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化学实验中 ,通过对现象的感知 ,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从现象到本质的深刻思维。因此 ,如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是实验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1 现象感知与思维活动是相互促进的  实验中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事物的外在属性或各事物间的外部联系 ,是一种与思维紧密联系着的思维知觉。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通过对现象感知来培养思维能力。因为实验对象的各种外部属性和化学事实都是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的 ,观察又离不开思维。当学生感知到物质发生变化或产生各种现象 ,…  相似文献   

2.
物理学习能够提高学生感知事物及认识世界的能力,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学生自行完成习题的过程中,许多学生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无处下手,原因就在于存在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本文探讨了突破学生思维障碍的对策,以期对一线物理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赵小红 《黑河教育》2014,(10):26-26
正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实验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初中阶段学习的物理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实验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是我对物理实验在教学中所起重要作用的一点认识。一、实验有助于学习情境的形成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有限,知识构架不是很稳固,特别是物理知识又比较抽象,极易造成学科的学习困难。在  相似文献   

4.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与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理的最基本方法。因此,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作为初中物理最主要的目的之一。一、明确观察目的,启发思维活动观察不同于一般的知觉、更不是简单地“看”,它是思维活动的基础,是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观察过  相似文献   

5.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物理学的实验基础、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在学生智能结构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若能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则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创造能力的培养都将起着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针对目前初中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畏难情绪和对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的实际 ,教学中应运用发散思维和想象对生活中、自然界的自然现象通过实验展现在学生面前 .这样 ,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感知 ,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活跃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能全方位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刺激学生积极思维 ,调动…  相似文献   

6.
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高中物理教材中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众所周知,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因此,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的实践能力逐渐成为了教育的目标之一,而实验教学是最能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科目。中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初,还没有形成抽象的思维体系,因此通过动手实验,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及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的实践能力逐渐成为了教育的目标之一,而实验教学是最能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科目。中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初,还没有形成抽象的思维体系,因此通过动手实验,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及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能具体形象地展示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实验教学,切实加强实验教学,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当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重讲解、轻实验”,“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方法”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10.
观察能力是指人们运用感官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地感知外界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学生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观察和观察能力对于认识自然界、掌握生物学知识、发展学生思维和从事生物科学研究都十分重要。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获取真知、发现问题的源泉,也是学习物理学的重要手段.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指出,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在物理学习中,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在成长中通过学习逐渐形成的.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于广波 《考试周刊》2013,(83):140-140
物理规律是客观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的联系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事物现象的相对统一。物理规律的发现.体现了物理的思维方法与研究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整体思维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常见的思维方法有综合分析、归纳、概括、实验等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有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又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看图说话、看图写话就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一、形象直观刚入学的儿童知识经验贫乏,思维有具体性大,抽象性小的特点。他们的学习大多是通过亲眼看、亲耳听、动手摸等多种感知方式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前提.所谓观察能力,是在有目的、有计划以及有思维活动参与的感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固的认识特征.观察能力既是智力的门户又是智力的源泉.在小学生作文中碰到的最大困难是"不会观察,无话可说".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那么,应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黄美丽 《学周刊C版》2014,(3):153-153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和创造能力的萌发都起着强有力的作用。针对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我结合在中学的物理教学和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的实践来谈几点自己的体会。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改革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的物理教学改革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实验教学薄弱。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发展素质教育很不相称。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的实验基础、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在学生多维能力的发展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认识能力包括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想象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等。主要是对事物的感知和思维活动的能力。完成好一个物理实验,必须思维清晰,富有条理性、逻辑性,观察物理现象要比较全面,深刻细密,能抓住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即实验原理。它要求对与实…  相似文献   

17.
王明磊 《甘肃教育》2007,(4X):53-53
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的开始和源泉。观察的过程是感知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感知的材料是思维的土壤。因此,在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教师应透过感知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提出问题,启发思维。例如在《电流的磁场》的教学中,磁场是一种物质,它以场的形式出现,抽象不易察觉,给初学者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在进行教学时,可设计如下两个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8.
观察是指人利用感觉器官,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事物的活动。用观察的方法认识自然事物,在科学研究中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它对培养学生自行推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教学《卵石的形成》一课时,让学生把搜集来的卵石摆在桌子上进行观察,讨  相似文献   

19.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和创造能力的萌发都起着强有力的作用。针对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我结合在中学的物理教学和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的实践来谈几点自己的体会。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改革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指培养学生地理观察能力、地理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一、培养地理观察能力地理观察是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感知、考察和研究,如实地考察和研究地理事物;观察各种图像包括示意图、地图、景观图等:观看影视片、幻灯、投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