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狐狸的传说     
<正>《青丘狐传说》是一部关于狐狸精的电视剧,那么狐狸怎么就成了精呢?这要从狐狸说起。严格说来,狐狸其实是两种动物,狐是狐,狸是狸,狸通常指的是成语"一丘之貉"里的貉,亦称狸子、狸猫、山猫。我们说的狐狸指的是狐,几乎全世界都有分布。狐狸精又名狐仙,传说法力高强,可幻化人形。晋朝郭璞所撰的《玄中记》  相似文献   

2.
提到"狐狸"大家总是给它冠上不好的"骂名",其实狐狸身上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我们可以善用"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做好自我调适;也可以善用"狐假虎威",寻求后台管理;甚至利用"狐狸精"的伪装技巧,对症下药,引导学生。管理好学生既要有"大棒"也要给予适当的"蜜口"。既要看到花朵下锐利的刺,也要看到刺上斟满阳光的花朵。  相似文献   

3.
<正>"用别人的智慧充实自己,不用别人的智慧贬低自己;用别人的成功激励自己,不用别人的成功折磨自己;用别人的错误激励自己,不用别人的错误娱乐自己。"这段饱含哲理的话是一本杂志上的经典文字,采用了排比的形式,简洁精辟。仔细品味,发觉其中的确蕴含着许多智慧。  相似文献   

4.
狐狸精的故事在民间早已广为流传,并且有着多种叙事模式,其中最深入人心的是:狐狸精变成花容月貌的年轻女子,在孤寂的空间诱使年轻男子与之交合,然后采尽男子元阳夺走男子性命。狐狸精因其本身既有可爱又有可怖的一面,作为一个流传广远的经典意象,很大程度上映射了男性潜意识深处的女性情结:对女性的爱恋与恐惧。  相似文献   

5.
征服     
我相信用武力能征服弱者;用智慧能征服愚人;用毅力能征服世界上任意一座高峰;而在我们这个"穷"班,用IC卡就能征服这班"穷生"……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最爱听父亲讲狐狸精的故事。狐狸精有男也有女,有好也有坏。他们总是穿着长长的袍子,对人笑容满面地拱手作揖。他们比人还像人,只是,常常一转身,不小心就露出个红毛的大尾巴。  相似文献   

7.
教师不仅需要具有广博和专精的知识,更需要具有机敏、幽默、豁达、洞察的智慧。教师们只有用智慧的心灵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头脑。教师之"魅"在于用一个智慧的生命去照亮许多的智慧生命,用一个智慧的心灵去唤醒许多智慧的心灵。  相似文献   

8.
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性生存方式,更是一种智慧性生存方式;教师不仅要拥有教书育人的"长流水",更需要有智慧.知识是智慧的基础,智慧是知识的升华;没有知识的积累,便没有智慧的创生;"知而达智,智达高远",是对知识和智慧关系的最佳表述.教师知而达智,关键是自身的修炼,用厚重的知识奠基,在思考交流中唤起深刻的理性觉醒,让教育科研为智慧生成引路导航,并通过写作著文呈现个人化的智慧.  相似文献   

9.
"智慧教学"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是需要教师用"智慧"来教,学生用"智慧"去学,这样的教学让生物课堂充满活力。而微课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是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与优化,教师如何利用微课,达到智慧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0.
小学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以全新的德育观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活智慧"。在低段的品德课堂,我们首先要解读教材中蕴含着哪些需要引导的生活智慧内容,从每个单元、每篇课文中进行研究与把握;其次,在课堂实践中,教师用链接生活实境、开启实践体验等方式,让孩子在体验感悟中获得生活智慧;第三,面对一些特殊情况,教师需引导学生灵活处理"循规蹈矩"与"打破常规"的关系,克服单一的线性思维,走向多维思维处理突发情况,体现智慧之举。  相似文献   

