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教材简介本内容是在学生们初步认识了计量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第二次对计量单位的认识。由于学生对计量单位这个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而人民币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是一样的,况且学生们又对100以内的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及人民币已有的经验,教材在这个地方插入此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方便,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内容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人民币,如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二、目标预设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观察、比较、概括、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臧秀霞 《山东教育》2003,(10):45-45
一、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这部分内容包括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的计算两部分。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是让孩子们正确认识和使用人民币,学会简单的元角分的计算,同时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教育。在人民币的认识中,教材创设了一个购物的生活场景,从而引出教学内容,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接着,教材出示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教材是按照先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再认识单位是角的人民币,最后认识单位是分的人民币的顺序编排的。在元币、角币、分币的认识过程中,又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接下来的例题是让学生…  相似文献   

3.
“认识人民币”是九年义务教育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有一些接触,但并不真正了解,更缺乏实践应用经验。在本节课中,我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活动中探索,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  相似文献   

5.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以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这些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教材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些知识经验系统化、数学化.教材首先通过商店购物的情境,使学生认识到买东西要用人民币,又分两个层次展示了1元和小于1元的纸币和硬币,供学生认识.在购物活动中教学1元=10角,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推想1角等于几分.在"试一试"中通过换钱进一步加深对人民币单位间进率的认识.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一系列的换钱和模拟购物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认识人民币;二是简单的计算。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初步掌握简单的计算;对学生进行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一年级学生平时用钱不多,经验少,因此教学难点应为初步掌握元、角、分之间的简单计算,会用人民币买东西。实验教材与原义务教材相比…  相似文献   

7.
一、设计理念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数学知识要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地购物,并了解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中《认识人民币》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制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相似文献   

9.
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能手大赛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际上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展现,包括教师的教学观念、文化意识、学科专业以及教育机智等各个方面。整合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将教案拓展为学案、将教学目标转变为问题设计、将教师讲授改变为学生活动将有利于实现技术、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相似文献   

10.
11.
一、内容 苏教版国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64—65页. 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二、缘起 从三年级(上册)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三年级(下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实践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相似文献   

13.
徐淑梅 《成才之路》2010,(14):70-70
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教学观。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而言,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相比较,更加重视学生的获取知识的过程。新的课堂教学观致力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激发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并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教学中不要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浙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按照一定标准分类。2.结合生活经验,进一步系统了解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并知道各单位之间的进率。3.结合内容开展思维训练,渗透有序思考的方法,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教学过程】一、认识人民币1.猜一猜,引入新课。(教师课件出示中国古钱币的图片)师:猜一猜,这是什么?师:这些中国的古钱币现在已经不流通。中国现在流通  相似文献   

15.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46~49页。【教学目标】1援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2援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废墟》是一篇哲理性较强的散文,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少有同学喜欢。对学生来讲,荒草连天、断垣残壁、孤石耸立的废墟实在无美可言。因此,我们在教学《废墟》之时,教学中的一系列困惑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木兰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多次被编为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这个故事的源头,就是北朝民歌《木兰诗》。从教二十几年来,对这篇文章的教读已有很多次,每次教学都有很深的心得和体会,现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和对已有的资料的考证,对涉及本文的几个问题表明我自己的观点。一、《木兰诗》的年代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书下注解里提到《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如果把它定为北方的乐府  相似文献   

19.
程丽华 《学语文》2006,(4):51-51
教《失街亭》前,我组织学生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与《失街亭》相关的两集内容。同学们对之热情很高,特别是男同学,边看边议论。我突然想起前一阶段练笔中有几个学生围绕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言论虽有偏激之处,但的确也引发了我们的几番思考。想到这里,一个灵感在脑海中闪现:能不能放权给学生,让他们自教自学呢?令我没想到的是,我刚把我的想法说出来,一个叫许信的男生立刻站起来说:“老师,我想教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20.
一、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改的整体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以发展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教学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