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从1987年新酷爱上了就闻写作,至今已被全国十余家报刊电台聘请为特约通讯员和特约记者。从事新闻工作,有苦有甜。前段时间,我到一个偏僻的山村采访时,人还没坐稳,村民们便纷纷围拢来,反映了他们进山牧羊过河无桥、向外运输水果交通不便等问题,再三恳请我呼吁一下。我便以“山区农民盼望架桥修路”为题,写了一封代笔信,并很快见诸报端。另外我县一段时间兴起了养鸡热,农民在饲养中遇到的难题不少。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便和县电  相似文献   

2.
我热爱新闻写作。有一次,我回十二圩家中探亲,去供销社购食品。见墙上贴着一条增设防讯排涝通宵供应物资食品窗口的启事,觉得是一篇有价值的新闻。这时已是下午4点多钟了,我顾不上去买食品,拨腿朝邮电局跑去,赶写了一条消息,往《新华日报》社、省电台发稿,省电台当晚就在快讯节目采用了,第二天《新华日报》也采用  相似文献   

3.
新闻贵在“新”,因此要讲求时效性,否则就会变成“明日黄花”。随着通讯工具的日趋发展,许多报纸、电台开辟了“快讯”一类栏目。迅速地向报社、电台报告新闻,是通讯员、记者的重要职责,因此应尽可能使用现代通讯工具。目前,用来向报纸、电台报告新闻的最常用的工具有电话、电报、电传、传真等。它们各有短长。电话传递速度快,尤其在同一城市,费用也较便宜。但长途电话(如市郊、外省、外国)因实行计时制,费用昂贵,且易受线路质量、通话人方言障碍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连队新闻写作爱好者,回顾自己5年来的写稿历程,我感觉有苦有甜:从事新闻写作是苦的,苦心志,劳筋骨,默默无闻;从事新闻写作又是甜的,文章见报,飞鸿传来,喜气洋洋。  相似文献   

5.
15年广播电视记者生涯,我写过上千篇的稿件,采访、谋篇过程中,有苦有乐,有酸有甜,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大多都因"新闻"的兴奋而忘却,唯有三次刻骨铭心的采访仿佛就在昨天.  相似文献   

6.
“答对了,给我什么奖品?”电话里听众跟主持人讨着价。偏巧这个节目没有预备奖品,主持人显得有点尴尬,支吾着不知所言。公允地讲,这状况是我们电台自己“培养”出来的。您如果细听现在的广播,几乎所有的节目(除新闻外)都有奖品,点歌有奖品,回答问题有奖品,有时候打进电话来就有奖品。奖品从小纪念品到鲜花、餐券、舞票、美容优惠券等等,不一而足,而且随着广播新闻业的竞争,在奖品数量上也出现水涨船高趋势。  相似文献   

7.
我主持的《林雨一刻钟》是个谈话节目,每周日上午九点在山东经济电台播出.虽然不是黄金时间,但它在齐鲁大地及其周边地区,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听众群,经常有听众写信或电话索稿、要录音带.节目开办3年了,我为这个节目所写的文稿有近50万字.在听众的鼓励下,1995年底我将部分文稿对21字编成《小雨集》出版,同时发行了《小雨集》录音带。现《小雨集》已3次印刷近2万册,在济南几家大书店的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有名。有位很熟识的朋友打电话来问我:《小雨集》怎么会成为畅销书?我回答他说:这大概是我们生活中需要互相点拨吧.这脱…  相似文献   

8.
我调档案局工作十一年了,说句心里话,尽管与档案工作产生了感情,但也饱尝了其中酸与甜、苦与乐,概括地说有"三难、三苦、一乐观".  相似文献   

9.
商子雍 《今传媒》2004,(4):22-22
因某种机缘,和陕西电视台“今日点击”栏目的年轻朋友有了较多接触,观看他们制作的节目,倾听他们对采访过程中酸辣苦甜经历的诉说,未免让人百感交集。  相似文献   

10.
我上中学时就喜爱新闻写作,入伍后就开始了业余写稿的生涯。多年的业余写作,使我扩展了视野,丰富了头脑,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10年突,我先后在军内外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160多篇,这是我业余写稿的“甜”,当然,我也尝到了新闻写作的酸、苦、辣。所谓的“酸”,来自一些人“酸溜溜”的话。写稿见报少了,有人会说什么“你不是写作那块料地!”所谓“苦”,是指采访写作要占用业余时间,偶尔采访不深入,还会使稿件中人物、事件、数据有出入或失真,各种压力就会接覆而来。所谓“辣”,就是稿件写得太一般了,也…  相似文献   

