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鸦片战争后中国女子教育在教会、官方和民间的推动下打破了男子独享教育的特权,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逐渐被国人所关注和认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逐步被历史所抛弃。由于历史的推动,清季形成了一股兴办女学的思潮,女子教育运动得以开展,兴办女学在清季蔚然成风。然而,兴办女学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在多种因素的长期影响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后中国女子教育在教会、官方和民间的推动下打破了男子独享教育的特权,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逐渐被国人所关注和认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逐步被历史所抛弃.由于历史的推动,清季形成了一股兴办女学的思潮,女子教育运动得以开展,兴办女学在清季蔚然成风.然而,兴办女学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在多种因素的长期影响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3.
清朝末年,中国门户被打开,女子教育的问题也在一种新的社会环境下被提出来。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之一的郑观应对女子教育有着自己的一番见解,他反对溺女、反对裹足,要求男女有平等的教育机会,主张让女子接受学校教育等等,为中国的女子教育作出了贡献;但他没有完全摆脱封建旧观念,认为女子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做个贤妻良母,相夫教子。  相似文献   

4.
杨慧 《现代教育科学》2003,(3):13-15,24
鸦片战争后,西方教会势力在中国所兴办的女子教育,开创了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先河。它率先偶办中国女子职业教育和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确立了男女平等的教育观,并形成独有的教学内容体系和管理制度,在近代中国女子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而女子教育的本土化,以及国人对女子教育的自觉重视和自发努力,才是中国女子教育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女子教育,尤其是女子高等教育,是文化变迁的寒暑表。清朝末期,女子教育和女子高等教育在争议中萌芽;教会女学首开中国女子受学校教育之风,更是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肇基者。民国初期,女子教育和女子高等教育经历了从两性双轨制到混合双轨制的演变;"五四运动"前,中国政府一直无视女子高等教育;"五四运动"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才真正起步。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教会女子大学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成为我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先驱。  相似文献   

6.
中国女子教育的传承与嬗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女子教育的传承与嬗变熊贤君关键词中国教育史,女子教育占中国人口一半的女子教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不道德、不人道;新文化运动后,伴随着“女子解放”、“男女平权”、“男女受教育机会均等”等口号深入人心,女子教育却出现了另一种偏颇,将...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后女子特色教育又在全中国范围内迅速铺开,女子特色教育得以新的升华的原因是由于女性被承认生理性别差异前提下,得到了社会更大更普遍的尊重。女子高职教育应挖掘女性特长,适应新一轮社会发展的需求。经济全球化时代,女性外语人才在国际化企业当中显示着独特的魅力,而女性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教育开放式学制和学分制作为依托。  相似文献   

