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等奖备选     
正这几篇文章在每一位评委眼中会有不同的评价,有的说语句很流畅,有的说词藻很华丽,有的说结构很完整,但所有评委都认同的一个评价是:感情很真挚。好文章如何能打动读者心灵,语句流畅、词藻华丽、结构完整都不是主要的,唯有文章中流露出的真情才最能感染人,最能让读者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2.
把众所周知的思想用自己的笔再表述一番,算作自己的新发现.这样的文字,尽管苦心经营,词藻华丽,但读起来却平淡如水,才读一段就能推知全文.因为它的有思想也等于没思想.  相似文献   

3.
绎如 《高中生之友》2011,(Z4):31-36
作家简介佛语有云,高僧只道平常话。真正得道的高僧,不会用华丽的词藻、晦涩难懂的经文来显示自己的高深,相反,他们总是用平常通俗的语言、俗世常有而个人常无的故事来讲述佛理,但这平常并不意味着浅薄,而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大智慧。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家中,就有这样一个人,曾就读于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先生,本该有学院  相似文献   

4.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思想的成熟,我们早已经不能满足于那种完全被动地接受观念,或是按照别人规划的所谓正途行走的成长方式了。那些词藻华丽、格调忧郁并且不沾人间烟火恍如隔世的清纯文字,慢慢地也觉得有些矫情了。我们学会了脚踏实地,直面人生。没错,那些飘忽的情绪,哪怕色彩再绚丽也是无法让人依靠的。在成长阶段的我们,需要更加有力的文字和思想,来支撑我们的信念,帮助我们思考,让我们以更成熟的姿态直面人生。  相似文献   

5.
这里没有堆砌华丽的词藻,没有用机妙的语言来造秀,用"父亲的三句话"写父亲的一生,读来是那样亲切感人,就因为写活  相似文献   

6.
走过了硝烟弥漫的七月,人似乎成熟了许多。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回顾我的高中语文学习,觉得点点滴滴灿若珍宝,而那七月最后的一搏反而相形见绌了。我一直都很庆幸能在高中阶段遇到一位良师——万慕慧老师。她从不连篇累牍地板书教案,也不用教参来禁锢学生的思想,而是非常重视教会学生从名家的经典中汲取营养,即如何领略他们独树一帜的思想,如何捕捉他们不落窠臼的思路,如何欣赏他们风格各异的文笔。而在作文的练习上,她并非对词藻华丽  相似文献   

7.
春满人间     
【说文解字】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春天来了,万木向阳,百花齐放,鸟语花香,彩蝶飞舞,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人们用无数优美的词藻来赞美她,颂扬她。春天像美丽成熟的少女,穿着华丽的纱裙翩翩地来到人间。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于是每个人、每个家庭,乃至每个国家,都在筹划新的一年的计划。  相似文献   

8.
语文作为汉语学习的基础性教材之一,其蕴含了深刻的意义,小学语文中的德育思想,就是要教师通过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理解课本文词段意、汉语拼音的学习来学习知识。而语文课文色彩丰富、词藻华丽,学生通过对语文课文的理解学习,可以丰富自身精神世界,这也是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9.
秋之断想     
丹桂飘香的金色日子里,一直想用文字来表达对于秋的感受。但一坐下来铺开稿纸,便觉得在秋的面前,语言中的一切华丽词藻都黯然失色,深恐我这支拙笔写不出她的神韵。  相似文献   

10.
王婷婷 《考试周刊》2009,(42):30-30
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罗伯特·弗罗斯特负有盛名,他舍弃华丽浮夸的词藻,风格上追求简洁冷峻,运用反讽来思考世界和人生,在幽默中洞察和理解世界,他的诗歌艺术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1.
读过《你就是你》这篇文章,觉得它既无华丽的词藻,也没有什么煽情的语句,写得朴实无华,但在朴实的语言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让人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2.
好作文并非是华丽词藻的堆砌。语言的生活化,往往能在朴实中见真情。而这样的语言就藏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俄国犹太籍作家  相似文献   

13.
读过《你就是你》这篇文章,觉得它既无华丽的词藻,也没有什么煽情的语句.写得朴实无华,但在朴实的语言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让人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4.
面对题目我几乎不知所措,因为已无法用华丽的词藻来诠释我们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他高于坚强,胜于勇敢,他是神话,是楷模,而惟一能用来形容他的,恐怕也只有那  相似文献   

15.
在写作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作文不是要堆砌华丽的词藻,也不是要搜求或编造重大或离奇的事件;作文不过是用笔来说话,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写自己熟悉的事情和真实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6.
文章朴实,并无华丽词藻,但却处处透着沧桑、辛酸、悲怆与无奈,发自心底的愤懑与呼喊,不得不让人掩卷深思:农村教育,何时走出低谷;农村教师,何时走出窘迫。  相似文献   

17.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这个在汶川地震废墟中未曾来得及发出去的短信.曾让多少人为之感动落泪.相信触动大家的不是因为它有华丽的词藻.而是文字本身所承载的情感——在生与死面前无法割舍的爱。  相似文献   

18.
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篇朴实而感人的散文。作者采用白描的表现手法。即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词藻,而以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爸爸鲜明而生动的形象,读来亲切感人。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是以形象塑造典型,表达感情来感染读者的,要力求口语化。但有时也需要使用一些书面语气较浓的华丽词藻、文言文语词、成语典故以及各种修辞手法。本文选取一些名篇中的片断,以阐述文章语体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2007年高考大纲调整了作文标准,改以往“词语生动”“文句有意蕴”的要求为“用词贴切”“文句有表现力”。不难看出,高考重视的是语言表达能力,而不是华丽的词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