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出版经济》2006,(2):48
亲爱的爸爸: 您好吗? 您听到女儿对您的呼唤了吗?我坐在橘黄色的灯光下,在稿纸上给您写一封长长的信,这是女儿对您最深切的思念,也是女儿最无奈的爱.  相似文献   

2.
"当我做这些的时候,我想象到了这样一幅画面:我正在充满危险的大海中航行,我知道有很多家庭带着孩子,甚至还有小婴儿.我必须小心翼翼地收拾我的行李,因为我的行李箱只能装进100本书.应该装哪些呢?我们的船如果搁浅,来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岛上12年,我的这些书真的能教育他们、娱乐他们吗?这些书又是否可以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亲历美国社区图书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女儿读着一本叫<诚实>的书,书中问道:"你今天诚实吗?"五岁的女儿赶紧点点头,但又马上正经地说:"只有一件不诚实的事,现在我正想告诉你呢.就是我白天跟你说,我的嘴是我吃雪饼扎的.其实不是.是我咬钱罐小兔兔的耳朵扎的."啊!一本书居然有这么大的力量,让孩子马上说实话.我千辛万苦,从小教她要做诚实的孩子,从"诚实找釜头"到"牧羊少年",以为她可以是一个至少不说谎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4.
同事去采访一个家庭的悲剧故事:女儿长得端庄大方,成年后,嫁给一个日本人.感情不和,后改嫁新西兰农村.语言不通,最后又回到故土.此时,女儿已身心疲惫,精神失常.记者采访的是母亲,有一句话令我印象特别深刻,她是在一次通话时发现女儿情况不妙的,女儿在电话里竟然跟她说起自己非常隐私的那些事,做母亲的立即设法将女儿接回来,知道她一定已经病得不轻.  相似文献   

5.
老子真的和我们同在吗?老子真的和我们现代生活有关吗?老子在哪儿呢?这个问题我曾经做过一个小测试.一次我到苏州玄妙观去,看到三个天真活泼的孩子,非常可爱,都是小学生.  相似文献   

6.
GOOGLE正在计划把全人类所有的图书做成一个知识的终极数据库(http://books. google.com/)。贝佐斯也梦想把以往所有出版过的书都做成KINDLE格式来卖钱,这样可以永无缺货之虞。人类会到最后只有一本书,它的名字叫GOOGLE吗?人类最后会只有一个书店,  相似文献   

7.
论标语口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人讨厌标语口号,笔者也是一个.可是从北伐到现在二十多年了,标语口号一直流行着;虽然小有盛衰,可是一直流行着.现在标语口号是显然又盛起来了.这值得我们想想,为什么会如此呢?是一般人爱起哄吗?还是标语口号的确有用,非用不可呢?  相似文献   

8.
记者:孩子没有完成义务教育就中断了学校教育,这样做的后果你想过吗? 隆媛(古立坤的母亲、某报驻川记者):为什么所有的孩子都必须用九年的时间来完成义务教育?难道说我们的孩子必须通过小学升入初中,再升入高中,最后考上大学才算得上成才,才能够自食其力吗?  相似文献   

9.
逆来顺受     
日本地震了,对日本,对人类,又一件逆事发生了。那天下午,面对网上接踵而至,铺天盖地的新闻,心里无限的感慨:天降横祸,岂是人力可挡?面对大自然的戏弄.作为人类,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可以做什么?  相似文献   

10.
晓蓓 《编辑学刊》2008,(3):45-49
面对当下丰富多彩的新媒体世界,以传统纸张印刷形式出现的童书正遭受巨大的挑战和冲击,人们甚至怀疑,人类的童年是否还能保存?美国纽约大学文化传播系教授尼尔·波兹曼在他的<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所阐述的媒体生态变化对人的思维结构、生活形态,人类的理性和天性的动摇和制约,无疑是具有醒世意义的.然而,这本书出版后,却有一个戏剧性的小插曲: 不断有孩子反对波兹曼的看法,他们写信告诉他"童年没有消逝".谁知道呢,也许,孩子正以他们存在的本身捍卫和保存着童年.杨红樱作品的连续走俏,不正是一个例证吗?  相似文献   