8.
戊戌时期,在维新人士推进下,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理论尽管存在某些局限,但逐渐形成体系,并被付诸实践。研究戊戌时期的女子教育理论与实践,不仅可洞察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透视中国教育问题根源,厘清中国近代化过程,而且也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产生及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代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产生及启示□赵叶珠具有几千年古老文明的旧中国,女子教育一直被拒于学校的门槛之外,直到近代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从此以后,西风东渐,以往闭关自守的旧中国被迫登上世界舞台,古老的文明在更大的参照系下被...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封建社会没有女子教育,到近代,女子教育问题才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由于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教会女学的影响,女子教育问题在维新变法运动时期被提上日程.维新派同守旧派围绕是否开女禁、对贤妻良母的看法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争。维新派和守旧派关于女子教育的论争是近代女子教育史上一件意义重大的事件,为女子教育思想的广泛传播和女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徐敢良 《文教资料》2006,(21):28-29
中国古代虽有女教,但无女学,没有正式的女子学校教育。到了近代,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兴办教会女学,在其启蒙下,妇女的教育权利及其自身价值逐步被国人关注。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缓慢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社会风气的转变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发端。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社会,女子教育几乎被排除在校门之外,这并不等于放弃对女子施教.封建统治者之所以重视"女教",原因在于女教的成功与否与政治教化的得失休戚相关.当然,男子与女子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迥然不同,因此女子不需要读书做官,只要做社会所认可的孝女、贤妻、良母、贞妇就行了.此外,受教对象不同,所采用的方法自然有所不同,中国古代女子教化的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上以导下,内以表外;父子兄弟陈述;观感而效法.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人类而产生的教育应该为人类所共同享有,但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女子根本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近代殖民主义者入侵的炮声终于惊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华民族,面对着殖民主义者商品的倾销,文化思想的传播以及洋化教育的实施,一批中国近代的思想先驱者逐步地从物质的表层深入到思想文化以及教育层次认识到了中国在各个方面的差距.于是培养人才、发展教育成为时代的重要话题.女子教育便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被提了出来.本文试图以我国女子教育的发展及其在学制中的逐步确立为线索,历史地考察我国女子教育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明清女子文学启蒙教育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来对明清时期女子文学启蒙教育一直缺乏专门而深入的研究。明清时期女子文学启蒙教育基本上采用家庭教育的方式,主要由家庭长辈和闺阁塾师充当教育者,旨在达致女子的知识养成和性情陶冶。在女子文学启蒙教育内容中,《毛诗》和唐诗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明清女子文学启蒙的教育效果,直接促成女子诗艺化的知识结构、审美特性和文学活动。既表征了中国人民"风雅祖述,前薪后火,息息相继"的信念,也形成了中国文化绵绵瓜瓞的深厚根基。  相似文献   

15.
发端于近代的中国女子教育在辛亥革命时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此间通过兴办女子学堂、允许男女合校、发展女子留学教育以及创办女性团体和女刊等多种形式,拓展了女子教育的规模,加快了女子教育的发展速度。这不仅极大地解放了中国妇女的思想,唤醒了中国女性的主体意识,而且有利地推动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进程,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6.
女子足球运动是七十年代初期,首先在西欧兴起的一项体育活动,现在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开展了这项运动,国际上多次举办了女子足球锦标赛。1991年在我国广州举办了第一届世界杯女子足球赛。许多国家还要求把女子足球和室内足球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在我国继1979年的西安女子足球队在第四届全运会上做表演之后,全国各地也相继开展了这项运动,而且发展很快,女子足球已被列为全运会和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中国女子足球多次参加了国际比赛,均取得较好成绩。我国女足目前在亚洲占明显优势,在世界上中国女足同欧美强队同属一个层次。就当前我国女子足球开展情况来看,还不尽如人意。由于认识问题、体制问题、经费问题,曾使一度火热的女子足球运动,近两年来有些不景气。为了使我国的女子足球运动不落后、不掉队。国家体委、中国足协将成立女子足球委员会。理顺女子足球的关系,合理布局重点发展地区,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来推动妇子足球运动的发展。一些足球行家们认为,我国地大人多,对开展女子足球运动有着远大的前景和潜力。只要抓紧抓好中国的女足必将大有前途。现就中小学女子足球训练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乞巧文化之乡"西和,历史文化悠久,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独特的西和"乞巧节"风俗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女子在这七天八夜里,从坐巧迎神到娱神送巧等,表现了女子在乞巧时的虔诚、依恋心理。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乞巧文化之乡"西和,历史文化悠久,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独特的西和"乞巧节"风俗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女子在这七天八夜里,从坐巧迎神到娱神送巧等,表现了女子在乞巧时的虔诚、依恋心理。  相似文献   

19.
西方传教士重视女子教育,开办女子学校,开了女子学校教育的先河,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国传统礼教对女子的束缚。文章在研究艾约瑟的著作和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相关研究资料基础上。阐述了教会女子教育在华的发展概况及艾约瑟支持中国女子教育的一些观点和行为。并分析了其对中国女子教育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代教会大学与女子高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经在中国存在的教会大学,作为我国近代女子高等教育的起点,在历史上留下过很厚重的一笔。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妇女是禁止跨入学校大门的,只能被关在闺门之中接受家庭教育。这种拒女子于学校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