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论拉康的欲望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欲望问题可以说是精神分析学的核心问题。在此问题上,拉康有一些基本观点,如欲望根本上是一种对缺乏的欲望,欲望乃是“他人”(“他”)的欲望等等,这些观点虽然是从精神分析学特有的经验中得出来的,但是,从它们所揭示出来的那种深度来看,它们无疑已经具有了某种适用上的普遍性,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2.
弗洛伊德以力比多的投注来解释自恋的现象,并构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主体意识结构。拉康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引进结构语言学的象征概念,提出了镜像阶段的理念,将主体的自我意识完全归结为一个"理想自我",从而取消了"我"的真实性。在精神分析学领域,两者的理论同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讲述了一个无名黑人追寻自我身份,却最终发现自己是一个“看不见的人”这样一个故事。文章从拉康理论的视角来解读《看不见的人》,指出主人公的经历其实是一个追寻自我理想。并在理想破灭后回归“真实自我”的旅程。“看不见的人”则是主人公自我异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中,拉康的主体理论对于人们认识"主体"这一概念的影响可谓是颠覆性和开创性的,尤其他的镜像理论影响更是深远。基于想象界的镜像阶段的主体只看到自我虚幻的统一性,将他人误认为自我从而成为一种异化主体;而进入象征界的主体则能够认识到主体与世界的分裂性,承认自我根本上是一个他人。昆德拉小说中的无知者与清醒者两种人物形象恰恰是异化自我与认识自我的真实映照。  相似文献   

5.
尤金·奥尼尔的悲剧《榆树下的欲望》是美国戏剧史上的一部力作,对美国剧坛具有深远影响。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带有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的韵味,在深层挖掘人物性格与心理时,具有独特视角。根据此理论分析《榆树下的欲望》可从新的理论范式对这部作品重新阐释与解读。  相似文献   

6.
刘竹婷 《文教资料》2009,(31):26-27
法国当代著名宗教哲学家、人类学家勒内·基拉尔在研究过多部文学作品后提出了著名的三角欲望学说,简言之,即人的欲望是由他者引起的,他者扮演的欲望介体的角色。而著名精神分析大师拉康也曾经说过:人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因此,本文在分别介绍二者内容的基础之上.提出基拉尔的三角欲望实际上是拉康欲望学说的一部分.二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7.
《金锁记》是张爱玲最为经典的中篇小说。以拉康的主体欲望理论为基础,能够深入地探究《金锁记》中主人公曹七巧的心理发展历程,揭示其作为欲望主体的确立过程,在初始欲望对象匮乏的状态下如何在欲望驱动力的作用下不断寻找、追逐欲望对象的替代物,由受害者步步沦陷为加害者。  相似文献   

8.
拉康结构主义的理论来源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拉康结构主义的理论来源,国内外论者谈论最多的是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显然,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让拉康把握了无意识的特征,即"无意识是像语言一样被结构的";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让拉康挖掘出"无意识是他者的言语".此外,科耶夫对黑格尔"自我意识—欲望—对象—否定"的解读开启了拉康式无意识的大门,雅各布森的隐喻和转喻为拉康的无意识建造了一个独特的运作机制,而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引入则让拉康构建出他主体哲学中核心命题的根本.正是拉康运用自己登峰造极的嫁接技术,对这五大理论进行融合,才有了其后期的核心理论.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通过运用拉康式的解读,对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进行欲望表征缺失的揭示,将海明威所要表达的那种无意识欲望无法得到满足的缺失显现出来,其所要体现的缺失表征指的是老人对于博爱、永恒和渴望的缺失,将这三个方面的缺失经由开放性的交汇重叠之后,将海明威其所具有的基本人生观进行构建,让人们对真实性的存在能够得到更加客观的认识,从而将其所要表达的无意识欲望中所具有的深层底蕴进行揭示。  相似文献   

