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60篇应用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为语料,以Santos(1996)的五语步模型为分析框架,重点探讨了专家作者与学术新手在学术论文摘要修辞方面的异同。研究发现:(1)两类作者均视研究"内容""方法"与"发现"为常规语步,但在研究"背景"与"方法"语步使用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2)两类作者均偏好"背景-内容-方法-发现-结论"的语步构建模式,但专家与新手运用此模式的频率为3:1。(3)两类作者均倾向以"现在时态"呈现研究"背景""内容"与"结论",但其运用频率在研究"内容"语步差异显著。上述研究发现对应用语言学专业学术论文摘要写作研究与教学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Santo(s1996)的语步分析框架,探讨软硬学科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的修辞结构。自建的语料库由40篇学术论文摘要组成(应用语言学类和物理化学类各20篇)。研究表明,两个不同的学科当中,有三个必要性的语步—引入研究,描述方法和总结结果,以及物理化学类学术论文摘要的体裁结构与应用语言学类的基本上吻合。论文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对英文摘要撰写和学术英语教学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韩礼德的语域分析框架和马汀的语类分析框架是同属系统功能语言学流派的语境分析框架,在基本概念和理论层次却存在诸多的差异。马汀和韩礼德之间在“语类”概念上的分歧,指明了系统功能语言学流派的语境分析框架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一、语类结构潜势理论简介 语类结构潜势理论(generic structure potential)是哈桑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内研究语篇之语义结构的成果,该理论的要旨在于具体阐述了语类(指所有语篇的类型)目标实现和语境配置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学术论文导言,是学术论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特定的语类结构。研究采用Swales提出的建立学术研究空间模式(CARS Model),对100篇英汉学术论文导言的语类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CARS模式中的三个语步(Move)均在英汉学术论文导言中出现,但是英汉学术论文导言部分各语步的出现频率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可以为国内学术论文作者了解国际学术论文写作规范,从而更好地撰写论文导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语类分析是篇章语言学重要的研究内容,而迄今为止对中医药学术论文摘要语类的研究较少。作者通过对六十篇中医药学术论文摘要语类进行分类和语步分析,发现中医药学术论文摘要并不完全遵循Swales(1990)的CARS论文英语摘要写作模式:中医药硕士学位论文英语摘要、中医药博士论文英语摘要、中医药期刊论文英语摘要在语篇模式上存在差异。该研究对中医药研究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学和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语境决定语类以及它的语篇的语言特征,因此语类可以根据语篇的组篇和功能结构来区分。以功能语法理论为框架,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从及物系统、组篇和功能结构、用词特点、时态几方面对告别演说和讣告这两种语类的语篇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可以较全面地说明语境与语类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祁威 《海外英语》2014,(5):79-82
体裁理论的三大流派有其各自不同的研究视角及理论框架,而现今很多学者大都选择其中一个流派的理论框架对所选语篇进行分析。其实,在某些层面上,这三大流派的体裁理论起着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作用,综合运用这些理论可以对语篇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据此,该文运用体裁综合分析框架对《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第四册及第五册中的商务英语新闻类语篇的宏观结构进行深入剖析,并阐述该分析框架对商务英语新闻类语篇的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9.
赵峰 《现代语文》2010,(2):92-96
本文首先总结了语码转换的研究现状,把语码转换的研究领域划为五大类:语码转换的语法研究、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研究、语码转换的话语分析研究和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并且讨论了其贡献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从语用学角度,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从语言、社会、心理(认知)、文化等因素探讨了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语类结构潜势理论简介语类结构潜势理论(genetic structure potential)是哈桑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内研究语篇之语义结构的成果,该理论的要旨在于具体阐述了语类(指所有语篇的类型)目标实现和语境配置的关系。所谓语境配置是指“一组实现语场、语旨、语式的值”。哈桑将这三个“值”具体化为:语场通过题材来体现,语类目标一般内含于题材之中,构成语篇中起话题导向的话语范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评价系统为理论框架,从态度、级差、介入三大系统入手,分析语料中各个系统子集的出现和缺席,通过标注的手段,经过统计,探询导游讲解语篇评价基调。在得到导游讲解语篇的人际意义的同时也展示评价系统用于语篇分析的可操作。  相似文献   

