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进一步促进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是加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推动高校教育教学和全面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的举措.实践证明:课题制是推动大学生学习科学理论的有效新路径.课题制对当前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推进学生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课题制应该长期坚持下去,应该坚持“三个原则”和“五个结合”,并发挥高校各相关部门的合力,从而使课题制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努力找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大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成长和成才作为当代大学生最强烈的需求点,理应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落脚点,以此作为结合点,正是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准确把握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需求和规律,将有力调动大学生学习、认同和践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3.
谈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已作为紧迫而重要的问题提上教育工作的议事日程。在当前情况下,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内容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教育哲学修养对于当代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与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伟大成果,是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领导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当代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教育,就是为了改造他们的…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举措,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这一工作的主渠道。“05方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体系的设置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服务的目的十分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就应该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的世界观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观人人都有.它是人精神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当代大学生中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世界观问题的根本反映。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藿构当代大学生科学世界观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主渠道和重要阵地。世界观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马克思主义人生观。  相似文献   

6.
高校党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阵地.办好党校培训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关键,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高校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切实提高党校培训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石松 《襄樊学院学报》2009,30(7):10-13,35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面和重要任务,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应该紧紧把握住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加强和完善高校党团组织和社团组织建设、加强互联网的建设和管理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推动大学生努力学习并积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当代大学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途径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组织途径、活动途径和课程途径。当代大学生要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践行者,必须做先进生产力的有力推动者,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楷模,做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9.
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一项重要改革,是改革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探索。作为高校的“两课”教师.更应该探索如何在“两课”教学改革中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迫切性 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当代大学生受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之甚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任务。高校凭借雄厚的师职资源业已成为有效实现这一任务的主阵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推进高校马克主义大众化的最主要载体。分析并深入理解大学生理论学习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明确在大学生理论学习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探索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角下加强大学生理论学习的途径,是在实践操作层面上有效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关于学习《六个“为什么”》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把《六个“为什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辅助材料,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提高认识,当代大学生学习《六个“为什么”》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精心设计,把《六个“为什么”》所涉及的内容自然地、巧妙地融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有关章节;加强科研,把六个“为什么”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去。  相似文献   

12.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当代大学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多年来,黑龙江大学高度重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当代大学生成长进步的重要内容,以第一课堂为主渠道,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深化第二课堂的理论学习。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深入学习和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3.
十六届四中全会全面、科学、系统地总结了新时期我们党科学的执政思想和理念,这是对马克思主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执政党的实践相结合的一个理论创新。从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的视野角度来探讨科学执政理论对马克思哲学现实化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将对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实质、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指导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四个如何认识”的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新时期社会主义面临的新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高校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领域,是反对和平演变的前沿阵地,为此必须要掀起一个开展“四个如何认识”的学习讨论活动,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学习讨论的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方法是科学辨证思维,根本是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这一重要论断,对于创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思路和方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这也深刻启迪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高校德育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6.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和集中体现,也是国家振兴的客观要求和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研究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方法对于提高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方法主要有: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法;结合历史学习法;系统学习法;比较学习法;结合“两课”课堂学习法。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明确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即没有一个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因此,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它既是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又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春华 《高教研究》2005,21(4):58-60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者不客忽视的消极影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培养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理论指南。我们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培养大学生具有正确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李蓉研 《教书育人》2012,(36):28-29
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使然。自十七大以来,我国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意义、路径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但如何具体实施,仍待进一步探讨。本文拟围绕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展开讨论。一在高校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1在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要求,也是占领最有效的推广阵地的要求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舆论阵地被命名为《新青年》,陈独秀在开卷语中慷慨陈词:"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地位显而易见。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的未来,只有使今天亿万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