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牌的创立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商誉积累过程,打造一个新的品牌应从名牌的初创、名牌的保持、名牌的保护等方面有序展开。  相似文献   

2.
李梅 《电大理工》2000,(2):38-38,41
企业的竞争是文化和智慧的竞争,名牌企业的胜利是企业文化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本通过对我国我牌现状的分析,阐明我国现阶段名牌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并对其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如何改变我国名牌的严峻形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海尔、杉杉、新飞等集团创造名牌的成功经验为例,探讨了企业名牌管理的有关问题,提出了一些搞好企业名牌管理的较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市场竞争,关键是产品质量和服务的竞争。市场呼唤名牌,企业呼唤名牌,如何创造名牌则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首要问题。科技是创名牌之本、之源、这基础。保名牌是创名牌的继续和深化,要保护企业来之不易的名牌,只有依法注册、登记、维护名牌的合法权益,打击假冒伪劣和侵犯商标行为,又继续开发技术革新,加大技改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不断推出系列新名牌,才能真正保护名牌、光大名牌。  相似文献   

6.
企业要创名牌,首先应该具有名牌意识。本文从商标、质量、形象、文化、个性、服务六个方面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企业的名牌意识问题。  相似文献   

7.
名牌是企业竞争的有力武器,是衡量企业强弱的标志,更是企业形象的代表,制止不法商者的“名牌克隆”现象,成了当今一大难题,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名牌的呼唤     
  相似文献   

9.
名牌经营者必须遵循稳步、快速、系统性、低投入及高效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根据名牌的定位理念,在不同扩张阶段和环境条件下,选择理想的扩张战略组合,并在实施过程中正确把握其运作关键。  相似文献   

10.
黄皓 《宜春师专学报》1997,(1):46-48,56
本文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名片意识内涵,认为名牌意识包含质量竞争意识,忧患意识,人才群体意识,商标意识先进8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名牌意识内涵,认为名牌意识包含质量竞争意识,忧患意识,人才群体意识,商标意识等8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名牌经营者必须遵循稳步、快速、系统性、低投人及高效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根据名牌的定位理念,在不同扩张阶段和环境条件下,选择理想的扩张战略组合,并在实施过程中正确把握其运作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加入WTO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面对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新竞争格局的形成,中国名牌国际化已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企业今后应立足实际,迎接挑战;努力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实施全球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走企业的全球化之路。  相似文献   

14.
名牌经济是市场经济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技术和传播是形成和维系名牌的两个重要因素,具有核心作用,因而必须受到法律的保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利制度和商标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法律资源。专利制度保障了名牌在一定时期内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独特性,使其有别于其他企业的同类产品,为形成和保持名牌打下坚实的基础;商标制度可以对名牌的传播起到防止假冒和反假冒的强制约束作用,并以此维护该名牌与消费之间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15.
名牌是企业和产品信誉,质量,服务,效益等的综合载体。名牌产生市场,名牌就是财富,名牌能在竞争中获胜。创名牌应视质量为生命;应适合国情开拓大众化市场,要以创新应求新,重视高科技文化含金量,并给产品以好的名称和美的设计,同时结合广告,加强宣传。  相似文献   

16.
17.
文章阐述了实施名牌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名牌的内核和基石是质量,要有效地实施名牌战略,还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名牌是企业在市场经营中的竞争砝码,创名牌是企业在新时期创新优势的关键.设计具有高文化含量,能暗示产品功能,简洁明快、独特、新颖、响亮、高气魄的商标是企业创名牌的大前提;商标及时注册是创名牌的法律保障;树立全员全方位质量意识,保证产品包装、规格、品种、经营环境不断创新,服务质量创优,科技当家是创名牌的核心;巧用传播媒介,树立美好形象是创名牌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商品出现了颇具规模的买方市场,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更多地注重商品的品牌,目前,越来越多的跨思公司携其名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国货面临严重的挑战,因此,建造自己的名牌不仅是企业的经营活动,也是发展民放工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教育产业作为一种事业性产业 ,其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来自于对投资主体单一化及办学机制僵化的根本性突破。在私立教育和公办学校由于其自身的缺陷而无法独力突破瓶颈限制的条件下 ,实现大型企业与名牌高校之间的密切结合或合作将是促进教育产业发展的一个良好切入点。本文拟就这种结合的前提、可行性、类型以及相关的保障机制等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