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形式,呈现了丰富的语用样态。比喻、双关、排比等是其常用修辞手段;而通过指示语、会话含义的突变等实现幽默效果则是其语用特征;短信的产生、盛行与特定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及短信自身特点有关;短信的发展期待科学、规范的引导。  相似文献   

2.
短信是个新兴的语言现象,而其中受人们喜爱的是一种幽默短信。本文主要从修辞格的角度来分析幽默短信,同时兼以语用、语法等辅助手段对短信辞格具体地分析。  相似文献   

3.
语用预设具有共知性,合适性,主观性,隐藏性和可取消性等.巧妙地运用这些特性可以使语言简洁,内容生动有趣.中文幽默祝福类短信中对语用预设的利用很大程度反映了这一点.本文从语用预设的角度探讨中文幽默祝福类短信的语用预设特点的使用情况,从而对语用预设的应用有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李荣 《考试周刊》2010,(56):23-24
“短信我”是近来流行于手机短信和互联网上的一种新的语言表达形式,本文以名词活用为动词为出发点分析其构成,并从历史、认知、语用角度探究其成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探究省力原则在编写短信话语过程中的应用。笔者通过对短信话语对省力原则的体现的分析找出在短信编写过程中影响省力原则的主、客观因素,由此揭示出省力原则下的短信话语对基础语言教学的意义。目前,在学术领域从语用原则方面对短信话语的研究少之又少,本研究是对这一学术空白的弥补。  相似文献   

6.
短信并不能笼统地被称为文学,冠之以“短信文学”。短信文学是一个集合概念,是指具有文学性的那部分短信,短信文学是指文学性短信,指篇幅短小、富于意味、用于手机交流的短信;短信文学也是一个文体术语,它是一种篇幅短小、富于意味、用于手机交流的文本样式。以“短信文学”而不以“文学性短信(或文学短信)”名短信中具有文学性的那部分,是因为它具有区别文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是使用手机短信这一新兴媒体的主力军,自然成为短信研究的关注焦点。近几年来的研究集中于社会心理学、语言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领域。短信的使用影响了青少年的群体心理和人际关系,并表现出性别差异;相对于传统语言,短信语言特点鲜明,是一种新的语言应用形式;短信形式的交流既适用于正常人又适用于一些特殊群体(如聋哑人),在心理健康领域还弥补了面对面辅导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逐渐成为公众普遍接纳的一种沟通方式.作为引领短信文化发展的主力,高中生的成长和社会化进程深受短信文化的影响.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了解高中生对手机短信的依赖情况,认为高中生对手机短信依赖程度较高,并对其人际交往、情感发展、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应采取必要的干预策略:辩证地看待和分析手机对高中生产生的影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挥手机短信在学校管理和高中生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政府加快相关法制建设进行和监控技术的完善,规范管理;建立社会、家庭、学校联动的监管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反转是一种技法,有不少整蛊短信运用反转技法来编写,即短信语段在看似理所当然中制造出人意料的东西,通过“逆差”反转出趣味来。短信反转技法有利用指示代词、词语别解、语词重复、利用多义词、利用谐音、运用排比、表明出错、刨设剧情等多种类型。短信反转是引人发笑的媒介,其机制在于心理期待的突然跌落。  相似文献   

10.
短信在担负传递信息重任的同时,其自身也成为当下引人注目的大众文化现象。短信话语在内容上可以分为日常、祝福、幽默、创作型短信。作为文学的创作型短信是后现代语境下的产物,它不但具有情感隐私性、短小精悍性、语言生动性等特点,同时也包含着后现代艺术中大众化、娱乐性、复制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语用知识的合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语用因素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着眼,从语用因素和句法语序,语境的干涉作用,关注话题、焦点和新旧信息,语用的语序,以及会话含义分析等五个方面探讨教师应该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更合理地利用语用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中介语语用学视角下大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及其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现状令人忧虑,大学生语用能力差与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直接相关。必须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语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大学英语考试中增加语用测试有其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语用原则主要包括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关联原则等,外语学习对语用原则的认知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交际效果。因此,外语学习在语言知识学习的同时应注重语用原则的学习,注重语用能力的培养,以便在交际中自觉遵守语用原则,避免因语用失误而造成交际失败,以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从符号学这一全新的视角探讨语用失误的成因,采用了Morris的观点来分析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并分析了Morris符号学意义观中的三个要素,即言内意义、所指意义和语用意义,指出在两种符号进行转换的时候,任何一种意义没有被精确地转换成目的语符号,都将引起语用失误。而此前,在进行符号转换的时候,往往只重视语用意义的转换,忽视了言内意义和所指意义,尤其是言内意义。基于上述从符号学意义观角度对语用失误这个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有关英语教学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语用学研究对应用语言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外语教学方面的体现是,运用语用学理论及其成果,来探讨培养语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本首先指出了重新认识语用能力内涵的必要性及意义所在。通过对礼貌现象和其交际功用研究的阐述,认为礼貌原则对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指的不是天生的语言能力,而是后天的语言运用能力,即准确理解和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在语用学的指导和启发下训练语用能力。文章首先重温了语用学家对语用学的见解,从中析出多个研习语用学的维度,并将语用能力训练归结为三大训练内容,接着根据前述三大内容讨论发展语用能力的具体策略。我们相信,通过普及语用学知识,让学生练就高超的语用能力,我国的语言教育将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在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长期徘徊于低水平状态,并有呈现出语用僵化的迹象。因此,语用能力的培养是我国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从中介语语用僵化的视角出发,通过语用环境、输出途径和表达内容三个层面分析了语用僵化的诱因,并据此认为有必要通过影视素材的介入以缓解中介语的语用僵化现象。继而从素材选择、素材使用、基于素材的语言输出和素材语料库的建立四方面分析了影视素材的促学途径。  相似文献   

18.
实用主义哲学进入中国,在一些学者推动之下得以传播并形成影响。为肃清思想界的"流毒",教化青年,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张如心对以胡适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大肆宣扬的实用主义哲学进行了深刻批判。张如心批判实用主义哲学家所谓第三条路线、所谓"经验"和不可知论,指出实用主义哲学是"马赫主义"的翻版,它宣扬的"一点一滴的进化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并指出"实用主义的方法"乃是主观主义和诡辩主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实际运用目的语时存在语用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者将一语概念、结构强加于二语,忽视目的语词、句型的语用意义与功能。英语课堂教学要真正重视语用意识的培养,适时输入语用概念与知识,提高二语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论词语语用意义的交际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用学将词语意义的生成和确立看成是一种社会行为,因而十分关注话语上下文、语境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充分注意交际双方在动态的社会交往过程中对词语在会话中含意确立的磋商、推理和建构。因此,词的语用意义常因人因事而异,具有附属性、体验性、不明确性等三大特点,且在言语交际中的表达功能和作用方式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交际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