12.
衔接作为构成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而在词汇衔接领域成果最为突出者当属侯易。然而,国内外学者对衔接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一词汇衔接,却相对描述较少。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为基础,以侯易关于词汇衔接的发展为框架,对比了讲演类语篇与其他类型语篇的词汇衔接,探讨前者是如何通过词汇衔接模式拓展主题的。本研究把词汇衔接手段划分为九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类似九九乘法表的重复矩阵,然后又用衔接数目代替矩阵内的具体词汇,并以此建立各句之间的联结网络。通过这些复杂的网络关系,我们可以区别出语篇内与中心主题有关的中心句和与中心主题关系不大的边缘句,从而根据中心句把握语篇的概要。  相似文献   

13.
对等是翻译研究中颇具争议的概念之一.本文在系统功能语篇理论的框架下,从语类和语域变体两方面对英汉翻译过程中如何实现对等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时中介语特征理论于研究二语习得中功能语类习得顺序的讨论,在中介语特征理论框架下,探讨二语习得中疑问句式的发展规律,认为二语习得者通过习得某些词汇形态特征,进而逐渐熟悉语类特征,从而成功习得句法层面上的某些形式特征。  相似文献   

15.
元话语是引导读者理解语篇的工具。近年来,跨文化视角下元话语的研究越来越多,然而对农科论文结论部分的跨文化研究却不多见。本文以Ken Hyland(2005)关于元话语的理论框架为分类模式,以华中农业大学学术论文语料库为语料来源,以英汉学者的英语学术论文结论部分为研究对象,进而考察元话语在其中的分布特征和应用。结果表明,英汉学者在文本交互型元话语与人际互动型元话语的使用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前者体现在过渡标记、框架标记、内指标记和证源标记的使用上,后者则体现在对模糊限制语和参与标记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入侵检测技术的相关理论,详细分析了Linux系统下Netfilter防火墙软件的框架结构,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基于Linux系统的入侵检测模块的实现方案,并最终设计实现了基于Netfilter框架的入侵检测模块。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我们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对电气信息类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提出了1个工程基础实践模块、2条学科基础主线实践模块、3个EDA教育层次实践模块和4种嵌入式系统实践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此框架基本概括了当前电气信息类本科各专业公共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揭示了各个实践环节之间的内在规律,因此可以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起到一定指导或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生成语法“原则与参数理论”框架下,英语多元wh-短语分别在S-结构和逻辑式层 次进行显性和隐性移动,其语迹均受到空语类原则制约。题元语迹得到空语类原则充分的解释,像Where/When 这样的非题元语迹可在句法层面进行延伸,使空语类原则获得满足。  相似文献   

19.
及物性、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系统功能语法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简述了语类、语域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并根据Hasan的“语类结构潜势”和Manin的“语篇纲要式结构”等语类实现模式方面的理论,探讨了博士论文中“acknowledgements”的语类结构及其在及物性和主位推进模式方面的体现特点,以及这些特点与语篇语类和语域以及作者交际意图的关系,旨在证明及物性和主位推进模式的选择和语篇语类及语类的各个阶段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说明语言是一。个社会符号体系,语类在本质上也是一个社会符号体系。  相似文献   

20.
科技类语篇中的模糊限制语已经得到广泛研究,但社会科学类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作用却鲜为关注。因此,选取了20篇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学术论文作为语料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在评析前人的模糊限制语研究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模糊限制语的双功能模式并由此提出了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通过分析,希望能有助于提高中国学生的模糊限制语意识以及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恰当使用模糊限制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