11.
美国自然主义作家德莱塞的小说以欲望为主题,充分表现了欲望的巨大力量和人在面对欲望时的脆弱。欲望作为人的一个异化现象成为了人最大的异己力量,使人成为非人。德莱塞的很多小说都显示了他对欲望这种巨大异化力量的深刻见解和深入挖掘,从而从哲学高度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弱点。  相似文献   

12.
欲望中的精神悲剧——试论《欲望号街车》的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欲望号街车》反映了深厚的生活本质,展示了人们精神上种种悲剧性存在,这包括女性在特定时代中的地位、命运、精神束缚;暗昧的理性所造成的精神悲剧;高雅、文明的精神与粗俗、蒙昧的精神的对立;丰富文雅的精神在现实中的异化;伦理道德下理性与欲望的冲突。该剧警示我们精神荒芜所造成的悲剧。  相似文献   

13.
审美与欲望关系的构成焦点在于审美主体。审美主体首先是知、情、意、欲统一的身体性存在。这一前提决定了欲望在审美当中存在的合法性。对创作主体来讲,欲望必须被对象化才能获得成功的表现;对接受主体来讲,被欣赏的欲望和审美体验中的身体性确证表现出审美活动中存在着欲望。欲望的滑动本性通过文化中介使美和艺术的边界流动起来,从而打破了精英式审美的垄断。  相似文献   

14.
《夜》是一篇看似简短却意蕴丰富的短篇小说,寄寓了丁玲对于延安时期革命者和革命关系的深入思考.小说在宏大革命叙事下,呈现出忠诚于革命的农民革命者与革命相关的家庭婚姻的不堪现状、以及情感困境的生动图景,在一男三女、单向多维的男女关系中,表现出革命者对于精神家园的困守.  相似文献   

15.
欲望是后现代哲学与文学中的重要命题,是格非小说<欲望的旗帜>中的主题和核心,也是小说中人物自我发展和故事推进转变的原始动力.从现实层面、个体无意识层面和文化无意识层面解读<欲望的旗帜>中的欲望,可以发现正是因为欲望对现实的腐蚀、对超我的解构以及对"父法"的消解,构成了当代文明在现实、人性和文化中的困境,充分体现了"废墟的溃败".  相似文献   

16.
《吕氏春秋》是先秦时期的一部思想巨著,其中提出的"人欲论"心理学思想对现代心理学研究人的需要问题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开发人的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问题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出现的消费主义和欲望扩展,文学也开始流行"欲望书写".欲望是内涵宽泛的人类社会现象,其抽象之意就是欲求与希望.精神欲求是欲望的重要构成与强烈动力,欲望有差异,更有共通性.文学描写是一种必然的正常的历史现象,文学书写与市场经济无关,任何时代均存在欲望.文学书写是一种良莠并存的现象,评判欲望书写良莠不可简单化,对欲望道德评判应综合审视.欲望书写应遵循以下原则:创作态度应该严肃;所描述的欲望应该具有经典意味和普遍的思想意义;应该尽可能揭示欲望背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8.
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把消费文化归纳为三个层次:物的消费、身份象征、心理满足。当代社会无疑已经进入了消费文化的范畴之内,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物的消费,而是在寻求精神上得到快乐和梦幻的所谓实现。符号制造与消费塑造着社会的形态与人们的精神世界,但这种欲望未必对社会的发展是一件好事,需要理解与控制它的张扬与懈怠。  相似文献   

19.
在消费主义的旗帜下,不仅追求物质性欲望享受被披上了合法的外衣,而且追逐身体欲望的快感也成为了一种时尚。20世纪90年代的女作家们以她们特有的敏锐视角,既细致而真切的呈现出了商业化语境中都市人的物质性生存,也展示出了消费时代女性的身体欲望。而她们在展示欲望化景观的同时,还将笔触插入了都市人的灵魂深处,并程度不一地揭示出了都市人在这个物质时代的精神真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