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气功,大家都见过不少吧,什么"胸口碎大石""腹部顶钢叉""铁头功""手掌劈砖块"……各式各样的气功让人眼花缭乱。瞧,这回咱们的作文游乐场里也要掀起一阵气功热,大家一起来学"气  相似文献   

2.
叶冰琦 《新作文》2014,(1):28-28
给我们上作文课的史老师就像一只“猴子”。别问我为什么,看完你自己就会明白的。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节三年级的作文课。贾志敏老师站在讲台上,他身材挺拔,举止端庄,目光慈祥。  相似文献   

4.
习作要求: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总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偶然见上一面,他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也会留在心中挥之不去。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这样一个人,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偶然见到的陌生人。写的时候,试着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出他的某一特点。写完以后,同学之间互相评一评,改一改,让人物特点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5.
这学期,妈妈建议我利用业余时间,去听听上海地区一位很有名气的语文老师开讲的作文课。尽管我同意啦,但心想,上这样的课我会打瞌睡吗?  相似文献   

6.
薛洁玉 《辅导员》2011,(2):48-49
今天,上文学活动课时,陶老师神秘地对我们说:"我有一种特异功能——用耳朵‘隔物找物’。""不会吧!""特异功能?"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陶老师望着我们怀疑的目光,笑眯眯  相似文献   

7.
何霞云老师从县城来到大青山深处的一所乡村中学教初二语文,她所带的班级原来有三十二个学生,但她走进教室时却只剩下八个了。何霞云决定动员那些逃学的孩子重新走进学堂。孩子们的父母都摇头说,山里人穷,孩子们不愿意上学,情愿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补贴家用。  相似文献   

8.
春华 《初中生学习》2011,(10):16-17
何霞云老师来到大青山深处这所乡村中学教语文,班上原来有32个学生,何霞云走进教室时只剩下了8个。何霞云决定动员那些辍学的孩子重新走进学堂。  相似文献   

9.
李慧 《考试周刊》2011,(34):41-42
把气功中的一些方法运用到钢琴演奏中,不仅能使演奏者把一部好的作品演奏得气韵流畅,激情澎湃,而且能使演奏者在演奏时表现出更强烈的艺术魅力。可见,钢琴演奏与气功的运动密不可分。本文对如何把气功学运用到钢琴演奏艺术中这一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11.
《小学生》2006,(12):8-8
“古远含一票。” 怎么会是他?班里许多人都感到意外。就连老师也以为自己念错了。周洋想:“会不会是那个奇怪的赵原原投的?”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12期“教材研讨”栏目中刊登了何登峰老师《“乞之”还是“丐之”——(伤仲永)质疑》的文章,文中的一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现将一孔之见写出,以期和何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13.
唐芳生 《广西教育》2012,(36):66-66
开学第二天上作文课的时候,我就让孩子们以“我的老师”为话题写文章。天气有些阴沉,不一会下起了小雨。看着孩子们都在回忆和想念着自己的老师,我也禁不住想起自己求学时代的几位老师了。刘小芳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小学低年级时,她教了我三年的语文课。她那时三十多岁的样子,短发,很是亲切和蔼。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件事:一天傍晚,她和教我们数学的蒋老师到我们家家访,当时我出去玩了,不在家。当我跑回来,猛然看到刘老师和蒋老师坐在沙发上和爸爸妈妈谈话,我很激动,也很紧张。刘老师一边把我揽在怀里,一边对我的爸爸妈妈说我是个好孩子,很听话。我当时就有种很自豪的感觉。还有一次,学校里开运动会,全校学生都要按班级排队入场。刘老师把我们班排成四路纵队,我个子矮,就排在最前边。那时没有统一的校服,我们都穿着白色的确良上衣和蓝色的布裤子,这在当时可算是我们最好的礼服了。刘老师看着服装有些单调,就从家里采了四朵碗口那么大的大丽花,把花别在我们第一排的四个同学的胸前。那鲜红的四朵花便成为运动会开幕式上的一道风景。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些事情仍然像昨天发生的一样清晰。吴老师是我的初中语文老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他是外县人,白净的脸,身材高瘦。他说话细声软语,总也发不起火来。这样,调皮的男生便有些肆无忌惮,常常搞些恶作剧。吴老师总是很耐心地跟他们谈话,但效果并不好。我们几个班干部有时恨不得让老师揍他们一顿,但吴老师从来没有。即使有时他生气到脸涨得通红,也不见他动那几个捣蛋鬼一个指头。“长大了就好了。”他总是这样替他们解围。毕业多年,我忙这忙那的,几乎没有和吴老师联系过。直到前年深秋的一天,偶尔遇到初中时的一个老同学,她说吴老师病了,生了很重的病,住在市里医院的特护病房。刹那间,我感到很内疚,于是想办法联系了所有能联系到的初中同学,约好一起去探望吴老师。  相似文献   

14.
一天放学后,丁丁和当当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一张纸条从空中飘了下来,上面写着:你们的数学老师在50000千米外的外星人“神秘洞窟”中,要想救回你们的数学老师,赶快来找我,哈哈哈!在纸条的反面还有几行小字:你们要是能帮我们解答下面这道难题,你们将会被“万倍音速器”直接送到“神秘洞窟”。题目:甲、乙两位渔夫在河边钓鱼,甲钓了5条,乙钓了3条。吃鱼时,来了一位客人和甲、乙分吃这些鱼。吃完鱼后,来客付了8角钱作为餐费。问:甲、乙两位渔夫各应得这8角钱中的几角?当当一看题目说“:这简单,由于三人平均分吃5+3=8(条)鱼,而来客付的8角钱是其…  相似文献   

15.
案例: 星期四作文课,我在班里搞了一个游戏活动——传毽子、表演活动。当宣布这个游戏活动时,教室里一片沸腾,然后有的学生大声喧哗说:“太好了!”有的学生小声嘀咕说:“老师这是怎么了?”有的学生以惊讶的眼神看着我……  相似文献   

16.
郑益民 《教育文汇》2011,(11):47-47
今年春天,我在青阳县蓉城第一小学听了一节何月英老师的课。何老师是省首届教坛新星、市学科带头人、蓉城一小校长。10年前,她到我们乡上课就广受赞誉。这些年,她不断学习积累,博采众长,精益求精,教学步人“更上一层楼”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作家三毛在她的《拾荒梦》中曾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在她小学时代的一次作文课上,老师布置了一篇有关将来做什么的作文。三毛在她的作文中写道:“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她认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地游走玩耍”,更重要的是“可以将一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当三毛奉老师之命念她的这篇作文时,还没等她念完,  相似文献   

18.
"你长大了干什么?" "我要当老师的老师。" "为什么要当老师的老师?" "我要给老师布置很多很多的作业,让他每天也做不完。" 这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和一个大人的对话。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今天的作文课上,我们就笑了个够,大家笑得真是千姿百态。牛老师先给我们出了个字谜:头上翠竹生,大上一撇真高兴。这可难不倒我们,我们脱口而出:是‘笑'!她笑着向我们竖起了大拇指。  相似文献   

20.
教师节到了,我回忆起一位让我一生难忘的国文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他把我引上了文学之路。那是我在河北通师附中读初中二年级时的1948年,开学之后一位风风火火的新老师,走进了我们的国文课堂。他向同学们问好之后,开场白便惊呆了所有的同学。他说中国文学界有"三峰",接着便在黑板上写下这"三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