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孙中山的知行观是别开生面的。在中国哲学史上知行问题完全摆脱宗教和道德论的纠缠,被当作纯粹的知识问题来自觉地加以研究,还是第一次。他的研究在认识论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韩杰  粟斌 《焦作大学学报》2014,28(3):110-112
针对知行问题,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对其进行了大量探讨.孙中山在改革和革命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反思,批判了中国传统的“知易行难”说,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知难行易”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主要是针对辛亥革命失败后,革命党人存在的畏难情绪和害怕革命的思想而提出的。孙中山在其知行观中提出的“先有事实后有言论”、“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等唯物主义观点,对中国哲学具有重要贡献。孙中山知行观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知行观在我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朱学有所不同,王阳明出于对当时流行的知行不一的社会风气的批判,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知行观.王学侧重于身心性命的修养,主张人心向善,并以良知为本体,凸显道德主体的能动性和自觉性,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知行范畴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希望建立统一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理论体系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5.
知行观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对重要范畴,在隋唐时被突出,到了宋代以至明清,更成了哲学讨论的重点,王夫之对以前的知行观,尤其是其朱熹和王阳明的知行观进行了批判和总结,达到了古代哲学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结合,重新恢复了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权威,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并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积极意义。本文试着对此历程加以述评。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先生的农业思想生成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特定的历史语境之中。他不仅提出农业发展对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功用,而且针对当时中国农业存在的核心问题,提出了系统全面的解决方案,涉及到农业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及农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内在关联等四个层面,体现了孙中山先生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是论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篇光辉哲学著作。它不仅是对外国哲学史上认识和实践关系问题的科学总结,也是对中国哲学史上“知”(认识)“行”(实践)关系问题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8.
知行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毛泽东的认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以实践为基础探讨了知行关系,不但超越了中国传统的知行观.而且成为了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从七个方面讨论了毛泽东的认识论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章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知行问题的探索和争鸣,透视了中国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深邃思考。阐述了对知行问题的争论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从混沌到科学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知行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题 ,但毛泽东知行思想又滋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 ,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毛泽东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的基础上有所超越 ,并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机结合 ,形成了其独特的知行思想  相似文献   

11.
知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在人的活动中,知与行是两个最基本的环节.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倡导知行合一,但在现实生活中,知行脱节的现象比比皆是.在现代教育的大背景下,构建起知行反思机制,促进人们在实际生活当中的知行合一,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最早接触、研究并热情宣传社会主义的人之一。孙中山社会主义理论即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旨归是消除资本主义弊端。这一理论是20世纪初中国人追求和探索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峰,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建设现代中国的理论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第一个重要部分是关于怎样救中国的理论——三民主义,其目标是要通过对西方先进国家的学习,使中国从一个落后低下的简单社会和中世纪国家变成一个兴旺强大的现代社会和现代国家。这一理论的另一重要部分,是关于怎样建设中国的系统理论,在一系列论著中,孙中山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三方面,为现代中国的建设规划了基本的蓝图和轨迹。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从1911—1937年,中国现代国家架构基本成型,国家实力提升、现代化步伐加速。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将世界理念作为他进行共和革命"建设新中国"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柱。他主张"吸收世界文化","兼取众长,益以创新";他倡导驰骤"世界经济之场",振兴实业,又力戒"以欧美为鉴",谋求社会"均等发展",表现出一种具有世界眼光和时代意识的文化整合思想。孙中山的世界理念,对当今中国"和平崛起",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无疑是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健身观念与知行不能保持一致,针对这种现象所存在的问题,本文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行为、重视大学生的自我修养这几个方面论述了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如何使大学生做到知与行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7.
作为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王阳明上乘陆氏兄弟“心即理”的先验论,同时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对心学以及儒学来说都是重要的发展.知与行历来是中国古代哲学所讨论的焦点,是哲学及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行合一”论认为求知与实践应同时进行,直接反对朱子学派“先知后行”之说,在宋代后再次提出与理学截然不同的方法论,与“心即理”“致良知”共同构成了阳明学派思想体系基础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借鉴西方科技、产业革命的经验,在长期的科技兴国和实业救国活动中形成了丰富、系统的科技思想。从本质论、价值论、发展论等层次考察孙中山科技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辛亥革命时期的领袖,孙中山的思想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孙中山各种场合的言论中反映的民族思想及其转变历程,从而更加细致地说明了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的民族认同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