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又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备课时在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操练巩固等教学环节的同时,也必须抓好课前预习。一、要区分明确预习中的各类差异1.因要求而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三年级开始学习预习课文。目前,很多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把预习活动提前到二年级开始,二、三年级学生预习  相似文献   

2.
预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教师立足新课标提出的预习要求,指导学生按照正确步骤进行预习,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学生没有掌握预习方法的问题,原因是教师没有选择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预习环节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潜能,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的预习方法,按照正确的步骤做好课前预习,为课堂学习做足准备。  相似文献   

3.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学生的预习不应放任由其完成,特别是在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预习方法时,教师指导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现教者就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船长》预习指导及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预习。  相似文献   

4.
预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意义。但是,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准确认识预习的重 要意义,此种错误的观点导致学生完全忽视了课堂预习,在曰 常学习过程中没有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导致其语文学习效果 不佳。基于此’本文首先就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预 习习惯的必要性进行简单分析,而后提出了几点农村小学语文 教学中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有效策略,望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 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三年级学生应怎样预习课文广东密国生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从三年级开始学习预习课文,其具体内容为:“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详见《大纲》)。广大农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如何掌握一套行之有的预习课...  相似文献   

6.
薛丽施 《现代教学》2013,(10):63-63
有良好预习习惯的学生往往能较快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成绩也往往好于那些没有预习习惯的学生。因此,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非常有必要。教师作为教学的主要设计者,应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常查字典英语字典是学生学英语最好的朋友,是无声的教师。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利用字典查生词,把单词的音标和词义标注在课本上。《牛津英语》中Look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比较差,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很多学生无法跟上语文教学进度,针对以上问题,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开展预习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预习习惯,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节省更多的课堂时间,把时间用在探究难点、重点问题上,同时也能够为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笔者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语文教育活动中较为关注小学生的习惯养成,本文主要是针对农村小学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展开分析,希望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曹忠远 《黑河教育》2014,(10):47-48
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要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预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预习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但是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进而提高语文实践能力。一、激发动机,培养预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年龄小,学习情绪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说过,“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非教他们预习不可”。使用江西教育社编的《小学语文预习》一年多,我们感到预习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自学习惯,尤其是一些概括总结性的题目和辨析题。但是,这类题目思考涵盖面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着意指导。或化大为小,分散难点;或逐层剥笋,引导思维,教给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下面,列举四则教学实例,以说明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有了良好的预习习惯,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占有主体地位,做好预习设计工作不是为了方便教师的教,而是为了方便学生的学。笔者在本文中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小学语文预习作业的精巧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尽可能多地让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预习方法恰是发展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自学习惯的开端。学生的学习过程要经过感知——认识——深化三个基本环节。预习是感知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通过预习为认  相似文献   

12.
指导学生预习是搞好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阅读课文,教师只要指导学生怎样阅读,不必费很多时间去讲……要逐步养成自学习惯.按照各年级的教学要求,要着重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预习工作抓好了,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探求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目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不少人只强调课外预习,而且主要是预习生字(当然这种预习是必要的),或读课文.我认为这样的预习方法存在着一些弊病.  相似文献   

13.
应该说,无论什么学科的教学,学生的预习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经过小学阶段教师的着力培养,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预习习惯。但是这种习惯的水平怎么样,是我们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搞清楚的。  相似文献   

14.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预习作为阅读教学中的关键性步骤,对构建高效课堂必不可少。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积极实施预习策略,能很大程度上推进课堂教学活动。要抓好学生的阅读预习,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情境创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合理的评价,以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文章基于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预习策略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学生的预习不应放任由其完成,特别是在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预习方法时,教师指导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现教者就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船长>预习指导及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预习.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预习指导》是根据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编写的,供中、高年级学生预习使用。目的在于加强教学中的预习指导,使预习工作正常化、规范化,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和预习的良好习惯。为了便于教师指导学生用好这份《预习指导》,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分清预习与练习的不同之处,引起学生探索兴趣 预习,是学生预先自学教师尚未讲授的新课内容。它与课后巩固性的练习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学生运用旧知自学新知的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学能力较差,这种探索有一定的限度,因此指导学生预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按照预习要求自学课文,一方面又不要把预习当作练习,硬性规定学生完成。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对学生确已搞懂的问题,可以免去。这样,学生对预习内容有选择的余地,更有利于他们把精力用在抓预习的主要问题、主要矛盾上,引起他们探索的兴趣,使旧知与新知产生迁移,起到培养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菊 《知识文库》2023,(12):30-32
<正>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开展高效的预习活动。预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能够促使学生做好学习的准备,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实施有效的预习活动。而在预习方面,为学生设计预习单是非常有效的一项策略。预习学习单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预习活动,避免学生的预习流于形式。因此,本文也从多个方面出发,对于小学语文预习学习单的使用策略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参考。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凡事预则立,  相似文献   

18.
预习,是一种学习方法,指学生在上课前进行的独立自学和合作自学,是学生在教师上课前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的一种探索性的自主学习活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已被证明是一种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应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研究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策略,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做好课前预习。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教师必须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养成科学有效的预习习惯。那么,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实效性呢?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现状(一)对预习不够重视有些教师自身不重视学生的预习,布置预习时过于简化,形同虚设。一些学生不重视预习,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  相似文献   

20.
洪海鹰 《甘肃教育》2014,(22):46-46
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长期、持续地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分年级、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教给学生适宜的预习方法,在小学一至六年级通过以下途径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一、读一读,养成天天读书的好习惯读就是朗读课文。"眼过三遍,不如口过一遍"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很有帮助,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教其预习的方法,安排学生每天朗读三遍课文,第一遍重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