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95年1月1日,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创刊,开启了中国报业"都市报时代"。2014年12月,华西都市报发布媒体融合"i"战略,明确提出站在传媒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再创业、再出发。20年,《华西都市报》从一张报纸发展为华西传媒集群。目前已经形成以《华西都市报》为主轴,拥有华西都市网、华西城市读本、华西社区报、8小时购物网等多个单元的全新媒体矩阵。华西传媒集群媒体融合"i"战略是系统地重构和创  相似文献   

2.
两年磨剑,落地川南2011年3月30日,在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的指导下,在华西都市报社委会的直接领导下,华西城市读本(川南新闻)率先在川南创刊,当年7月6日起扩为周二刊。到2013年3月12日,华西城市读本(川南新闻)经过两年的运行,在新闻编采,经营拓展,人才队伍发展模式日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以发行第一、经营第二的业绩,领舞川南四城平媒市场,华西城市读本(川南新闻)正式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3.
成都:说长道短话“三报”──本刊《成都晚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读者座谈会实录本刊记者王刚时值盛夏,热浪滚滚,蓉城报界“火气”更旺。《成都晚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作为这个城市的三家主要城市报纸,更是各施高招,可谓好戏连台,竞争犹...  相似文献   

4.
成都:两军对垒,捉对厮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学者认为成都报业发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5-1997年,三国演义,《成都晚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关键词:市场意识。至1997年成都报业市场上一家败落两家做强的雏形初现。第二阶段:1998年-2001年,战国七雄,关键词:同质化。“七报大战”最直接的后果是竞争日益趋同化,最终导致七报一面。面对《华西》和《商报》的领先优势,其他五张报纸施以“近身肉搏”战术。新闻定位、  相似文献   

5.
华西都市报:向一流晚报迈进祝晓虎办报,一旦抓住了读者,读者才会认你这张报纸。来到四川华西都市报,所见所闻,更令记者体味到“办报人的心中要永远装着读者”这一办报思想的深刻内涵。创刊仅一年多的华西都市报,以其特有风采崛起干四川报林,成为四川读者交口称赞的...  相似文献   

6.
报刊图书     
《传媒》2009,(3):77-77
32家报网联动报道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华西都市报》与《扬子晚报》、搜狐网等全国32家报网从2月9日起推出《中国红1949:我的解放时刻》大型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7.
9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硝烟弥漫的报业战场上,冲出一彪“黑马”,如成都的《华西都市报》、西安的《华商报人郑州的《大河报》、武汉的《楚天都市报》等,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以说,郑州无人不知‘十河”、成都无人不知“华西”、西安无人不知“华商”。这彪“黑马”,就是当今报界的新型晚报——都市报。都市报一问世即受到都市市民的青睐,其发行量、广告收入也扶摇直上。1995年创办的《华西都市报》,日发行量已达50万份,到1997年广告收入达8O00多万元。都市报激活了我国报业市场,引发了区域件报、Dh竞争的战火.此种现象令人深思n一…  相似文献   

8.
徐建 《传媒》2016,(13):15-17
2013年1月8日,《华西社区报》在成都创刊,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份面向社区免费发行的报纸,是以《华西都市报》为龙头的华西传媒集群深耕成都主城社区、抢占社区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一个新载体.3年多来,《华西社区报》扎根社区,始终坚持"温度 互动 实用"办报宗旨,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便捷服务,为企业营销铺设"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9.
《传媒》2016,(2):6-7
@思拓:数据新闻在某种程度上是数据技术对新闻业全面渗透的表现,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改变了新闻生产流程和新闻呈现形态,这一模式的形成对新闻表达是一种推动.在网站中,新华网有数据新闻频道、财新网有数字说频道、澎湃新闻有《花边数据》、网易新闻有《数读》、搜狐有《数字之道》、新浪有《图解天下》等.在传统纸媒中,《南方都市报》有《数据》栏目、《华西都市报》有《华西数据》栏目.中央电视台陆续推出了大数据节目《据说春运》《两会大数据》《数说命运共同体》等.  相似文献   

10.
1995年,《华西都市报》以新型都市报的定位和大量贴近百姓的新闻策划、别具一格的“敲门发行”迅速走红。《华西都市报》的成功,带动了成都地区其他报纸的超常规发展,也使成都这个内陆省会城市成为国内报业竞争的焦点。现在,《华西都市报》与《成都商报》两家零售额在成都报业市场所占的份额  相似文献   

11.
1995年,《华西都市报》以新型都市报的定位和大量贴近百姓的新闻策划,别具一格的“敲门发行”迅速走红。《华西都市报》的成功,带动了成都地区其他报纸的超常规发展,也使成都这个内陆省会城市成为国内报业竞争的焦点。现在成都报界比较流行的“天花板理论”认为:成都报业已经  相似文献   

