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情感剧中涌现出大量新型的女性形象。她们事业成功,经济独立,对爱情和家庭有着鲜明的要求和判断。但这些女性的坚强勇敢、独立自主往往是暂时的。在关键时刻,女性总不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不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事业成功或家庭幸福。而另一类事业或家庭成功的"女强人",只是性别为女性的"男性形象"。她们展现的是男性标准。这两类女性人物实质上展现出一种"伪女性意识"。即:女性表面上拥有自我意识,实质上处处依附于男性、从属于男性、以男性为标准。  相似文献   

2.
影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以女性为叙述主体,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文化处境和心理情感,但依然充斥着男权话语,并没有体现完整意义的女性意识。文章通过分析主人公——姨妈叶如棠在情感把握和生存归宿中的抉择作了充分说明。  相似文献   

3.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无论是当时的社会现实还是文学作品中,男性一直处于中心和主宰地位:“男人在女人心目中的地位犹如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一样,是绝对权威的象征——女人必须崇拜、服从和依附于男人。男人的主导地位不仅体现在当时的经济、政治和所有意识形态领域,尤其根深蒂固地渗透于男性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就以狄更斯、劳伦斯等男作家的创作而论,他们的作品无一不是以男主人公唱主角,小说的情节都是以男性为中心铺展开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11年12月上半月版和2012年12月下半月版的《知音》与《家庭》为样本,采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封面、标题、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解读,认为提升编辑自身女性意识水平,从而带动整个期刊的阅读层次和社会作用,当是未来女性纪实性情感期刊发展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5.
6.
王安忆是一位有很强的女性主体意识的作家,在《长恨歌》中,其女性主体意识主要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状态下女主人公王琦瑶的行为心理描绘来实现的。王琦瑶虽然有缺陷,但有明确的"人"的意识和"女人"的意识。少女时代的她对未来满怀梦想,努力改变自己低下的生活处境,追求美好生活;经历了巨大的人生磨难后仍然能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来对待生活,追求幸福的爱情,母性意识得到一次次的突显和张扬。  相似文献   

7.
尹文灵 《新闻爱好者》2011,(16):122-123
王安忆是一位有很强的女性主体意识的作家,在《长恨歌》中,其女性主体意识主要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状态下女主人公王琦瑶的行为心理描绘来实现的。王琦瑶虽然有缺陷,但有明确的"人"的意识和"女人"的意识。少女时代的她对未来满怀梦想,努力改变自己低下的生活处境,追求美好生活;经历了巨大的人生磨难后仍然能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来对待生活,追求幸福的爱情,母性意识得到一次次的突显和张扬。  相似文献   

8.
韩秋婷 《声屏世界》2021,(13):50-51
导演关锦鹏在影片《阮玲玉》中将镜头对准了20世纪30年代的明星阮玲玉,用极具个人色彩的镜头语言和叙事方式在现实与虚拟中来回切换.文章分析了该片的主题内涵、结构及视听语言,通过对片中人物进行剖析,展示了该片中反映的近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男权、父系社会的对抗以及女性的自救.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华语电影女导演李玉擅长以独特的创作眼光洞悉女性自我,关注女性题材,其系列作品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和强烈的个人风格烙印,影片《二次曝光》在炫目的商业包装下,实质上依旧包裹着李玉温情硬朗的女性主义情感内核,是对女性自我价值建构和意识表达这一主题的延续抒写。  相似文献   

10.
杨继耘 《视听》2021,(7):104-105
当代女性成长题材的电视剧讲述了女性在爱情、婚姻、家庭、事业等方面经历种种挫折,突破重重困境,寻求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努力成就自我的感人故事,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女性多元化的价值观和多维度的人生.其中所蕴含的女性意识主要体现在:表现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独立意识,表现女性从寻求经济独立到人格独立过程中的不懈努力,构建以女性自我为...  相似文献   

