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高中物理教材中“简谐运动的图像”教学,根据教材给出的演示简谐运动图像的装置做实验,虽取材容易,但有几个不易:一是漏斗的沙流不易控制;二是手拉木板的速度不一定匀速,而且很难保持木板中央的“零线”始终处于摆的平衡位置的下方;三是学生看不清振动漏斗流出的沙流在木板上形成曲线的过程,还必须把木板竖起来学生才能看到曲线,而且“沙线”粗疏不易测量。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我设计制作了这样一件“简谐运动图像仪”。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新、老  相似文献   

2.
简谐振动图像演示实验的改进襄樊四中陶仕富,何琳(441000)高中物理上册第七章第四节在用沙摆演示简谐振动图像时,匀速拉动木板,振动的沙摆不断漏下细沙,在木板上留的沙这就是此沙摆的振图线。但在漏沙的过程中,由于木板是水平放置的,使得学生不能直观地看到...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第一册用沙摆演示简谐振动的图像简单、直观、容易被学生接受,但存在以下缺点:(1)沙摆形成的图像只能水平放置,不易让学生观察;(2)沙流量不均匀,难以控制;(3)沙摆的质心位置不断变化引起摆长的相对变化,从而影响到周期的变化。我对这个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4.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探索,制作了一种“简谐运动图像演示仪”,成功解决了沙摆演示可见度不大的问题。1演示仪的工作原理由于弹簧振子的振动可以近似地看作简谐运动,而简谐运动的图像就是描述做简谐运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因而,我们可以制作一个弹簧振子来代替沙摆,通过描述振子的运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来近似地描绘简谐运动的图像。2器件的选用找一块尺寸大约为40cm×20cm×1cm的木板,从废弃的录音机上拆一个9V或12V的电动机(包括其上面的滑轮)、一条传送皮带。收集两个直径为1cm、长20cm的硬纸筒(硬纸筒的筒壁要厚)。另外,还要…  相似文献   

5.
简谐运动的运动情况可以通过振动图象直观地表示.它的图象一是可以根据振动物体在各个时刻的位移用描点的方法得到;二是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到.然而在利用实验得到图象的教学中有以下几个问题须向学生讲解清楚:问题一为什么从振动漏斗中漏出的沙流在木板上形成的曲线能...  相似文献   

6.
94年高考第13题,图1是演示简谐振动图象的装置,当盛沙漏斗下面的薄木板N被匀速地拉出时,摆动着的漏斗中漏出的沙在板上形成的曲线显示出摆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板上的直线oo_1代表时间轴。图2是两个摆中的沙在各自木坂上形成的曲线,若板N_1和板N_2拉动的速度v_1和v_2的关  相似文献   

7.
高二人教版《物理》(必修)教材中“简谐运动的图象”一节,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简谐运动规律,而演示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教材中的演示实验,笔者认为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沙摆作出的图象只能平放,不便让所有的学生都观察到,且手拉木板不匀速易造成图象不规范;二是作出的图象是否确定是正弦(余弦)曲线?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41):126-127
本文分析了现在教材的缺陷,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以图像入手,再辅以沙摆实验,最后总结简谐振动图像特点。  相似文献   

9.
示波器是一种能够直接观察信号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仪器,在电子技术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原理的复杂性,绝大多数同学按书本操作步骤做完后,反应还是不能很好掌握,尤其是判断在示波器的屏幕上会出现怎样的图形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图形不能很好的作出判断和进行分析。为了很好解决该问题,我们与单摆一节中沙摆实验作一比较。在高中物理单摆一节中,为了讨论单摆的振动图像而引入了沙摆实验[见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第九章第四节],我们若把玻璃板拖动方向定为XX′方向,沙摆的振动方向定为YY′方向,把它与…  相似文献   

10.
1 问题的提出中学物理高中课本第一册第136页,利用沙摆装置来演示简谐振动的图像,其实验设计的目的和方法都很好,从实验得到的曲线图像也足以说明振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而变化的关系,并可知道振动物体的振幅及频率。然而,该实验如果作为教师的演示实验,在讲台上演示,则就显示出以下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李卫平 《物理教师》2003,24(10):27-27
直观地显示简谐运动的图像有利于高中学生理解简谐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新高中物理教材(试验修订本)中,是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在弹簧振子的小球下安装一支记录用的笔P,在木板上面放一条白纸带,当小球振动时,沿垂直于振动方向匀速拉动纸带,笔P就在纸带上画出一条振动曲线.这一新的实验解决了原来用砂漏摆实验所存在的  相似文献   