11.
狐精小说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唐代其面貌已有明显改观。作为唐传奇的压卷之作,《任氏传》开辟了人狐恋小说的先河。狐妖任氏的美丽善良、聪明机智,对爱情的忠贞不二,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从总体上看,作品着意突出狐意象人性化的一面,借写精怪来写人,已具备了有意创作小说的自觉意识,在艺术上发展得比较丰富和成熟。《任氏传》的成功,标志着狐精小说沿革至唐传奇时已经摆脱了创始期的那种幼稚状态,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2.
大学教师爱的智慧是教师在一定文化环境下,在其智力与知识的基础上,经由"爱"的经验与实践而习得的一种"爱"的综合心理素质、文化品性、思想观念及其行为倾向。主要包括爱的认知、爱的情感、爱的意向,以及在遵守爱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过程中所形成的爱的思想和境界。建构大学教师爱的智慧,为完善情感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并推动其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丰富教师发展的内涵,提高教师发展能力,更深入地开发教师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教学过程中情感与认知的高质量融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3.
柏拉图认为,哲学作为最善好的生活方式,是对"真理的洞见",是爱智慧;爱智慧、"洞见真理"的人被称为哲学家。在柏拉图那里,哲学家"洞见"的"真理"显然与他的理念世界密切相关。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是唯一的真实存在,是本体、共相、目的和模型,可知而不可感,而其中善的理念则被视为"理念之理念"。  相似文献   

14.
教育智慧属于思维领域,是教育情感和教育思维融合的产物,是具有爱的教育思维,表现为具有爱的教育观及具有爱的教育操作思路。具有爱的教育观,是形成教育智慧的前提,只有以爱的视野理解了教育是什么,才能以爱的情怀设计教育怎么做;具有爱的教育操作思路,是教育智慧的核心,只有形成具有爱的教育操作思路,我们才能达到形成教育智慧的目标。教育智慧的形成,最终体现为教育者遵循具有爱的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15.
“哲学”一词的词源为希腊文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汉语“哲学”同样也有爱智慧的意思。中西方古典哲学的精髓都是理性主义,从中西方古代哲人对女性的态度就可看出“爱智慧”的哲学有点远离生活。其实,“爱”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活动,从英文Philosophy的词义就能发现哲学与生活有颇为密切的关系。所以,哲学应该要回归生活世界,哲学与生活世界相关联应该成为当代哲学家的共识。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行为的意义上理解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行为学意义上,教育是关怀性的干预,即爱的干预,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发出的基本行为。这里的爱不是普通意义的,而是一种生产性的爱。好教育是关怀性、策略性的干预,即爱智的干预。在认识上,从教育到好教育,是一个从爱开始不断加入智的过程。如果说爱是教育的原动力,那么智就是教育的促进力,能促使教育走向好教育。  相似文献   

17.
《周易》的诗性智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易》从原始诗性思维生发成为充满诗性智慧的“天人合一”精神。在理解世界的生成和变化方面,它表现为二项生成的诗性哲思;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它表现为让物性保持本真、充分自我呈现的诗性直观;在处理人间秩序方面,它表现为以天道提升人道,以人道顺应天道的诗性伦理。这种诗性智慧的本质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固有的对“生”的深深眷顾,它让我们看到了克服现代文明弊病的希望。  相似文献   

18.
如何爱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爱智慧就是对智慧的追求和规定,这种规定是用理性的、逻辑的形式进行的.爱智慧也是爱的智慧.这智慧没有离开爱.但当我们去聆听哲学时,听到的总是一些陈词滥调或不知所云而毫无智慧的感觉.哲学的智慧哪去了?问题在于我们的"哲学"和哲学教育有许多是非哲学的,没有智慧可言的.问题在于我们没有系统学习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们的智慧,没有倾听真理的声音,没有在道中沉默.  相似文献   

19.
于希勇  车广吉 《中国德育》2007,2(7):7-10,68
在爱智中育德,就是教师以育德为宗旨,将爱智贯穿于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的道德智慧得到勃发、撞击和共享。爱智是育德的途径;育德是爱智的鹄的。  相似文献   

20.
池莉是现实主义者,方方是理想主义者。池莉从早期的“过日子”小说到后期的再现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的社会,都采取客观冷静看取生活的态度,要人直面现实,按照现实生活的法则去规约自己的行为。方方从早期表现人性的美好到表现人性之恶、人性之丑,理想主义信念始终没有改变。池莉“不谈爱情”,只注重物质实利和生理需求,是现实主义爱情观的表现,而方方追求的是智慧相当、心灵契合的理想爱情模式,摒弃了池莉的物质实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