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近年来引发诸多关注,掀起新一轮收视热潮。本文就此类电视节目的作用、要求及形态表现,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为此类节目的发展创新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肖俊 《东南传播》2014,(2):91-94
情感调解节目既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司法形态,也是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独特的电视形态,这种以电视介入的方式来帮助民众解决现实情感困惑和矛盾的节目类型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效果,起到良性的社会调解作用,但也遭遇了题材选择边缘化、内容呈现表层化、风格悲苦低俗化等方面的创作困境,必须加以改进。本文认为,可以从调整创作理念、改良节目内容和形式、提升调解人的素质、加强行业监管等方面去寻求突破,并最终引导观众去追求积极健康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打开电视,如今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火爆荧屏:东方卫视的《幸福魔方》、江苏卫视的《人间》、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在民生新闻和娱乐选秀节目之后,情感类节目成为又一个荧屏宠儿。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自从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初现荧屏,经历了从关注名人到关注普通百姓,从单纯倾诉型向寻求帮助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何威 《声屏世界》2017,(4):27-29
2016年初,东方卫视推出社交服务类节目《四大名助》.开播仅半年,就凭借CSM524+0.791%的高收视率和3.11%的市场占有率成为省级卫视晚间节目收视之冠.不仅在众多模式雷同的调解类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而且让老旧的调解类电视节目焕发了新的光彩.本文通过对《四大名助》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的研究,试图找到在新的传播环境下,调解类电视节目的突围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5.
廖祺澍 《视听》2016,(6):6-7
当各大卫视为在如火如荼的真人秀竞赛中占领高地而绞尽脑汁时,东方卫视《四大名助》于2016年初开播。作为一档社交服务类节目——更准确说是一档调解类谈话节目,《四大名助》开播当日就创下了CSM35城1.02%的高收视率,位居同时段收视率与市场份额第一名,更创下了东方卫视新节目开播的历史最好成绩。本文从节目名称、谈话环境、调解主题、调解过程、调解结果五方面浅析《四大名助》获得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转型期图书馆理念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的主要载体之一,在当今的社会转型期急需理念创新.本文基于诸多学者的研究,回顾了社会转型的基本含义及其发展,并针对当今社会转型期,我国图书馆在图书馆自由、服务及管理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创新理念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露露 《档案学研究》2019,33(2):99-103
档案类电视节目可以分为文献纪录类、历史揭秘类、调查访谈类和文化情感类四类,而《见字如面》《朗读者》等文化情感类电视节目的热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文化意识和时代情感需求的转变。除了基本的记忆建构功能外,还可将档案类电视节目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记忆表征体系,从集体和个体层面进行公众情感价值的社会再生产建构,而这一建构过程具体表现为档案内容源的选择、档案节目场景的营造和公众参与体验的情感再生产。  相似文献   

8.
张洁 《新闻世界》2012,(1):58-59
调解类电视节目以其真实、可信,恰到好处的“秀”出节目冲突,普及法律知识、弘扬社会正义;全方位与受众互动等众多特点为真人秀的本土化发展开拓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牌调解》《幸福魔方》《8090》等众多情感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民生调解类电视节目已经成为各家卫视的主流民生电视节目类别。宁波广电集团社会生活频道的调解类电视节目《娘舅大石头》自开播以来,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态度,报道百姓生活、化解家庭矛盾、调解邻里纠纷,向公众传递着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正能量”。但从电视节目制作的角度看,我们还要关注这类“正能量”栏目是否可以长期生存,也就是它是否可以产生优质电视节目的其他效益,如收视率、经济价值等,也就是市场价值。只有当社会从道德上评判它是一个好节目,同时制作方又从市场的角度评判它是一个好看的节目,它才能得以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0.
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发展现状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是以情感故事、调解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是一种纪实性电视节目。高鑫在《电视纪实作品创作》一书中指出,这种电视节目"运用自然朴实的方法,真实的报道社会生活和人文现象,注重采访拍摄的方式,保持形声一体化的表形结构,记录具有原生形态的生活内容。通过对生活情状、文化现象或历史事实的记录,揭示生活本身具有的内涵和意蕴"。  相似文献   

11.
电视节目是文化传播与建设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电视节目的创新事关民族文化的创新。广电总局一系列"限令"加速了中国电视节目的创新步伐。本文主要以湖南卫视的《变形计》为例分析,电视节目制作应对"限令"下的转型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姚楠 《记者摇篮》2004,(8):49-49
当今社会。情感诉求这一原本属于心理学范畴的术语,越来越渗透到了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情感诉求已经变成了一种时尚的代名词.成为了人们口中呼之欲出的流行词汇。人们在生活中似乎感到无时无刻不被情感诉求包围着,情感诉求无处不在。于是情感诉求也就成了电视节目制作所要追逐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李莎 《新闻通讯》2013,(12):34-35
私人化、非公开性是隐私的显著特征。然而在当下,隐私话语尤其是普通人的隐私借由大众媒介得以公开表达,并且这种表达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隐私话语不但构成了节目的主体,并且引发了受众对其进一步的“消费”,这在情感调解类拦目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试图以天津卫视《爱情保卫战》为例,对普通人的“隐私消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深层探析。  相似文献   

14.
普通社会大众的情感表达是多样的,喜怒哀乐是人们的表达途径。但受公众关注程度非常高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对情感的把握有一定的特殊性。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的情感表达,总的来说应该具有以下四个特征:真诚、热情、亲切、幽默。  相似文献   

15.
调解类节目是继民生新闻之后,兴起的电视节目类型,节目增设心理学家、法律专家及媒体人等各领域的专家,援助当事人化解家庭、情感等矛盾,在当今社会具有深刻意义,笔者在对节目概况进行介绍之后,将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方面对此类节目的意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陈丹铮 《东南传播》2022,(10):136-138
人民调解是我国人民独创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颁布,基于此全国应运而生众多调解类电视节目,因内容鲜活生动,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受到喜爱。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如何发挥《民法典》在节目制作中的指导性作用,发挥调解类电视节目成本低、方式活、机动性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用,助力法治宣传,为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添砖加瓦,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电视调解节目的出现不仅满足了当前民众希望通过大众传媒表达自身情感诉求的要求,也令电视的社会责任得到重视。电视的职能从最初的信息传播迅速转变为积极的参与其中并解决问题,是消费文化下的必然产物。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国的电视调解节目的现状,讨论其存在的意义与应具有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论情感类电视节目的精神价值与媒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类电视节目是指以谈话、记录和事件重构等多种手法表现、展示和关注人类情感的节目。①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情感类电视节目已经走过了多个阶段,在其节目模式上大致可以分为婚恋交友类情感节目、谈话讨论类情感节目、故事演绎类情感  相似文献   

19.
谭颖琳 《声屏世界》2011,(11):14-15
作为情感类节目的一种。情感调解类节目具有一定的功能性.是该类节目一个重要的新的走向。情感调解类节目集可视性、教育性于一体.突显了电视媒体所具有的知识性、社会性、服务性特征。江西卫视《金牌调解》栏目为情感调解类节目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范式.其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已经初步得到观众市场的认可。情感调解类节目如何走得更远,走得更好.以下两篇文章或许能提供答案。  相似文献   

20.
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近年来成为电视荧屏上的新宠,笔者所在的《家有好大事》节目依托电视公益调解力量,满足收视心理、回应社会关切,成为安徽电视界的王牌收视节目。本文从节目的叙事框架、观众的收视心理、故事化的讲述方式、个性化传播符号等要素对节目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