12.
简谐运动的位移图像是正弦或余弦曲线,教材上一直用沙摆在匀速拉动的纸板上形成的,这种演示主要有以下缺点。(1)手拉纸板很难达到匀速,这样形成的正弦或余弦曲线不均匀;(2)在漏沙过程中,也是沙  相似文献   

13.
示波器是一种能够直接观察信号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仪器,在电子技术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原理的复杂性,绝大多数同学按书本操作步骤做完后,还是不能很好掌握,尤其是判断在示波器的屏幕上会出现怎样的图形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图形时,不能很好的作出判断和进行分析.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分析和解答.为了很好的解决该问题,我们与单摆一节中沙摆实验作一比较.在高中物理单摆一节中,为了讨论单摆的振动图象而引入了沙摆实验[见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第九章第四节],我们若把玻璃板拖动方向定为XX′方向,沙摆的振…  相似文献   

14.
程首宪 《新高考》2005,(11):8-12
1.图1甲是演示简谐运动图像的装置.当沙漏下面的薄木板N被匀速地拉出时,摆动漏斗漏出的沙在板上形成的曲线(图1乙)显示出摆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板上的直线OO1代表时间轴.若板N1和板N2拉动的速度υ1和砷的关系为υ2=2υ1,则板N1和N2上曲线所代表的振动周期T1和T2的关系为  相似文献   

15.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中利用沙摆演示简谐振动图象,简单、直观,学生易于接受。但存在如下缺点:①沙理形成的图象板只能水平放置,学生不易观察;③用手拉板难以保挣匀速,得到的图象不规范;③由于沙摆的质心位置不断变化,进而影响到周期的变化。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简谐振动,笔者自制了一个简谐振动图象演示器,在教学实践中效果很好。现将其制作过程与使用方法介绍如下。l制作方法1.材料准备4()cx60cmxZcm厚木板一块,2cmx2cmx40cm木条。根,2cmxZcmx80。和ZcmXZcmX50。木条各两根,小车一辆(木制),小型直流电动机一只,开关、…  相似文献   

16.
海绵在描绘振动图象上的妙用──实验教学一点小收获湖北郧西一中王昌东(442600)在物理实验中,描绘振动图象,以往的方法是用砂摆或液体摆做实验,让下落的砂粒或有色液体在其下方作水平匀速移动的木板上绘出振动图象来。由于砂粒(或色水)受重力作用,木板上所...  相似文献   

17.
实验改进三则吕贤年(安徽省舒城中学,231300)在《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一章的教学中,笔者对几则演示实验做了改进,效果很明显.一、演示简谐运动的图象课本中用沙摆实验得到简谐运动的图象,这个实验存在着不便于观察,学生对为什么要将接沙的木板匀速拉动缺乏亲...  相似文献   

18.
周慰 《上海教育》2002,(2):50-51
一位同学用沙桶牵引着小车在有一定倾角的光滑木板上滑动,同时另一位同学用TI超声波运动探测器测量时间和位移的变化。随后在TI图形计算器上启动相应程序,计算器的屏幕上很快就出现了一条表示牵引力和质量对动力加速度影响的一次函数曲线,并且通过投影仪放大投影到大屏幕上。参加实验的同学一边动手操作,一边熟练地用英语交流,还用英语回答老师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物理新教材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小车在橡皮筋作用下于木板上滑行,用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获得的速度,作出曲线等措施来进行定量关系分析。这个实验对于橡皮筋的要求很高,小车受力为零的位置不好确定,并且要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小车重力沿木板斜面上的分力与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平衡,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平衡摩擦力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并且木板上每处的动摩擦因数不可能完全相同,这都会给实验增  相似文献   

20.
汪英 《成才之路》2009,(23):54-54
高二物理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九章第四节“单摆”中有两个演示实验,一是“沙摆实验”。用实验显示单摆的振动图像。证明简谐运动;二是教材通过定性演示,证明单摆的周期(在摆角很小)跟振幅和摆球质量无关而只跟摆长有关的基础上,给出单摆的周期公式。我在教学中对实验器材进行了改进,方便了教学,节省了时间,方法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