11.
纪录片《神鹿呀,我们的神鹿》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东北大兴安岭的最后一片原始森林中,生活着饲养驯鹿的鄂温克人.族中有一个由祖孙三代女人组成的家庭。女儿柳芭考上了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分配到内蒙古出版社作美术编辑.但终因精神上无法与都市文化认同,又回到了原始森林.母亲是经历了从山林走出来定居的一代,认定女儿应该属于城市.处在山林文化与城市文化边缘状态的柳芭,注定了其人生的悲剧色彩一在她考入大学后,山林中爱着她的小伙子认为她再不会回到山林而殉情自杀;而她喜欢的小伙子却不爱她;最后她与一位村庄…  相似文献   

12.
时下,对电视广告的评判有一种偏颇的趋势。最突出的方面,就是关于电视广告创作的“合理性”问题。比如对于《威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评判者指出:“老母亲既然还在河边洗涤,可见这山村还没有装上自来水,那么这洗衣机怎么使用?抬到河边舀水人机吗?”  相似文献   

13.
每年春节期间,都要回到父母身边.与父母闲聊中自然少不了问二老喜欢看什么节目等话题.母亲已近90高龄,近些年由于腿脚不好,下楼很少,就靠看电视打发时光,靠电视了解外面的世界.但是一提起电视节目,母亲经常是满脸不满:“没什么好节目,不是广告就是搞对象的”.有时手里拿着遥控器摁半天,才能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看的节目.有一天,调到一个打扑克的电视节目,母亲便问我:“这是干什么呢?”我说是打扑克比赛直播,母亲问到:“电视搞这个,有啥用吗?” 这话倒是把我问住了.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档电视评论类栏目,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的策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它甚至是在新闻编导之上.我们坚持新闻选择在先,新闻策划在后.策划需要做的工作,首先是对一周来已发生的新闻进行梳理、判断、核实,这个过程,有点像记者调查,要先解决以下问题:这个事件是大家应该关注的吗?  相似文献   

15.
每逢岁末年初际,风物长宜放眼量。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媒体浪潮",身处言必称"互联网思维"的年代,我们难免感到迷茫,甚至恐慌。预测未来,对大部分人而言,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确实,能洞察先机,把握甚至引领时代趋势的,仅是一些真正的先哲和智者,那么,作为广告人,该如何作为,才能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呢?有一本在网上被誉为"影响了一代人的一本书"(百度百科语)---《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  相似文献   

16.
您知道杨丽娟吗?对,就是那个因为疯狂追求刘德华导致父亲在香港投海自杀的女孩. 您知道陶菊英吗?如果不知道,我告诉您:她是杨丽娟的母亲.  相似文献   

17.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4,(15):68-68
《宋词地图:跟着宋词去旅行》姚颖 彭程 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年2月定价:39.80元 词还是那些词.却因编排方式而新颖。本书按西安、蓬莱、峨眉、绍兴、西湖等名城名山名水来分类.在品词的同时.赏山、阅水、读城。本书编者都是爱诗爱旅行者.希望在山水与人文中寻找一个最佳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8.
全国面对中小学生的学习报刊达数以百计,但大多繁荣不再,有的甚至到厂难以生存的地步.是读者不需要学习报刊了吗?不是的!如果能找出一千条对学习报刊不利的原因,同样也能找出一千条对学习报刊有利的原因.那么,学习报刊陷入危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因为心疼所爱的男人,女人便选择了一种如水般的温柔,呵护她的男人. 他成为单身父亲的时候,女儿刚7岁.肿瘤医院送走了那个善良女人之后,女儿的小手抓了他一整天.从此,他开始娇惯女儿.女人说,"我也是因为他的那个样子喜欢上他的……那天,他带着女儿去春游,他牵着她的手并排走,很称职的一个慈父."他们的爱情是在那之后不久开始的."你知道吗?你做父亲的样子比做情人还要好,温厚极了.'"这是她对他说的第一句情话.  相似文献   

20.
大众社科     
《爱他吗?带上你的鞭子》李樱子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1月/18元 本书对男人作了透彻分析,让不了解男人的女性聪明和豁达。本书适合正在恋爱和即将恋爱的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