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后英雄时代",毕淑敏对英雄、崇高、牺牲、救赎的理想主义书写本身,是这个时代的病症与救赎的双重表征。她的写作,一方面补足了琐碎平庸的时代匮乏,另一方面也暗合了大众对一个逝去的英雄年代的浪漫怀旧。  相似文献   

2.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蝴蝶和坦克》通过发生在围城马德里的一个悲剧故事,塑造了与"英雄"、"硬汉"不同的一类"反英雄"、"非硬汉"形象,在艺术表达上体现了一种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尤其是在传统叙事基础上的突围。它表明,"非代表作"是经典作家寻求新的突破并借此试图发现更丰富独特表达对象和更强大别致表现力的结晶和体现;在当下外国文学经典重构的语境下,经典作家的"非代表作"应该在我们的阅读视野中获得更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杜鹏程的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中,作者着力塑造了阎兴和梁建这两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革命英雄"。这两个在革命年代是英雄,但是在和平年代却又存在着不同的问题,这与作者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追求有关。十七年文学研究价值正是在于:一方面要避免二元对立的价值判断标准,不能让文学史评价总是"翻烧饼";另一方面要警惕政治语境变化对于文学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向英雄学习始终是少先队工作的优良传统。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用英雄的精神引领,在学英雄活动中成长,这是英雄教育的本质。为此我校始终注重打造"英雄中队",希望"英雄中队"将先锋、英雄、模范、榜样这些光荣的字眼,树立成一个个红色路标,为少年儿童的人生导航。这里以"刘洋中队"为例,谈谈我们是如何开展向英雄学习活动的。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文化史上,"英雄主义"的标准和"悲剧"一起经历嬗变。在古希腊悲剧中,出身高贵的悲剧"英雄"们通过在黑暗中与命运的抗争激发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展示出人类的尊严;莎士比亚时期的悲剧英雄散发着"人文主义"的光芒;到了现代时期,由于时代对人性的挤压,更多的悲剧英雄以"反英雄"的形象出现,但他们藐视正统、不妥协于现实的精神同样体现了人类的尊严,可视为现代悲剧中的"英雄主义"。  相似文献   

6.
《水浒传》按天罡地煞之分为梁山英雄排定了座次,《红楼梦》以正册副册之别将红楼女儿纳入"警幻情榜"。从"英雄座次"到"警幻情榜",不难看出曹雪芹对《水浒传》创作方法的学习与继承。但他在学习中有发展,继承中有创新,摒弃修正了"英雄座次"在小说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因而"警幻情榜"便呈现出与"英雄座次"迥然不同的艺术效果,彰显着独特恒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下一代》2011,(11):4-4
全国少先队"英雄中队"伙伴们: 中国《下一代》杂志发表的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蒙古营小学少先队"毛岸英中队"关于少先队"英雄中队"队员自愿捐建中国·沈阳"毛岸英纪念亭"的《倡议书》,我们韶山学校小学部12支少先队"英雄中队"队员读后非常受鼓舞。伙伴们商议,热烈响应上述倡议,  相似文献   

8.
对于《神异经》之成书年代,历来学者众说纷纭,形成了"东方朔时说"、"六朝说"和"汉末说"等多种意见。近年来,学者李剑国又提出新的见解,他在"汉末说"的基础上加补证数条,并上推其成书年代当在西汉成帝、哀帝前后。笔者以为此说不可信,认为其成书年代当在公元2世纪与3世纪之间。  相似文献   

9.
文章试用法国批评家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解读美国作家贝娄的作品,借助贝娄笔下主人公对希腊英雄、荒诞英雄和拜伦式英雄的戏仿层层递进分析奥吉、威尔姆和亨德森这三个人物形象,从而展现他们与传统作品中的英雄进行对话产生的结果:生活在现代荒原的人们只有将继承传统与突破自我结合起来才能成为当代英雄,找到自我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下一代》2011,(11):5-9
本刊今年第四期刊发了张家口市桥西区蒙古营小学少先队"毛岸英中队"关于少先队"英雄中队"队员自愿捐建中国·沈阳"毛岸英纪念亭"的倡议书,在少先队"英雄中队"中引起热烈反响,社会各界许多人士也热情支持"红领巾毛岸英行动"。在毛岸英烈士牺牲61周年之际,本刊发表韶山学校小学部12支少先队"英雄中队"响应张家口市蒙古营小学少先队"毛岸英中队"倡议的倡议。我们希望各地少先队"英雄中队"积极响应这两个倡议,积极参加"红领巾毛岸英行动",踊跃捐建"毛岸英纪念亭",为铸造红领巾精神丰碑作贡献。《下一代》杂志鼎立宣传红领巾的这一盛举,并从本期到2012年第10期增设"红领巾毛岸英行动"栏目。相信,在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红领巾的心愿一定会实现。捐款由《下一代》杂志社临时接收管理,最后集中转给沈阳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建"毛岸英纪念亭"专用。捐款一律从邮局汇款。收款人:陈艳蕾(《下一代》杂志社社长助理);收款人地址:辽宁沈阳市皇姑区长江北街6号431《下一代》杂志社;邮编:110034;电话:024-86172595;手机:13700010384;邮箱:chenyanlei125@163.com。汇款地址要写清楚,以便回执。所有捐款者均登记在《捐建"毛岸英纪念亭"集体和个人名录》。  相似文献   

