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文化应用于高职院校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学生群体中价值观较混乱,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鉴于此,微文化应用于高职院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应遵循以下路径:利用微载体打造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新范式;开展以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微文化活动;加强校园“微文化”建设,以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头脑;提升学生媒介素养,做一个正能量传播者。  相似文献   

2.
简洁 《职业教育研究》2014,(12):120-12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国民教育迫切需要攻克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在中国社会"一元主导、多样并存"的价值观环境中,高职学生的价值观主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向一致,但由于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价值观的多样性及行为的非一致性等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的价值行为与核心价值观并未完全吻合。因此,高职院校应以价值整合机制、价值观内外化机制为依据开展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张健 《文教资料》2013,(19):74-75
当今社会,由于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社会变革、教育变革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出现了各种问题。注重个人价值、功利主义思想和取向多元化的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让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养变得越来越迫切。本文展开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价值观的耦合研究,通过对高职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就业思维的转变和职业价值观的加强,使高职学生树立积极、健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在多元价值观的背景下,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传统价值观的削弱和现代价值观多样性增强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高职学生价值观多样性与主流价值观的疏离状态的深层原因,提出了高职思政课价值观整合的理念,进而提高高职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高职学生形成的贪图享受的择业观、自我化的工作价值观、一帆风顺的工作价值观不适应企业对高职毕业生核心工作价值观、辅助工作价值观和专业工作价值观的要求。对此,可从两个方面出发提升高职学生的工作价值观教育:一是确立积极向上的工作价值观教育内容,包括以学生为主体和与专业兴趣对接;二是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价值观实施方法,包括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渗透学生的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6.
职业价值观决定着高职学生的职业行为方式和人生追求,影响到高职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选择,而且对整个社会进步与发展也具有重大的影响。目前,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盲目性、不稳定性和自主意识强的特点,社会环境和高职教育会影响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对教育内容、校园氛围、实践活动、职业指导、校企合作等环节进行改革,能有效促进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要针对学生违规违纪现象增加、问题生增多的现象加强法治教育,让学生既要知道应该做什么,也要知道不应该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量表》等问卷,随机抽取405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成熟度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成熟度三者呈显著相关;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可以通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来预测职业成熟度。因此,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成熟度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培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广泛关注并积极引导。高职英语教师与高职学生接触时间长且接触面广,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影响较大。文章阐述了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中教师对学生价值观引领的重要意义,从高职英语课程核心基本素养、教材、教法和保障四个维度分析了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价值观引领的具体路径,以更好地发挥高职英语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价值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建构和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了解他们的价值观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明确新媒体对学生的思想动态的影响.通过对价值观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描述,分析新媒体视域下高职大学生价值观的建构模式,用新媒体帮助建构高职大学生的价值观,补充学生价值认知、跟进学生价值评价、引导学生价值选择、巩固学生价值实践,并最终探索出新媒体视域下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培育高职生的工匠精神,重在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相一致的职业价值观。运用金盛华、李雪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量表》对某高职院校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测量,针对测量结果就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手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师范高职院校,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与职业价值观已成为师范高职院校育人的重要内容。从师范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师范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概念及逻辑关系切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统筹劳动教育布局、丰富劳动教育模式、强化劳动教育师资、完善劳动教育评价四个方面提出强化师范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效率与质量的方法,以期为师范类职业院校通过劳动教育有效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教育工作者加强了对高职生价值观的研究,探讨了高职生的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的特点。高职院校加强高职生价值观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职学生的价值观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受社会多元化价值影响,部分高职学生存在价值观倾斜的现象。文章对影响高职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要结合高职学生发展规律,优化育人环境,增加教育合力,从而提高高职院校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高职学生价值观调查现状基础上总结出"95后"高职学生价值观呈现出的新特点:价值目标功利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标准宽容化、价值选择矛盾化等,着重分析高职学生价值观新特点成因,高职价值观教育在应对新问题时存在的不足,为改进和加强高职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数据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6.
邢娣凤 《考试周刊》2011,(67):178-180
本文在认真分析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构建高职院学生价值观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原则:教育性原则、有效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指出了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评价体系的架构应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和就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高职学生核心能力提升要从价值观层面入手,转变思维方式,从生命价值观、学习价值观和工作价值观入手提升前行、修"智"与发展能力。要为高职学生未来发展提供知识与技能储备,通过终身教育的长期过程成为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稳定高职学生的就业思想,帮助其规划职业与人生的发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职业价值观,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其重要。文章介绍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及步骤,有助于高职生早日实现职业发展的目标,尽早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19.
探索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动力要素与机制有助于规整多元化社会思潮的有益成分,应对西方价值观念对我国高职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国高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深入分析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外部动力要素结构及其作用机理;给出提升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内隐式教育机制、教育结构创新机制及教育成效内化机制。  相似文献   

20.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和价值观密切相关,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价值观。特别是在目前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高职学生存在的价值观偏异的现状,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投机主义倾向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正视这一问题,及时对学生的价值观偏异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