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媒体融合"是当前学界热烈探讨的一个课题,也是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的一个议题。而媒介环境学派是当今传播学的三大学派之一,因此从媒介环境学派的视角来考察媒体融合在当下来看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所以,笔者试图从媒介环境学派的视角考察我国新旧媒体融合的实质,并试图指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实质,即最终实现媒介与人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杨蕾 《传媒》2023,(3):58-59+61
近年来,“今日俄罗斯”在国际舆论场域的地位快速提升,成为传播俄罗斯国家形象、提升俄罗斯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媒介。这一成就的背后,既有着媒体融合转型战略下的技术革新,也有着媒介话语生产机制和叙事模式的变革。本文以俄罗斯主流官媒“今日俄罗斯”为例,探求其对媒介话语策略的运用和发展,总结“今日俄罗斯”媒介话语的策略经验,从而为其他主流媒体的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蒋琳 《新闻界》2014,(3):33-38
社会转型期政府参与式治理的管理模式的建立、媒介治理范式的全球传播以及媒介市场化的竞争和宽松的舆论环境为媒介参与治理提供了必要条件。兰考火灾事件中媒介通过深度报道的全息摄影、媒体议程和公众议程的联动促成政府议程、新闻评论的传媒吸纳三种实践路径积极地参与治理,体现了媒介话语力量的同时如何防止媒介权力的僭越是媒体人必须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随着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与人的关系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在此背景下的网络舆情呈现出信息接收过载、受众情感分裂、大众文化失焦的特征。身处媒介社会,正确处理网络舆情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命题。笔者将基于异化理论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并提出媒体、政府及受众个人的相关治理措施,以期正确对待人媒关系,建立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5.
解毒媒体 解读媒体——台湾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媒介素养教育在台湾被称为媒体素养教育或媒体识读教育。相比亚洲其它地区媒体教育,台湾的媒介教育无论在学术理论的建立、本土的教学经验、民间力量的整合、对国际媒介教育的促进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色与成就。台湾媒介素养教育自1990年开始萌芽,是为避免社会大众、特别是儿童受电视负面影响而发起的。台湾的学者认为大量的媒介化资讯已成为儿童青少年族群与一般民众资讯来源最重要的通道,但对于每天接触媒体资讯和流行文化,尤其是媒体中日益泛滥的暴力色情对整体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尚缺乏一套养成教育来培育公民的媒介素养与能力。在此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开始进入台湾公众的视野,民间团体、政府开始积极倡导媒介素养教育。“进入数字资讯时代的当务之急就是培养每个公民成为耳聪目明的收讯者,能对媒体深入了解,更积极‘解毒’与‘解读’媒体、‘接近使用’媒体,借由‘媒体素养教育’的‘新素养’培育过程,成为主动的媒体公民——有能力加入资讯生产、善用媒体并进行公共监督。”  相似文献   

6.
张茂伟 《今传媒》2011,(7):20-23
本文从媒介生态研究范式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政府媒介行为的调适问题,分析了新环境、新范式中重新审视政府媒介行为的必要性,以及媒介环境中政府与媒介间的整体关联互动现状,指出在寻求媒介生态平衡过程中,政府组织应该由试图对媒介的绝对控制转向追求一种较高的媒介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7.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生产、发布渠道、组织结构等方面展开融合,开放性与互动性成为今日媒介环境的重要特征,特别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被广泛运用以来,传统媒体与政府的"权威发布"被重新定义,政府官员的媒介形象屡屡成为网民的话题和关注点。随着媒介使用的主动性增强、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公众不仅局限于认识和评价官员形象,更存在对其进行消解和重构的可能,融媒体时代的政府官员形象建构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媒介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媒介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媒介竞争日趋激烈,媒介经营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市场营销中较为常用的手段——活动营销,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为媒体所借鉴,用以提升媒体的经营业绩和品牌形象的。如何将活动植入到广播电视平台,并延伸放大,以期创造社会效益、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成了许多媒体孜孜以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改变了人们的信息发布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参与方式,使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新媒体环境下各路媒体对政府的监督已经成为执政过程中的新常态。作为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媒介思维,提高新兴媒体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的普及带动了传播媒介形态和传播模式的转型,传统主流媒体与社会化媒体共存是新媒体传播时代的主要特点.技术支撑以及政府的非绝对控制使得媒介功能从传统被动型向主导型转变,并导致了媒介职责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双重异化.要避免媒介功能异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需要大幅提高公民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1.
