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谈到新闻摄影,人们往往把他分为政治摄影、工业摄影、体育摄影、农村摄影、舞台摄影、战地摄影等。那么对摄影记者在街头巷尾抓拍的车祸、吵架、服装;深入门栋家庭抓拍的亲昵、纠纷、控诉;到大自然中去抓拍的洪水、珍禽、异兽怎么分类?笔者认为,应归类于社会新闻摄影。本文就社会新闻的摄影采访,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请同行们斧正。什么是社会新闻和社会新闻的摄影采访1949年,胡乔木同志在新民晚报的讲话中,就曾要新民晚报注意社会新闻的报道。当时的所谓社会新闻是指个人的事,一个家庭、一条街道的事。要求社会新闻要从个人事情的报道上引导人们想到整个社会。象恋爱、婚姻、家庭的种种纠纷中的那些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思想行为,以引起全社会的注意。  相似文献   

2.
新闻采访活动作为一种调查研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正是这种特殊的性质,使得新闻采访工作比一般的社会调查具有更大的难度。因此,新闻记者更要重视采访中的思索。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党报的社会新闻,新闻界虽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我们从大量的新闻实践中体会到,党报社会新闻反映的是活人活事活道理,它以生动形象、有情有节的故事而为读者广泛喜爱。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与都市类报纸社会新闻不同的是,党报的社会新闻更注重新闻宣传的社会效益和舆论的导向作用.“是有典型意义的社会新闻”。这也许就是党报社会新闻的个性和特色。  相似文献   

4.
"新闻是用脚跑出来的。"社会新闻采写更是如此。因为,记者不分线,大多时候找到线索就要上,时间紧迫,没有过多时间思考和应对。这不仅需要过硬的业务素质,更需要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以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采访前和采访中有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充分准备做到有的放矢只有充分了解采访对象的个性、经历,才能根据采访对象的具体情况提出针对性强的问题;熟识采访对象的情况,在采访中能博得采访对象的好感,从而  相似文献   

5.
如何写活经济新闻是长期以来新闻界不少同仁一直探讨的话题。我们认为,于社会新闻的角度来采写经济报道,是写活经济新闻的—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我们知道,社会新闻一般是关于社会风气、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和社会生活以及各种奇闻趣事的报道。这类新闻通常具有的趣味性、接近性、人情味、新奇性等特点,有较强的可读性,更容易赢得受众。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报道全过程中,采访是第一道工序,任何新闻报道都是采访在先,写作在后。撰写新闻评论要不要采访呢?回答是肯定的。一新闻评论担负着传播新的思想、观念,影响和引导社会舆论之功能。那些决定评论成败关键的新思想、新观念从何而来?它是理论同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作为社会主义的新闻评论,是以马列主义的思想为武器,对种种社会现象进行深刻分析研究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的评论作者,首先要学好马列主义理论,学好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掌握较广博的科学知识,同时,也要对实际情况有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多方面阐述了社会新闻的采写技巧,一般情况下,社会新闻的采访要有一个计划,先采访什么、后采访什么,要心中有数,该计划在采访途中就应想好。而对于突发新闻,记者应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计划,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快速采访要想获得预期成果,必须运用新闻智慧。在社会新闻的写作过程中,要善于取舍,详略得当。要提炼出正确的主题。要在写作角度的选择,主题思想的确定,以及标题制作、语言文字的运用等方面,立足于社会新闻的特色,以求不失其社会味儿。  相似文献   

8.
王浩  金鑫 《新闻传播》2007,(6):63-63
我们身边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社会新闻,如灾难事故、好人好事、感情纠葛、官司纠纷、奇异现象、生活变化等,采访并报道这类新闻,让市民们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是社会新闻记者的职责所在。所谓社会新闻深度报道,就是在反映客观事件的时候,不仅仅是采取感观的形式,更重要的是采取思维的形式,透过现象说本质是此类报道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新闻采访学,是研究新闻采访基本规律和方法、技巧的科学。新闻采访的基本规律、方法和技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有共同之处,也有所不同。我们要研究无产阶级新闻采访和资产阶级新闻采访的共同规律、方法和技巧,更要重视研究无产阶级新闻采访的特殊规律、特殊要求,以推动和促进我们的新闻报道工作。把新闻采访学仅仅看作是一种技术科学、应用科学,抹煞它的阶级性,是一种胡涂观念,只会对实际工作带来危害。当然,我们同时也要防止排斥共同规律,排斥学习和借鉴外国新闻采访技巧、方法的错误观念。  相似文献   

