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质疑问难是一种学习能力,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渗透、训练。质疑问难是一种学习习惯,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个性差异加以引导、帮助。让质疑问难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和习惯。  相似文献   

2.
谈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徐爱军在教学中安排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可以使学生在一课书教学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质疑问难的时间可以在课前、课中,也可以在课后。在课前,要引导学生认真预习,并指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但不予解...  相似文献   

3.
一、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质疑问难,是创新的起点.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基础和关键。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有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要研究学生学习心理、学习环境和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也要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杨静 《文教资料》2008,(2):142-143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能力,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1)要注重激发动机,使学生"想质疑问难".(2)要注重营造环境,使学生"敢质疑问难".(3)要注重指导方法,使学生"会质疑问难".(4)要注重坚持不懈,使学生"常质疑问难".  相似文献   

6.
一、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鼓励质疑问难,敢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问题开始。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质疑。尽管小学低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7.
哲学家麦克克里德说过,惟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问难,教师能从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疑点、难点和焦点,针对实际修订教学目标,切实提高教学效率,达到“减负提质”的目的。那么,究竟该怎样引导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质疑问难呢 ?  策略一,敢让学生质疑问难   课堂上教师不是主讲、主问,更不是主宰,而是主导,落实教师主导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问”的空间,提供“问”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敢于营造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  相似文献   

8.
王金 《考试周刊》2011,(87):158-159
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必须有质疑问难精神。"90后"学生往往很不喜欢质疑问难,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学生不愿意质疑和问难,本文以地理学科为例,从三大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英 《河南教育》2005,(12):31-31
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很强,想象丰富。挖掘和利用他们这方面的潜能,从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善于质疑问难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一、创设情境,使学生“想问”要让学生质疑,就应该使质疑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首先要创设情境,使学生不得不疑。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并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同时要保护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通过评选“最佳一问”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其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陈家志 《广西教育》2009,(26):49-49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一、在民主氛围中培养创造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必须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使每个学生能积极、自信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质疑问难是发现问题、探求知识的开始。  相似文献   

11.
陈泉堂 《宁夏教育》2000,(10):55-55
一、创设质疑问难的最佳氛围。1.激发质疑问难的欲望。首先,教师要把自己定位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其次,还应激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第三,还要倡导争议之风。2,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教师在备课中对学生可能的质疑做到心中有数,并给学生留有质疑的余地。  相似文献   

12.
伴随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脚步,以及新课标倡导的新理念,探究式学习方式成为课改中的一种催化剂,质疑问难也成为语文教学中广泛运用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质疑问难,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悉心揣摩、比较、推敲的良好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马之先 《安徽教育》2009,(11):30-30
<正>质疑问难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古人说"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表现,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培养创造性、开拓型人才就要引导学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过程深入开掘素质教育因素,一是要创设情境,确立主体;二是着眼训练、质疑问难。  相似文献   

15.
许文娥 《中国教师》2011,(Z1):45-46
<正>一、质疑问难课型的操作策略教学要突出主体,面向全体,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首先的做法就是教师要放手,放权。许多老师在课堂上有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强烈愿望,通课采用质疑问难的方式授课,学生质疑、解疑,从而完成学习目标,这种授课模式很好,我们教学要"课下勤、课上懒,备  相似文献   

16.
所谓"质疑问难"就是提出疑难问题,请人解答或进行讨论和辩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纵观历史,很多言论道出了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重要性。古  相似文献   

17.
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问难,是独立思考的结果,是思维能力发展的体现,更是主动学习的标志。学生的质疑问难还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  相似文献   

18.
一、指导学生质疑问难发现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学生只有多思好问,善于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读,才能使思考更深入,学习更主动。但是,学生从不能发现问题到能发现问题,从不会提问到学会提问,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在“问什么”、“怎样问”上作具体的方法指导。阅读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包含着未知的因素,为学生质疑问难提供了条件。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探究的愿望,使原有的知识经验和信息重新组合,找到解决问题(读懂课文)的途径。课文《跳水》是一篇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为…  相似文献   

19.
一名学生要掌握好教师所教的知识,就必须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课前预习做得好,在课堂上就能质疑问难,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这样,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就会得到充分发挥,听课效果就能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20.
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问难,是独立思考的结果,是思维能力发展的体现,更是主动学习的标志.学生的质疑问难还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疑难点,使之针对实际修订教学目标,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精彩纷呈.那么,如何激活学生的质疑问难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