丁淑娇 《新闻前哨》2012,(11):70-71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媒介生存环境的改变,地方政府与媒体的关系由过去的单一性变为双向互动。媒体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对于地方政府工作的意义不言而喻,本文通过分析来探讨媒体在地方政府媒介形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访难”是困扰记者的一个突出问题。公职人员对采访的拒斥态度是原因之一。它反映了部分政府公职人员媒介素养的缺失。这种缺失不利于构建政府和媒体间良性的互动关系,对双方的工作都是有百弊而无一利。政府公职人员应自觉加强媒介素养,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借助媒体的力量,引导舆论,澄清是非,凝心聚力,推动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2005年福特斯调查公司报告看美国媒介市场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积龙 《新闻界》2006,(1):97-99
对于媒介世界而言,任何一种重大媒介技术的发展都意味着相当大程度上媒介利益、媒介关系和媒介经营理念的重构和再造。美国媒体市场流变因其发展的先锋地位对全球媒介市场都有启示。2005年对美国媒体来说是纵横捭阖、博弈与消长共生的一年。2005年7至8月间,美国商业媒体(Am eri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察的是中国不同类型的媒体对日益兴起的都市集体行动的报道策略.文章对传统框架理论(Frame theory)“符号争夺战场”论调有所突破,强调了媒体在报道集体行动议题时自身的利益考虑,并提出“媒介框架整合”概念以描述这一符号再加工过程.经由“媒介框架整合”,一方面媒体再现了事件意义;另一方面,也将集体行动纳入“合法争议领域”.以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厂事件为例,我们总结了媒体在面对不同议题倡导者提出的框架时,所进行的三种媒介框架整合方式:框架延伸、框架对立和框架独白.以此,本文考察了不同政经坐标下——特定媒体市场竞争环境、特定媒体的政治环境与特定媒体的媒介角色——媒体会如何采用不同的媒介框架整合策略来建构集体行动事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媒介所有制结构、广告、媒介集中化、全球化进程对媒介经济的影响、市场透明度及政府干预几个方面考察了俄罗斯媒介经济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媒介间议程设置效果是议程设置理论的重要拓展领域。本研究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等媒体与传统媒体间的议程设置现象,并分析了议程融合和融合新闻等具体表现形式。同时,本研究也指出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间议程设置的负面效应,即网络谣言和虚假新闻的产生与扩散问题,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了媒介间议程设置的控制机制——把关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伴随政治、经济、文化大环境的变化,我国电视媒介生态出现一系列复杂现象。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对电视媒体的环境生存现状予以关注,并对其环境恢复与发展提出规制与要求,是转型期中国电视媒介发展的必然抉择。一系列公共政策将通过确立政府生态位和规范电视媒介行为来调节媒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使电视媒介系统朝着政策指示的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实现中国电视媒介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18.
政府、媒体和公众是媒介世界的三个构成部分,作为策划操控者的政府的声音在"华南虎"事件中缺位,导致了舆论一步步沦向被动局面.而现代传媒则在市场化过程中陷入职业道德与利益冲突造成的困境中."艳照门"事件却反映出一直受政府引导和媒体轰炸的公众正借助着现代互联网创造出一个传播奇迹,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媒介新秩序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乐华斌  杨雅云 《传媒》2022,(23):82-84
全媒体时代,随着媒体深度融合速度加快,网络媒介日益成为大学生生活的延伸,媒介素养教育越来越重要。研究发现,媒体融合转型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面临诸多困境。在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进行路径探索时应该注意:在教育主体方面,要确立科学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教学体系;在教育客体方面,要促进媒介素养知识与传媒应用能力有机结合;在教育环境方面,要不断推动学校、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群策群力。  相似文献   

20.
论病态传媒的角色冲突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到2002年间,可谓是香港、台湾乃至内地媒体的多事之年。璩美凤性爱光碟事件、东周刊事件、台湾政界绯闻案、陈宝莲遗照风波……事件层出不穷、风波一浪高似一浪。一时间,“传媒操守与读者口味”、“传媒怎么了”、“媒体的庸俗化倾向”、“媒体的道德底线与惩罚”都成为学术界、公众的热点话题,批判的焦点集中在媒介的职业道德和媒介的伦理上。本文借用西方社会心理学的“角色冲突”理论,试图以此探讨病态传媒的症结所在及其对策。一、大众媒介的角色冲突和利益冲突1.角色冲突、利益冲突的内涵在社会心理学中,“角色”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