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弱势高校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十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向大众化的跨越。在取得这一成就的过程中,我们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部分高校碰到的困难日益增多,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办学质量没有相应提升,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总体评价趋于下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深入反思。本文拟从考察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弱势高校群体面临的困境入手,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及其发展模式面对的挑战,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对高校发展内涵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探索以人为本、服务社会.注重学术、发展特色等影响高校发展的办学理念,系统地提出了"明发展之理,举发展之旗,识发展之机,造发展之势,聚发展之力,固发展之基,闯发展之路,解发展之忧"的发展举措.  相似文献   

3.
弱势高校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弱势高校是现实存在的 ,它们在困难和压力中发展 ;弱势高校只要选择正确的发展策略 ,就可以找到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弱势高校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书义 《天中学刊》2004,19(6):111-113
弱势高校是指那些与优势高校和强势高校相比,办学条件差、办学水平低、综合实力弱、公众认同度低、外部环境较差、生存和发展存在明显不利因素的高校。高等教育大众化为弱势高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弱势高校要抓着机遇,努力优化外部环境,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扶助,同时着力提升自身品质,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试论高校扩招与弱势高校的生存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扩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但也给弱势高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弱势高校是在推进高教大众化进程中“阵痛”的产物,具有师资匮乏且“跳槽”现象严重、生源质量差且数量少、办学条件滞后且科研水平不强、影响力不大且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等特点。弱势高校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激发内在动力,提高自身素质,优化外部环境,提升学校品质。  相似文献   

6.
弱势高校是属于相对的、动态的和群体的概念。是基于学校的综合实力、办学水平、学术力量、外部环境、社会认同等而对高校部分群体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做出的价值判断。高校管理文化强调的是在管理层面以文化的形态影响学校文化整体的形成和发展,具体是通过学校管理者持有的管理理念、学校的管理制度及实践中的管理行为来加以体现。  相似文献   

7.
关注高校弱势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校弱势学生群体的存在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新时期,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育弱势学生群体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关注高校弱势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后,对"弱势高校"作出界定,指出了弱势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阐明了其和谐发展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运用战略管理理论中的SWOT模型构建出四种发展战略:增长型战略、多种经营战略、扭转型战略、防御及撤退型战略;强调在制定执行战略时应拓宽发展途径,分步骤、有重点地实现全面、持续发展;列举了外国职业教育对我们的启示,并提出了弱势高校和谐发展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程青 《华章》2014,(2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群体的基本状况有着大大改善和显著的进步,但由于我国的社会改革进程中的错综复杂的原因,导致社会主要群体趋向于弱势化。社会主要群体的弱势化对整个社会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甚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就此,探究我国社会群体弱势化的问题,有其深远的社会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弱势高校风险及其化解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艳 《天中学刊》2010,25(2):55-59
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高等院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致使一部分竞争力不强的高校逐渐沦为弱势高校,从而导致了弱势高校群体规模的扩大和地位的更加弱化.弱势高校规模的扩大和地位的更加弱化,将会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下降,影响高等教育事业的稳定与发展,为此需要尽快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和途径.要使弱势高校摆脱困境,政策支持、财政性扶持等是必不可少的,但弱势高校内部的变革动力更为重要.公办弱势高校的转制,有利于高校吸收更多的民间资本从而化解债务风险,也能减小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通过建立高等教育的退出机制,可以避免教育资源的低效率占用和浪费.  相似文献   

12.
高校的改革发展有赖于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但对弱势高校而言,不仅人才资源短缺,更严重的是普遍存在一种人才逆向聚集的现象,既无论是高校的机制导向和制度安排,还是教师的价值取向,都存在着优秀拔尖教师向行政管理甚至后勤管理岗位聚集的倾向。要围绕人才思想、人才增量提高、存量优化、人才使用和稳定及激励等方面做文章,形成科学的人才配置机制,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才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高校人才安全是国家人才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并型弱势高校由于种种原因存在严重的人才安全问题,并威胁着学校的发展。合并型弱势高校必须在认真分析和正确处理好几个与人才安全相关的关系基础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去解决人才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集中探讨地方高校特殊场域中青年教师所处的地位境况及其生成原因。首先在分析地方高校场域的基础上,探讨置于这一场域的青年教师持有的资本状况,然后通过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入场"资本争夺、"在场"生存境遇的动态过程来分析地方高校场域中青年教师弱势地位的生成原因,最后认为资本的数量和强度决定了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在场域中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5.
弱势高校是在推进高教大众化进程中“阵痛”的产物 ,具有师资匮乏、生源质量差、办学条件滞后、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等特点。提升弱势高校品质的策略是激发内在动力 ,提高自身素质 ,优化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职工教育》2014,(22):123-125
高校贫困生的弱势性主要表现为:物质贫乏、生活困难,心理压力大、思想负担重,综合素质较低、就业力不强。弱势性的影响因子包括家庭的养育能力、国家的资助政策、非正式支持体系、学校环境和个人因素等。要改善贫困生的弱势性,国家要完善政策支持,保障贫困生的发展机会;高校要加强资助管理,促进贫困生成长成才;社会力量要积极资助,营造关爱贫困生的氛围;贫困生要自立自强,主动破解弱势困境。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扩招后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率逐年下滑,其中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无法紧密相连是造成此问题的原因之一。就就业现状分析高校大学英语,教育理念落后、与实际脱节等问题亟待改革,弱势高校的英语教学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来,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由1998年的108万上升到2005年的475万,7年中扩大了4倍多,速度之快令人惊叹,也是世界各国所罕见。高中入学率的大幅上升(特别是一些有优惠政策的地区,入学率达到90%左右),生源质量的下降对我国高校特别是一些弱势高校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使它们的内外部生存环境起了很大的变化。一、弱势高校的概念及特点弱势高校指那些相对于重点名牌院校及老牌本科院校以外的一般本科院校,还包括一些专业设置处于劣势的高校,如绝大多数农林院校、地矿院校、高职院校等即属此类。这些高校数量上在全国占很大比重,但长期受到…  相似文献   

19.
经费拮据、人才匮乏、生源缺乏、社会影响低下迫切需要地方高校实施战略目标管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长期需求,及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旺盛需求使地方弱势高校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战略目标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有效手段,对于高校总体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有着非常普遍的现实意义.在战略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定位、实行民主管理、完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
IPO作为中国优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主要途径。是中国证券市场的新鲜血液.也是有效进行结构性调整的重要方式。而对新股弱势问题的实证研究则是IPO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2002年至2003年间135家IPO公司的实证研究。验证了我国新股弱势的结论.并对造成这一问题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