10.
新闻采访是产生新闻的基本手段,是记最基本的职业活动。从每一条新闻产生的过程来看,都必须经过采访、写作与制作这两道工序。因此,有采访才会有新闻,新闻是记采访活动的结晶。记在采访中,之所以能同采访对象面对面地融洽交谈,甚至是心灵上的沟通,最终获取新闻素材,既取决于记对采访对象的认识和了解,更取决于记正确运用公关人  相似文献   

11.
采访是社会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篇好的社会新闻稿件七分靠采访,三分靠写作。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作为一名社会新闻记者,掌握采访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社会新闻采访在一定层面上讲是一门艺术。记者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采访时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也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写出好的文章。那么,作为社会新闻记者,如何提高采访质量呢?  相似文献   

12.
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电台采访工作提出新要求,在电台新闻采访工作中,对于新闻采访技巧提出更明确的要求。对此本文展开研究,首先分析电台新闻采访工作,进一步对电台新闻采访的前期工作进行分析,最后对提高电台新闻采访工作的沟通技巧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电台新闻采访工作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孙静  郑大勇 《记者摇篮》2014,(10):17-18
从事新闻工作20余年,积累总结新闻专题采访是重要而又复杂的过程,我们在采访前需要对采访对象进行充分了解,要掌握采访对象的特征,这是一般新闻采访中对记者的普遍要求。采访是新闻记者最基础的活动,是新闻写作取得新闻素材的重要手段。新闻专题采访是记者和采访对象间的一种互动交流,是双方知识、观念、认知、思维方式的交流。交流是双向的,需要相互合作,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的时候运用一定的采访艺术,尤其是记者在采访中的提问,提问能  相似文献   

14.
梁荣骁 《视听》2016,(1):112-11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闻媒体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公众获取新闻资讯的最佳途径,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都离不开新闻。新闻记者主要是通过采访的方式来获得新闻信息,在进行新闻采访时,新闻记者必须要以事实为依据,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更具体的、更有质量的以及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信息,这也是一个作为新闻记者最起码的要求。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新闻媒体业的发展情况,尝试论述如何运用语言技巧以及语言艺术等各种手段进行新闻采访工作。  相似文献   

15.
江坪 《新闻实践》2003,(10):17-18
社会新闻在部分采编人员的认识理解上仍存有偏差,表现在报道上,一些庸俗化、格调低下的稿件时有出现前不久,一些媒体以大篇幅、纯记录的方式报道跳楼自杀事件,充当了平庸的看客角色,产生了负面影响。如何全面理解和认识社会新闻,如何坚持社会新闻的高格调、高品位,是我们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弄清和把握的一个问题。恶俗的社会新闻之风当禁、当刹。对此,本刊特组织同仁、专家写了一组文章,就此问题发表见解;也欢迎大家来稿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6.
新闻价值一般表现为新闻事实“社会关心程度强、社会影响程度深、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大”,而新闻策划往往是在原新闻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更大规模的加工。有了有价值的新闻,还应该有好的新闻策划,这样,才能把新闻做好、做大。考察新闻策划对于新闻价值的放大过程及其效应,有助于我们树立新闻策划的主体意识,增强新闻策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闻价值一般表现为新闻事实“社会关心程度强、社会影响程度深、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大”,而新闻策划往往是在原新闻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更大规模的加工。有了有价值的新闻,还应该有好的新闻策划,这样,才能把新闻做好、做大。考察新闻策划对于新闻价值的放大过程及其效应,有助于我们树立新闻策划的主体意识,增强新闻策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当一则新闻事件发生时,往往会有多路记者从四面八方赶往事发地进行采访,如何写稿,从什么角度写稿,取决于记者对新闻事件的认知和把握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采访经历,谈谈社会新闻角度的把握。报道事件要以人为本当一则新闻事件摆在眼前,新闻主题的社会意义往往是报道角度把握的重要依据,无论是参与新闻事件的"人",还是受新闻事件影响的"人"及受众,都是记者在把握新闻事件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把握积极的、人性化的报道角度,显  相似文献   

19.
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邮编辑的《社会新闻集锦》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这是本饶有兴趣的好书。社会新闻是报道当前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风气的新闻。因为它报道的事,在生活上、心理上同人民更接近,所以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更容易使人们受到启迪和教育。人们喜欢看、喜欢听反映大变革时代新人、新事、新思想、新道  相似文献   

20.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必经程序。新闻采访的作用在于,沟通从属于社会意识的新闻同从属于社会存在的事实之间的联系,沟通社会信息同信息需求者(受众)之间的联系。因此说,成功的采访是写好新闻的前提。 从采访关系上来考察,采访者对采访对象熟悉,便于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一是采访者易获取新闻线索;二是对采访对象的把握和认识会更加准确、真切、深刻;三是可以缩短采访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采访活动因此更加直接、快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