11.
纵观当今银幕荧屏,“基情”成为一种噱头,“卖腐”成为一种风潮。友谊之上,恋人未满,这种亲密而微妙的关系,在男人之中被称为“好基友”。他们是兄弟、哥们儿、死党、闺蜜,也是一辈子不离不弃的好朋友。在思想愈加开放的今天,荧屏上也不乏基腐潮流。人们在对“腐”文化消费的过程中,是对传统文化的打破还是沿袭?笔者将以热播剧《古剑奇谭》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她经济"的发展,女性在综艺市场上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女性综艺势头迅猛。虽然她综艺以女性为主要受众,但是在综艺节目中的女性形象还是没有摆脱男权社会下对女性的期待,女性的出场呈现定型化。在她综艺中当女性表达自由思想时,会产生话语介入的矛盾。一方面女性想颠覆以往男权社会男性对女性形象的期待,一方面又在迎合男性期待的女性形象,产生了一种矛盾的心理。在本文中,笔者以芒果tv的《我家那闺女》为例,来分析现在的她综艺中出现的同质化现象,并根据这种现象提出自己的些许见解。  相似文献   

13.
王佳茵 《视听》2021,(2):98-99
近年来,印度电影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出现了许多关于女性题材的影片,这与印度社会女性地位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摔跤吧!爸爸》就是以体育片的形式塑造新的女性形象,用女性的身体和力量来折射女性意识的觉醒,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绿桐 《声屏世界》2021,(11):49-50
《山海情》是一部更多以男性形象为主的扶贫群像剧,在扶贫工作中,男性本身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发展机会,女性大多是被动与无奈的,但是其中塑造的李水花、白麦苗等女性角色却体现出了当代中国女性的坚韧、聪慧能干的形象.文章试图从《山海情》中对女性的内在表征、外在表征以及扶贫剧中女性的叙事功能角度,来探讨女性在扶贫剧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5.
李颖 《出版广角》2013,(4):82-83
"疯女人"在自己充满悲剧的一生中,有着对自己命运的思索和认识,渴望真挚的爱情,希望拥有幸福的人生,处处显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张爱玲笔下的"疯女人"形象,充满欲望和苦闷,充满叛逆和抗争精神,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留下极制化的"疯女"典型。从《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到《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再到《十八春》中的顾曼璐等,她们都表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失常,特别是曹七巧,她所展现的"疯女人"典型在文  相似文献   

16.
熊程  柳志鹏 《新闻世界》2013,(6):272-273
女性主义运动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演进,从最初的争取女性参与政治权利到实现男女完全平等,女性主义者始终孜孜不倦的开展着对男权统治社会的批判。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历来受到女性主义者的关注,而影片中女性刻板形象的塑造更是引起女性主义者的不满。笔者通过分析2012年贺岁档电影发现:影片塑造女性形象的刻板化,电影对于男性视觉愉悦的满足以及电影中男权意识的垄断依然存在。由此,笔者呼吁电影从业者调整固有思维模式,放弃将女性视为消费品的错误观念,尊重女性,从而在影视作品中更加真实的建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7.
广告形象体现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容。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杂志,走在大街小巷,几乎在人们活动的一切领域,广告无所不在地冲击着人们的视听,左右着人们的生活。在商品消费时代,广告对民众的导向的作用之大无法估量。这种作用有正面也有负面,有对有错,不可一概而论。如果从性别角色来看,广告对女性的导向,具有明显的男性意图,明确地将男性审视中的理想女性标准作为社会标准,来引导女性自我认知倾向。规范校正女性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8.
陈海燕 《东南传播》2020,(10):132-133
本文以热播电视剧《正阳门下小女人》《姥姥的饺子馆》为例,深入解析改革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从大变革时代对女性命运的改变、观念的重塑、精神的蜕变,以及情感世界的特殊体验入手,深入阐述"新时代新女性"形象的成因、特质和所具有的深刻意义,为新时代女性题材电视剧创作提供可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9.
王婷 《新闻世界》2014,(9):153-154
尽管相对于民国之前的中国社会而言,女性的自主权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报刊广告中有着不少的现代女性形象,但是整个社会中最认可的女人的职位是家庭妇女。广告对男女性形象表达方式不同,对男女性价值的认同不对等,都是男权意识在报刊广告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邵丽在小说《木兰的城》中,展开了一幅众生驻足"城"之相。他们围绕"城"呓语着对"城"的迷恋。木兰即是迷恋者之一,她不仅是一群农民的代表,表征着传统,同时又作为女性,展现在女作者的女性视野聚焦之下,这使其更具透视转型时期女性意识的价值。在这群游走于"城"的农民中,有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