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代学徒制在欧洲国家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在我国近年的职业技术教育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现代学徒制在土建专业中的践行难点有学生数量多难于控制、理论知识习得困难等.通过对人员进行分类培养,改变考核形式即采用小组讨论+答辩、课程设计+展示、课程论述等,可应对现代学徒制践行过程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2.
社会对于交通土建专业的人才需求日益增长,这使得我国高校对于交通土建方向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了我国交通土建方向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现状、所做的改革以及国外的相关改革之后,对我国的课程改革方向与发展趋势做出了合理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高校交通土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从设计内容、组织开展、指导工作三个方面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该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对本校交通土建专业教学工作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同时为同类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高校工科专业安全素质教育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交通土建领域对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素质要求与日俱增,而交通土建类专业学生的安全素质教育相对滞后的问题,阐述了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结合安全科学与交通土建专业的联系性,提出了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具体培养思路及创新之处,可为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的建设、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晓兵  仇益梅 《广西教育》2011,(18):42-43,45
本文从高职交通土建类专业教学实际出发,提出以夯实学生数学基础、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能力为教学目的,以加强数学运算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将数学课程划分为"初等数学基础"、"微积分"和"应用数学"三个教学模块,开展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以湖北省中高职衔接贯通的3种人才培养模式为案例,解读了3种模式的内涵,分析了"3+3"模式"技能导向,考试选才,普遍适用";"3+2"模式"两校协同,两段衔接,两层‘直通’",五年一贯制"一个主体,一贯五年,一体化运转"的特点与优势,在对三种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的基础上,从提升衔接贯通效率的角度,提出了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合理选择贯通模式,根据模式的不同合理设置课程,合理规划布局衔接的专业,严格论证审核衔接模式与试点专业等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分析中高职教育现状、衔接优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及岗位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对比中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要求和教育能力目标,进行人才层次和类型定位,并从中高职培养方案、课程结构与设置、课程内容等角度构建汽车运用技术专业"2+3"中高职一体化建设内容和课程体系衔接框架,提出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一体化的建设思路及宏观微观的建设措施,以期在该专业中高职衔接实际运行时,提供较为合理实用的可操作性方案。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76):123-124
在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背景下,文章以中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为研究对象,提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必要性,中高职人才合作培养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的衔接,以及构建衔接课程体系的流程,畅通合作学校的衔接渠道,建立督导管理等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中高职衔接点包括人才定位衔接点、人才培养目标衔接点、人才培养规格衔接点、课程体系衔接点、课程教学内容衔接点和课程评价衔接点等.中职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常见加工机械与工具的使用和日常维护能力,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机械制造工艺制定、简单工装设计、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能力.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以直线式课程为主、螺旋式课程为辅.直线式课程边界的划分遵循学科细分逻辑,螺旋式课程边界的划分遵循能力成长逻辑.中职阶段课程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高职阶段的课程评价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高职教育衔接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满足高端装备制造业对机电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专业市场调研,明确中高职教育衔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综合实践"多方位相衔接的中高职教育衔接分段培养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因此,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详细论述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视域下从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人才培养,以形成校企合作长效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杨勇 《辽宁高职学报》2013,(6):15-16,69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院校土建类专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土木工程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多年的校企合作实践,对高职土建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分析,目的是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加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实习带就业"模式,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实质性提高,促进就业;使学生成为适应建筑工程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13.
将传统的高职土建类“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门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与建设。对教学内容加以精选、重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实现了三门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相互贯通、融合和相互渗透,整合为新内容和新体系的“建筑力学”课程,并实现了与后续专业课的衔接。经过两届学生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土木工程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通过对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感知、掌握、拓展方面的实践培训,可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土木工程建设施工综合实践职业技能和职业创新能力,是土木工程高职教育走向市场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5.
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存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是一种新型教育形式,目前各方面的工作还在探索之中。本文指出我国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存在的几个问题,分析了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以促进我国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重要抓手。在中职教育阶段,要突出基础知识与单项技能的培养;在高职教育阶段则要在此基础上对于细化的专业方向进行深入的讲授:从而形成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路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衔接重点主要体现在制度政策、培养目标、核心职业能力、课程体系等方面,尤其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培养的衔接。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建构主义和自我决定理论基础上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中自我组织学习的教学方法。它结合了认知、情感和动机,是学习者自我构建学习目标,实施学习过程和反思学习效果的过程。本文进一步提出自我组织学习的教学设计步骤,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3年来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出对口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以及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改革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国庆  石伟平 《教育研究》2012,(5):69-73,78
中高职衔接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该问题的本质既不是如何推进局部办学实体之间的衔接,也不仅仅是如何使高职教育体现出相对于中职教育的高等性,而是如何通过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实现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这一重要战略目标。实现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应在思维模式上突破当前的"定位说"之争,采用课程论的思维模式,从对具体课程内容的分析出发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明确定位及衔接。在方法上,则应采取从职业岗位到工作任务再到职业能力的逐层推进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高职建筑工程造价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了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贴近岗位、突出应用、培养能力"的"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新模式,实现了岗位职业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使课程教学更贴近行业、贴近企业、贴近岗位,突出了课程的职业性和岗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