11.
六月一日,我台在20点30分开办了《江苏快讯》节目。三个月来,听众反映较好,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什么要开办这个节目?快讯能不能做到快、短、新?稿源如何解决?我们进行了初步回顾。一进入八十年代,新闻界的中心议题就是新闻如何改革?包括怎样提高新闻的时效和改进新闻文风等问题。在这方面,中央台和一些兄弟台带了头,为我们做出了好的样子。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跟上新闻改革的潮流,我们在新闻改革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江苏快讯》的上马,就是我们尝试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的印象中,电台的现场直播也就意味着要用转播车架小微波来实现,而对于一个县级电台,要增添这些设备似乎不太可能。但随着通讯线路的发展及电台机房直播设备的增加,用电话线路进行现场直播已成为可能。记得我台第一次现场直播是好几年前的国庆节,文艺  相似文献   

13.
播热线电话在大中城市已很普及,但在县级台站开办热线,仍是稀奇事,为此,本文想就此谈一些个人见解。县级台站开办热线,也是可行的。因为:目前各县市都已开通程控电话。我县电话装机容量达20000门,其中50%在农村。全县已装电话6376部,县乡实现光缆传输,电话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县级广播也需要电话注入活力。开通热线电话,可以和电信局利益共享,又可活跃节目,一举两得。虽然省地台都有热线节目,但电话费用却又不是县级百姓所能承受的,而县台广播热线电话正好可以提供这种话费相对便宜的不见面…  相似文献   

14.
几年前,电视台曾放过一部叫《夜莺热线》的美国电视连续剧,男女主人公是两位电台节目主持人,他们在直播室里通过热线电话和听众娓娓交谈,引发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让人久久难于忘怀。终于,我们也盼来了自己的“夜莺”——中国大陆上广播电台直播的热线节目。1992年10月开播的上海东方台就有一个节目叫“夜莺热线”。不少电台也纷纷开设了自己的热线节目,郑州人民广播电台今年4月1日起,对节目内容和编播形式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其节目板块的90%开设有“热线”节目。热线节目成了当前电台节目中最具有特色和最有吸引力的声音。它像一条流淌在听众和电台之间的动人的星河。  相似文献   

15.
陈叶红 《视听界》2011,(5):75-78
广播的收听率调查已为多数电台接受并采用。在广告推介申,电台主要使用的是节目或时段的收听量、吸纳的听众人数等数据,再进一步会涉及到主要节目或时段的听众特征数据,如收听节目的听众是哪些人,以此来判断节目或时段的广告价值,吸引广告投放。广告主也主要根据节目或时段的听众收听量,来衡量节目或时段的广告价值,指导广告投放。  相似文献   

16.
电话心理咨询与电台夜间谈话节目的互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鹰  亚新 《新闻前哨》2011,(3):75-77
近年来,电话心理咨询以其方便快捷、自主安全、经济有效等特点,成为许多心理咨询工作室和电台夜间访谈节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比较了电话心理咨询和电台夜间热线访谈节目的异同,探讨了彼此的效果和优势所在等问题,以期为进一步改善电话心理咨询、尤其是电台夜间热线访谈节目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7.
浙江电台从1998年起实施专家评估考核节目制度,采用邀请广播界、新闻界和大学新闻系的专家学者听评节目的形式,来监督和评价节目,以此为依据,对采编播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实施三年来,总体效果是好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亟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主要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珠江经济广播电台于1986年12月15日开播,至今已有一年多了。这一年来,有20多家国内报刊、电台、电视台的记者前来采访、报道,他们对珠江台的办台指导思想、节目设置、播出方式、社会效果等情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本文介绍一下珠江台的基本情况,重点谈谈节目设计思想,以就教于各地同行。珠江电台是一个大众型、信息型、服务型、娱乐型的电台。它在节目设置、节目结构、播出形式、工作流程等方面作了总体的改革。它的节目有如下特点: 1.信息量大。珠江台以新闻和信息节目为骨架。每天19次信息节目,逢整点播出,全天播发信息  相似文献   

19.
环球视听     
香港市民热衷于电台的“时事响应”香港市民热衷于在电台的“时事响应”节目中表达意见;同时参与社会政策的官员、各级议员也都懂得善用电台节目来阐释自己的思想。香港报纸和电视记者,也经常到电台直播室发掘新闻,以至有些评论家认为,电台早晨的时事节目,已经为香港设下当天的议程。香港电台和商业电台早晨的时事节目是两台收听人数最多的节目。1991年获得香港政府发放的第二个商业广播执照的新城电台,也急起直追,积极筹划早晨的时事响应节目,争夺早晨的收听率。香港电台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运作程序与其他部门有类似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律师热线》是邯郸电台经济文艺广播一档公益性服务节目。开办六年来,接听咨询热线9000多条,回复听众700多封来信。那么,一档开办六年之久的“老”节目,为什么会受到听众如此欢迎呢?作为一直主持这个节目的主持人,我体会颇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