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古船》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复仇意识落后性的揭示,结合了有关民族历史进程和国民性的思考。不论是同态复仇,扩大化残忍化的复仇,都是人类复仇意识发展历程中惨剧的重演。女性自杀的“有局限性”复仇,对恶势力是一种独特的有力控诉。以理智来约束复仇冲动的人物形象,填补了《原野》中所没有的一类正面人物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张炜的《古船》是一部展示家族主义精神由盛到衰的小说。他把家庭这一特殊社会群落引入历史现实,通过家庭主义精神在家族个体的体现,揭示出存在于民族心理中痼疾。张炜以家庭结构为《古船》的潜结构,通过家庭主义同洼狸镇生活的融合与悖谬,从而建构出新时期民族心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王光英  张广奎 《时代教育》2007,(6Z):145-145,149
张炜的《古船》展示了上个世纪中国人的苦难,而这种苦难从老隋家三兄妹隋抱朴、隋见素、隋含章的人物描写上更是表现地淋漓尽致,在这三个人物中隋抱朴又更具有代表性。本文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分析了隋抱朴追求超我和倍受压抑的力比多的人格结构及其心理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5.
张炜小说《外省书》和《古船》中塑造了有独特的生命内涵和文化内涵的老人形象。张炜小说深切地阐释和深情地关注着老人的暮年情怀及其生命精神载体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文学殿堂里,张炜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作家,构筑了上千万的文字大厦,《古船》更是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通过对小说主人公思想层面多元共生性的分析,可以透视出张炜的生态审美观——儒家的道德自我完善与老庄的自由理想相共生,为解决时代精神生态危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探讨分析了张炜长篇小说《古船》中呈现出的民间文化形态,认为它主要包含三个层面,即以儒、道、阴阳、屈子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遗存,以家族观念、民间伦理道德、自由精神等文化心理与原始巫术、仪式等文化形式为代表的民间固有文化传统,以及以社会科学、都市文明、科技文化为代表的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8.
9.
斯坦贝克小说《愤怒的葡萄》在几个主要人物身上,体现了一种对人生的生存欲望,人类的相互依存、互助,生命的生生不息、坚忍不拔以及人类善良、仁爱精神的人性内涵,彰显了人道主义思想的光辉,从而人性在此得到了升华。  相似文献   

10.
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是一部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萧红在作品中寄予了浓郁的人本主义思想,她把关怀人的生命、健康、冷暖、甘苦放在了首位,她不加修饰地描写北方农民的恶劣生活环境和非人化的生存状态,寄予了切肤的同情。她哀其人们的麻木,亦乐其人们的觉醒,犹歌其人们的抗争。农民们在与自然、社会、同类敌人的斗争中,表现出了质朴的追求和善良的人性。  相似文献   

11.
欧洲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将人性作为理解人以及人的道德行为的根本原则。从人的理性出发,充分肯定人的地位、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倡言自由和幸福,是这一时期人的哲学理论的根本主张。通过倡导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最后走向自我,是这一时期人学理论发展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两个部分论述新时期文学的人道主义思潮。第一部分从人道主义思潮产生的过程及原因进行描述,第二部分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多种样式形态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洛丽塔》是纳博科夫在企图表现自己“原始幻觉”的欲望下所创造的白日梦或幻想小说。作在作品中力图去追寻人性中的某种状态或某个形象,并欲将其视为是自己的“我”,从而揭示了人性个体所具有的幻想性和异化性。小说以凸现个体生命为指归,对人类深不可测的灵魂和人性之谜作一次大胆而谨慎的探险,“至深呼唤至深”是它的话语动力,对生存,生命的追问是它的基本态势,“始于性而终于爱”是它的精神向度。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神话呈现出张扬个性、放纵原欲、肯定人的世俗生活和个体生命价值的特征,神具有人性,符合人性发展规律。神人拥有共同的本性,神人的遇合体现出神话系统具有体系性、开放性和自由独立性,反映了古希腊人高尚的精神追求和民主自由的艺术创造精神,符合席勒所强调的用精神的完满来实现人生存的意义,对现代人健全精神的提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马克思把自己历史观和世界观意义上的人道主义改造为伦理学和价值学意义上来看待,是西方思想中固有的传统并且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这种人道主义偏重于对历史的人性化理解和解释,而缺少对人本身价值要求的真正关注;把人道主义当作伦理和价值学方面的准则和要求来看待,并把其当作理解人道主义的出发点和全部内涵.则是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对西方历史观和世界观的人道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的小说在对人性的探索中 ,饱含着深深的悲凉情感 ,它通过人物形象的悲剧性 ,演绎人生 ,诠释人生 ;用“审丑”的眼光 ,审视人性的虚伪 ;通过对“无爱”婚姻的描写 ,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张爱玲小说中揭示出的 2 0世纪 4 0年代中国都市社会中被黄金光圈严重扭曲的、虚伪的人性 ,给人们以独特的心理感悟。  相似文献   

17.
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都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室内设计中的人文意趣的需求是人居环境中高层次的需求,它的实现就是通过物质设计的实现来表达非物资的内涵,即非物质设计的实现。室内设计中的人文意趣包括感觉形式、感觉背景、感觉组构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哲学人性论的本体论立场消解人性的具体复杂性,客体化立场否认人性的主体选择性,预成立场遮蔽人性发展过程,均质立场抑制人性的升华,对解决教育场域中的人性问题具有局限性.教育工作者应确立人性的教育学立场,即生命立场,复杂取向;主体立场,实践取向;生成立场,过程取向;价值立场,超越取向.从教育学立场看,人性是以先天的遗传和发育为基础,个体在生命成长历程中逐步生成、发展和完善的内在特性.它的形成和变化主要取决于个体在后天环境中的人生实践与自我选择,可能丰盈也可能枯槁,可能上升也可能堕落.教育对人性发展之可为与应为在于:尊重人性,顺势导引;化育人性,启发自觉;提升人性,引领超越.  相似文献   

19.
人道主义是新时期小说发展的一根主线。人和人的问题——人性、人的价值、人的异化、人道中的伦理道德——伴随着新时期小说的主要小说流派在演进中不断获得新的内涵,并且趋向丰富化、复杂化,甚至是扭曲化。对人和人道主义深化的过程及其特点的关注,目的在于探索人和人道主义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20.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其管理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乃至教育宗旨的实现。而目前的教学管理中确实存在着诸多弊端,严重影响了育人效果的达成。因此,本文从管理伦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教学管理应遵循人道主义的原则。并对如何落实这一原则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