12.
《华西都市报》从1995年元旦创刊至今,已经走过20年的历程,在中国都市报报坛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笔者以特别报道进行分析。特别报道作为都市报新闻版块大家族中新兴的生力军,值得深入地进行研究和探讨。近几年,为适应市场的发展,满足读者的口味,《华西都市报》突破“短、快、广、软”的传统风格,建立了“可短必短,当长则长”的新理念,开辟“特别报道”,受到读者欢迎。希望通过对《华西都市报》特别报道的分析,对各大报刊的版面策划和新闻运作提供一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兴边 《新闻导刊》2005,(5):56-56
近日,《华西都市报》与四川省电信有限责任公司联手打造的《华西手机报》声讯版正式开通。读拨打声讯热线,即可收听报纸主要内容和即时新闻,据称,这是中国第一张能听的报纸。  相似文献   

14.
肖毓媛 《青年记者》2006,(10):66-67
本文试图以两会报道为切入口,通过观察《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在这一事件上的报道,分析两报的采编方法和策略,探讨成都都市报的异质化改革的措施和方法。研究样品为两报今年3月3日至3月15日要闻版和国内版的所有与两会相关的新闻报道。数据分析(一)对主流资讯的报道度在报道量上,《华西》要闻版、国内版稿件数量为470篇,关于两会的报道数量为158篇,在此两版中所占比例为34%。《成商》要闻版、国内版稿件数量为480篇,关于两会的报道数量为87篇,所占比例为18%。《华西》高度重视两会报道,体现了它积极报道主流资讯,打造主流都市报品牌,…  相似文献   

15.
李鹏  陈翔 《新闻记者》2004,(9):24-26
1995年1月1日创刊的华西都市报,率先提出“市民生活报”定位,并进行成功的市场化运作,深远地影响、推动中国报业的发展——华西都市报创造了最初的“都市报模式”,引领出蔚为壮观的都市报群。如今,“市民生活报”已经成为一种普及性的办报理念和操作手法,尤其在综合类市场化日报中。但随着“市民生活报”模式的全面定型,以及竞争单向集中、片面趋同,“市民生活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尽快走出同质化竞争的泥淖?显然.创新与突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最近,华西都  相似文献   

16.
成都既是中国市民报发韧之地,也是中国报业趋同化竞争的源头。1995年初,《华西都市报》成功开创市民报模式后,市场定位和办报思路一直“暧昧”的《成都商报》猛然醒悟:市场就在眼前。1995年8月开始,《成都商报》确立了“综合性市民生活报”定位,对《华西都市报》进行直接摹仿和追踪跟进,从而引发成都报业第一轮趋同化竞争。《华西都市报》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所读研究生后,笔者开始给华西都市报评报.这基于该报持续多年的一项制度.1999年,华西都市报开始聘请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社会科学院新闻所的研究生为其评报.目前,笔者已经写了上百篇报评,有些得到报社的采用.让新闻专业的研究生写报评,一个突出的优点是避免普通读者评报时的肤浅和偏激,也能矫正内部评报过于温和甚至不够客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黄俊华 《新闻前哨》2005,(12):15-17
都市报地方版,顾名思义,是指都市类报纸创办的、以刊登特定地区新闻和信息为主的版面或报纸。 在国内创办地方版的都市报中,四川《华西都市报》是最早釆取行动的。1996年,《华西都市报》专门开辟两个《重庆版》,全部刊登重庆本地新闻信息。随后,其它城市的都市报纷纷效仿,相继推出自己的“地方版”。 从地方版的报纸形态来看,一部分是有独立刊号、脱离母报独立存在的,如《燕赵都市报》的《冀东版》和《都市时讯》;一部分是采编相对独立,但没有独立刊号、依附主报一起发行的,如《楚天都市报》的四个地方版。  相似文献   

19.
过程比结果更值得玩味──读《华西都市报》一组连续报道的遐想罗纲过去一年中,新闻界有一个喜人的动向,就是:缺乏时间、地点、真实人物等新闻要素的“透视”、“面面观”等大块文章少了,读者关心的热点问题的连续报道多了。《华西都市报》有关《陈道蓉之死》的连续报...  相似文献   

20.
主流媒体是当下传媒业一个出现频度最高的词。各级党报、省级电台、电视台自然是当仁不让地提出做城市主流媒体。都市报、晚报也提出了办城市主流媒体。如《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等一批在都市报中颇有影响的新兴都市类报纸也在近期提出了创建主流媒体的主张。这一方面说明,当下报纸同质化竞争激烈,人们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投向了高端市场;另一方面,在完成初步积累以后,更多有着远大志向的新闻人开始了对高品质产品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