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冯延龙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8(1):7-9
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是为了纠正过去我们在建设现代化问题上急于求成的倾向,从实际出发,对我国实现现代化进程进行重新界定。小康社会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根据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设想。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为动员全国亿万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党中央的部署,新世纪之初的1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和争取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开端.在这样的背景下,系统地研究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4.
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是为了纠正过去我们在建设现代化问题上急于求成的倾向,是从实际出发对我国实现现代化进程的重新界定。“小康社会”的概念是邓小平首先提出来的。它与中国社会化史上常见的具有儒家色彩的“小康”,没有丝毫的思想联系。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深化。 相似文献
5.
肖徐波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16-17
中国现代化的曲折道路为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提出提供了现实土壤,而在这土壤上提出的小康社会思想却丰富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6.
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范畴,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和现实基础。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战略已经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思想,但“三步走”战略所要达到的小康主要的是经济指标,还不是一个全面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是对邓小平同志“三步走”战略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苏霞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4,19(3):5-7
邓小平是小康社会理论的奠基人,他用小康社会来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对经济繁荣、生活富裕、政治昌明、教育发展、社会稳定的向往和追求。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的思想是这一理论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具有求实性、国际性、创新性、系统性的理论特色,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和贡献,是对我党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指导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0.
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它规划了我国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大方向,促进了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在创立邓小平理论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问题,也作出了一系列的论述和阐释,这些论述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特征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四个结合上——在法制理论的发展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法制与民主的关系上坚持民主与法制相结合;在突出中国特色上注重国际与国情相结合;在服务经济中心上强调抓建设与抓法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曹春阳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0(3):4-6
"小康"一词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国产概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继承并创新了传统的小康思想,为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用以阐释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突破了传统小康思想片面怀旧、厚古非今的狭窄视野和僵化思维,冲破了仅把人民安居乐业作为统治手段的樊篱,冲出了仅把"礼"作为治国之本的旧框架,解决了以往小康思想仅有目标但无措施、缺乏操作性的问题,使小康社会成为一个具体的社会形态摆在人们面前,把原来画饼充饥的"小康生活"由幻想变成了现实的、科学的"小康社会",实现了传统小康思想到邓小平小康理论的伟大飞跃。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指导,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内蕴着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理性地分析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特色并为当前的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建议,这对正处在改革攻坚、社会加速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熊吕茂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3(1):11-14
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极其丰富多彩,是一个较为完备的科学体系,其主要思想涉及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等方面的内容,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今天我们深入学习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对于加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无疑将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小明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6,16(2):24-27
邓小平的科学发展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根本观点,在邓小平理论中居于中心地位。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中心的、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根本世界观和方法论。邓小平的科学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构建和谐社会思想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虞文清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8(3):55-59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在设计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蓝图时,实际上已经初步勾画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致轮廓。经济上的繁荣与富强、政治上的民主与法治、社会上的公正与稳定、国际上的和平与互利等,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