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林花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遂  相似文献   

2.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相似文献   

3.
美文采撷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①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②,月照花林皆似霰③。空里流霜不觉飞,汀④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⑤。水落渔梁⑥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作》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⑦,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⑧,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  相似文献   

4.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相似文献   

5.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1]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2]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3]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4]  相似文献   

6.
正古往今来,产生过许多问月的诗词歌赋。屈原的《天问》大概首开问月的先河,唐宋时期的问月诗很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名句,诗情哲理交融,问题提得饶有兴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  相似文献   

7.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不月明……”  相似文献   

8.
余小刚 《四川教育》2009,(10):30-30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开篇。春水初潮。明月初上,滟滟水波,皓皓澄碧,潮生月生,潮动月动,两个自身处于动态中的事物组成一幅动态平衡的画卷,叉都归结于心与自然的一次灵性的胶着。  相似文献   

9.
前人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压倒全唐"。"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凝练隽永的古典诗词,字里行间蕴含着一种哲理诗情的境界,足足让人流连玩味几十年。至今仍时不时地诱惑着人们去感觉它,参悟它。笔者一直祈望着能从古人的意境里参省它一点一滴……  相似文献   

10.
春之禅     
春,从汉雨唐风一路走来. 春天有白居易"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喜出望外;有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黯然神伤;也有张若虚"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相似文献   

11.
<正>"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是诗人张若虚眼里的春意,可当年对月饮酒的大才子,又怎知这茫茫春意里的另一番滋味?——题记春是大地被封锁已久的一次次躁动,她处处充满生机,让人感受到希望,她用她的热烈与美丽告诉人们:只有在生机盎然的时光里拼搏奋斗,才不会辜负此生。于是,有无数人便在这万物生长的春天里逆风奔跑!在平凡的世界里奔跑有人说他的世界很平凡,因为他是一个在黄土高原上长大的农民的孩子,在哥哥的帮助下  相似文献   

12.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开篇为我们展现的独具中国古典情怀的自然审美意境:春潮涌动,江水东流,在那海天相接的远方,一轮明月伴潮而生,于是那波光粼粼的水面仿佛升腾出人类对于一切美好事物的遐想。然而,正当人们沉浸在自己的无限想象中时,  相似文献   

13.
<正>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闻一多先生曾用“宇宙意识”来阐释这一组诗句:更迥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前面,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只张若虚这态度不亢不卑,冲融和易才是最纯正的,“有限”与“无限”,“有情”与“无情”——诗人与“永恒”猝然相遇,一见如故,于是谈开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对每一问题,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唐诗杂论》)  相似文献   

14.
长江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南的春天,繁花似锦;江南的月夜,温柔深沉.我是品着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漫步到这长江边的.   长江的月色,果然清鉴可人.奔腾了一天的大江,仿佛歇息下来,静静地卧在那里.江面上笼罩着一层若明若暗高高低低的烟霭,好像轻柔的睡衣.月亮溶化在江里了,化作一个浪漫又温婉的梦.……  相似文献   

15.
月光吟     
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这样写月:“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江月相似,人间不同。那一轮美丽的月亮从远古走来,一路行吟,带给我们多少美丽的传说与期待!  相似文献   

16.
正不经意地,已过清明。却不记得了惊蛰的时候。偶然下起了一场雨,是静悄悄的。雨也清冷,人也清瘦。独自在屋子里正读着《人间词话》,不经意地抬首,见着一阵有色的风,吹皱了春江水暖,吹散了江边垂柳,吹落了瓣瓣桃花。风是从何处而来,而往何处去?雨是从何时落,而在何时停?  相似文献   

17.
读书如望月     
读书如望月,是清人张潮的比喻,他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厅,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此言颇妙。月亮历来是高洁的象征,曹丕说“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张若虚说“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但月亮又最能引人思味,如李白说“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东坡说得最明白,“月有阴睛圆缺,人有悲欢商合”。望月而徒生感慨:广寒清虚,琼楼玉字,嫦娥起舞,月兔捣霜,良辰美景,才子折桂,都令人引起美的遐想。但月圆月亦缺,更  相似文献   

18.
月光幻想曲     
古往今来,人们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咏月之诗文实在不少。月,作为诗歌中的一种意象,多是表达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如千古绝唱"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有时用来表达诗人无奈的情感,或感叹人生一瞬、时空永恒,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耿林莽的《月光幻想曲》却是另一种境界,请看——  相似文献   

19.
箭与歌 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 我将一支箭向天空射去, 它落向地面,不知在何处; 它那么急,那么快,眼睛怎能 跟上它如飞的踪影? 我向天空高唱一首歌, 它落向地面,不知在何处; 谁的目光能够如此敏锐执著, 竞能追随飞扬的歌声?  相似文献   

20.
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