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教师节祝辞     
亲爱的读者朋友,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到了。请你们先把下面的古诗词中所缺的字填上,然后连起来读读,你将会收获《小语论坛》编辑部送出的一份意外的惊喜。感君生日遥()寿,祝我余年老不枯。(宋·苏轼)卫青不败由天幸,李()无功缘数奇。(唐·王维)少小离家老()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但使龙城飞将在,不()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共来百粤()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唐·柳宗元)洛阳亲()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倍思亲。(唐·王维)()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  相似文献   

2.
耳闻目睹和耳濡目染是近义成语.本文想将这两个成语作个比较分析.一,产生历史:耳闻目睹:最早见于西汉刘向《说苑·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其变式有:耳闻目见(南北朝梁) 目见耳闻(宋) 耳闻眼睹(元) 耳闻目击(明) 目击耳闻(明) 目睹耳闻(清) 耳闻目睹(现代)耳濡目染:最早见于唐·韩愈《清河郡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其变式有:目濡耳染(唐)  相似文献   

3.
请同学们在括号里填上诗文的原字,奉献给广大老人,以示祝福。 一卫欲痴尽庆华封()(宋·蔡襄);②十年天地干戈()(明·顾炎武);③风飘万点正愁()(唐·杜甫);④空山百鸟散还()(唐·李顾);③郑国游人未及()(唐·李顾);⑥新秧刺水农家()(宋·陆游);⑦诗中什九从军()(近·梁启超);⑧战罢玉龙三百()(宋·张元);,皿游人记得承平()(唐·韦庄);⑩西子原来未得()(唐·孙咬);@照澳尽洗骄春()(宋.陆游)。 答案:祝老人合家欢乐,万事如意!填古诗觅祝辞@黎琳$陕西镇坪牛头店中学~~…  相似文献   

4.
(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四大名楼1.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2.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唐·崔颢《黄鹤楼》)3.岳阳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4.滕王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  相似文献   

6.
1.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2.竹引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宋·刘金奇《鹧鸪天》)3.西塞山前白鹭飞,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4.驿寄,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宋·秦观《踏莎行》)5.光风吹香洗游尘,隐芳莸笑人。(元·王冕《幽兰咏  相似文献   

7.
“欸乃”一词,始见于唐人诗句.唐·元结《欸乃曲》:“谁能听欸乃,欸乃感人情.”唐·柳宗元《渔翁》诗:“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唐·刘言史《潇湘游》诗:“闻歌欸乃深峡里,欸乃知从何处生.”元结《欸乃曲》题下注:“欸:音袄;乃,音霭.棹舡之声.”(见《四部丛刊》本《元次山文集》第一册卷三第3页)宋·黄庭坚“稚川既得官都  相似文献   

8.
正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唐·刘禹锡《春词》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唐·武元衡《春兴》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唐·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宋·欧阳修《浣溪沙》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宋·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相似文献   

9.
词,是我国诗歌的一种体裁。词源于南北朝,始之于唐盛之于宋。宋词是继唐诗之后我国诗歌的又一高峰,词之于格律诗,更为自由活泼,为历代文人所垂青。  相似文献   

10.
《云仙杂记》是我国现存唐(宋)代众多笔记小说之一,其主要内容有一定文学价值,可称作一部丰富的文学描写辞典,为后世研究唐(宋)代文学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云南省昭通地区的建置沿革进行了系统考证。其起于唐·虞,历经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相似文献   

12.
    
大凡事物都有几种别名,雪花也有许多别称,这些别称通常都出自古代诗人的名句,比如"银粟"(独往独来银粟地——宋·杨万里诗)、"玉尘"(东风散玉尘——唐·白居易诗)、"玉龙"(岘山一夜玉龙寒——唐·吕岩诗)、"六出"(六出飞花入户时——唐·高骈诗)。在广东省,雪还有一个很奇怪的  相似文献   

13.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池中所以绿,待我泛红光.(南朝·梁·沈约<咏芙蓉>)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王昌龄<采莲曲>)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水绿,密叶罗青烟.(唐·李白<古风>)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项.  相似文献   

14.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相似文献   

15.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唐·杜甫《吾宗》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以国家之务为己任。唐·韩愈《送许郢州序》  相似文献   

16.
画龙点睛     
此语出自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南北朝时期,梁朝有一位著名画家张僧繇,善于画人物和各种动物,特别擅长画龙,他画的龙已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一)如果说词起源于南北朝颇有点牵强附会、捕风捉影的话,那么,词滥觞于隋及初唐,而成熟于晚唐五代,当是证据确凿,不容质疑的。  相似文献   

18.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夜月》“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唐·刘方平《代春怨》“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弱柳千条杏一枝,…  相似文献   

19.
《家长》1998,(1)
新年将至,选录古诗七句.每句缺一字,请你按原诗填上字后.将这些字连起来读.正好是本刊对您的新年祝福。 拂云推上_明妃(唐·杜牧《题木兰庙》) 落木千山天远_(宋·黄庭坚《登快阁》) 欲作—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_晴尽放峰峦出〔清·何绍基《山雨》) 莺啼燕语报新~一(唐·皇甫冉《春思》) 焉得并州_剪刀(唐·杜甫《戏题王宰画》) 陈王昔时宴平_(唐·李白《将进酒》) (答案本期找)真字成句贺新年~~  相似文献   

20.
一 爱国篇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出处]唐·杜甫《再经昭陵》[讲解]昭陵,唐太宗墓;社稷(jì),国家;戎衣,战袍,比喻战士;风尘,行旅艰辛,喻战乱.这两句诗说在风尘中依然紧握利剑,还是保家卫国的战士.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出处]唐·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刺官使赴晋绎》[讲解]汾水,发源于山西宁武,向西南流入黄河.这两句说请李判官到汾水上时,看看云山仍象汉武帝时那样雄伟吗?隐含诗人对唐朝国势衰微的感叹.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出处]唐·戴叔伦《塞上曲》之一:“汉家旌旗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讲解]玉门关,汉唐时西北重要防地,在今甘肃玉门;生,活着.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以身报国而不必生还故土的愿望.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出处]宋·陆游《病起书怀》[讲解]位卑,地位低微;阖(h(?))棺,盖棺.前一句是流传甚广的名句,说地位虽然低微但不敢忘记为国家分忧;后一句说一个人的成就还须等到死后才能论定.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