11.
《世说新语》对曹操着墨较多,充分肯定他为"乱世英雄"。为打造这一形象,刻意将叙事视角聚焦在真假"英雄"辨识上,以此颠覆人们头脑中固有的观念,英雄不在形貌、出身,而在才智、率真的本色。显然,该书所编撰的材料并没有损害曹操其形象,反而表现出对他的偏爱与维护。  相似文献   

12.
韩松落 《大学生》2014,(21):65-65
美国比较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在深入研究世界各地的神话和传说后,得出一套关于神话的理论,其核心是"单一神话"。在他看来,一切神话都是同一个神话的展现,这个"单一神话",是"故事背后的大故事"。他把这个大故事命名为"英雄的旅程",所有的故事,都是这个大故事的变种,英雄们变出一千种样貌,旅程也演变出无数种形态。  相似文献   

13.
随着蒙古英雄史诗搜集整理研究的深入,"蟒古思因·乌力格尔"这一"地方性知识"韵味的称谓在蒙古史诗界频频被使用。"本子因·乌力格尔"是近代以来在"蟒古思因·乌力格尔"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流行于内蒙古东部科尔沁地区的一种新兴说唱艺术。笔者试图就这一问题加以研究,探究蟒古思因·乌力格尔与东蒙本子因.乌力格尔之间的关系,进而阐明蟒古思因.乌力格尔的史诗学特征以及地方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反英雄"是一种当代西方流行的社会思潮,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在全球化语境中,引入这一新的文化视野,对于《三国演义》研究无疑是一种合理和必要的选择。以"反英雄"——一种全新的当代性阐释来丰富《三国演义》的文化意蕴,是对小说经典具有时代意义的体验。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传统文化当中,撒旦是作为上帝的"敌对者"而出现的,是一切"罪"与"恶"的最高象征,也是《圣经》中的诱惑者和告发者。但是,在弥尔顿笔下,撒旦被赋予丰富的话语权,从而使一个单纯的"极恶"形象生动丰富起来。《失乐园》中的撒旦,既是悲情英雄,也是狡诈恶魔,作者用反讽的手法,表现出了一个具备双重性格的撒旦,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伴随着整部《失乐园》的发展,撒旦的形象从英雄走向恶魔,这是逐渐发展的结果,其形象的双重性,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和审视。同时,撒旦无论是英雄,抑或是恶魔,都表现出雄辩的才能,对语言的运用,展现出英雄的不屈和恶魔的猥琐。发展带来了立体且全面的视角,双面的撒旦由此拥有了鲜活的形象和无穷的魅力,成为了评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田宝平 《成才之路》2010,(17):64-64
跟随中国时尚潮流,"大话""戏说"之气盛行。然而,在这"大话""戏说"背后,中国的优秀文化却在被一点点蚕食。孙悟空在我们的童年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的叛逆、他的勇敢、他的斗智斗勇以及他对师傅的忠诚,使他成为我们一代人心目中的英雄,也成了全中国小朋友心目中的大英雄。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末期,以刘震云的中篇小说《新兵连》为滥觞,一系列"军营新写实"小说纷纷出笼,形成了一股被称为"农家军歌"的创作潮流。"农家军歌"以对军人生活和军人心灵的揭露而突破了新时期军旅文学的某些禁锢,解构了已经化为军旅作家创作定势的"英雄情结",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了军人在走向现代化的同时又经历着异化与蜕化的双向过程。这一判断在一开始可以说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军人精神蜕化的生动写照,的确不乏真实。然而,将这种部分真实一味的推衍和扩大,并且不加节制的夸张和渲染,就在偏颇和狭隘中逐渐走向了非真实,甚至表现出道德失位和美丑不分。  相似文献   

18.
姜友芝 《学语文》2013,(1):42-43
梁斌的《红旗谱》以恢宏的气势,再现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自1957年出版以来很快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全国第一部优秀作品",新中国文学当之无愧的"里程碑"。同时,小说由于农民英雄朱老忠的成功刻画而被学术界界定为一部描写农民英雄以及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成为"十七年"红色经典"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的开山之作。  相似文献   

19.
"英雄无父"母题是古代民间叙事史诗中的一个共享性的母题。它在中国叙事文学中被大量运用。从远古时期的历史记载到当代的电视剧创作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而且它不只是叙述着故事,同时也对塑造中国文化经验起着重要作用。文章试图从"英雄无父"母题在中国叙事文学的发生与演变中,找出中国民间文本被规约的过程与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的50~70年代,是仰慕英雄、崇尚英雄的时代。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事迹都写入小学教科书里了;王杰、麦贤得、欧阳海、金训华、焦裕禄等英雄人物的事迹广为传颂。尤其是在中小学校,讲英雄、唱英雄是经常性的事情,“学英雄,见行动”蔚然成风。就是在这样的年代,在一所偏远的农村学校,出了一位这样的英雄——他的身份仅仅是一位每月挣十几块钱的民办教师,他在人世仅仅活了2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