形.(D)…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中发现,有部分学生对解答选择题存在一定的困难。究其原因,一是对概念的理解不深不透,似是而非,二是缺乏解这类题的方法和技巧。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解选择题的能力呢?首先,教师在讲解某一概念时,对学生难于理解、容易疏忽、易接受而不深入之处,要心中有数,做到有的放矢,讲清讲透概念。讲完概念后,出示准备的题让学生回答。如讲完同类根式的概念后,让学生回答下面的题:(1)若与是同类Th次根式,则a和b的值是()。(A)a>b(B)b>a(C)a和b都是零(D)a=b根据报式的意义,既有a≥b,又有b≥a,故有a=b,应选(…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 ̄9页。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简单应用。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3.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分类的数学美,培养学生分类的  相似文献   

15.
周亚凯 《陕西教育》2003,(10):36-37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第一册第52-53页《分类》。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亲身动手实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能按照某一标准给物体进行分类。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3.通过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相似文献   

16.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前提。现就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做法谈几点体会。1.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观察是接触事物、探究物体的本质属性的基本方法,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比较是对物体的本质属性进行对比,从中发现其内在联系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主动获取知识。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从中辨认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再让…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分类。2.会按一定的标准(颜色、形状等)给物体分类。3.初步培养分类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课前准备:1.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纸片每组一套。2.动物头饰一套。3.投影片、背景音乐磁带等。  相似文献   

18.
一、判断物体磁性的方法要点(1)将物体用细线悬挂在空中,若物体静止后将指向南北,则该物体有磁性;若物体不会指向南北,则该物体没有磁性.(2)用该物体的一端分别去靠近另外一个磁体的中部,若发现吸引,则该物体具有磁性;若不能吸引,则该物体没有磁性.例1有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a和b,按图1甲放置,手拿住a时,b不会掉下来,如按图1乙放置,手拿住b时,a会掉下来,这说明:()A.a是磁铁B.b是磁铁C.a,b都是磁铁D.a,b都不是磁铁析解:因为磁体具有吸铁性,而且条形磁体两端磁性最强,中部几乎没有磁性.所以图1甲只能说明a有磁性,图1乙说明b没有磁性,本题…  相似文献   

19.
何家良 《云南教育》2005,(25):39-39
“分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提供了大量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分类,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使学生“有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教学活动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形式之一,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取知识,进行信息交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一、加强常规语言训练小学低年级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在数学教学中,尤其应注重语言表达规范化的训练,使学生用词准确,表达完整。在中、高年级,学生语言表达已有较大发展,教师可要求学生说算理、说推理、说思路。常规语言训练包括:1.使用单位名称规范化。2.运用名词术语确切化。如a能被b整除,b能整除a,a是b的倍数,b是a的约数。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