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手写体汉字识别笔画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手写体汉字的复杂性,目前手写体汉字识别正确率不高。笔者提出在拐点提取方法上以像素跟踪法辅助最大距离法,在笔段合并中只考虑与交叉点相连的笔段,并提出具体算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克服拐点遗漏,笔段合并错误的弊端,使拐点的遗漏率大大降低,笔段合并正确率有较大改进,汉字识别正确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2.
试论汉字系统的结构特点与汉字教学科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文字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都有各自不同的学习困难.汉字与拼音文字相比,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认识汉字系统的结构特点,对提高汉字教学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汉字楷书中最难的是结构,而传统书法结构理论过于复杂、抽象,初学者难以入门。 笔者通过多年书法教学和研究,提出将汉字分为对称和不对称两大类来练习,并总结出“中间一条 线,两边一样宽,手脚要对称,上紧下宜松,主笔要突出”五句口决,以帮助学生快速写好对称的字, 进而以之练好不对称的字,极大地促进了楷书结构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汉字结构在汉字史上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强势结构是指在汉字发展过程中具有强劲发展势头的结构,包括义音结构、层次结构、二合结构等;与强势结构相对的是弱势结构,即在汉字发展过程中逐渐式微的结构,包括非义音结构、非层次结构、非二合结构。历时汉字构形属性的测查数据显示:强势结构的构字量一路上扬,而弱势结构的构字量一路下挫,这既体现在新造字形对强势结构的选择,也体现在旧有字形顺应强势结构而发生的形体改造。各强势结构的共同指向是使系统中的字形结构有序化,在诸强势结构的共同作用下,汉字的总体发展目标是结构系统化。义音结构和二合结构这两种强势结构的协同作用,进一步生发出以左形右声为主的"形体—功能"匹配模式,汉字系统进一步精密化。  相似文献   

5.
汉字的点画结构使其在信息化处理中面临许多困难。提出基于字型结构的汉字造字数据库,从汉字的字型结构出发,应用数据库技术,将汉字部件、汉字结构类型和部件拼接变形算法等存储到数据库中,作为各种汉字处理应用的基础数据平台。在此平台之上,实现汉字字库生成等功能,为减小汉字图像存储量,实现风格多样的电脑汉字艺术等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入手,试谈错别字纠正问题.说了四个方面,或叫做四种方法:一曰分解组合,析字辨形;二曰求本溯源,举一反三;三曰据字摹形,以古识今;四曰归类比较,求同别异.  相似文献   

7.
汉字发展中的跨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的跨结构变化是指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跨越原有结构层级的变化。跨结构变化造成了汉字形体的重大变化,表现为构件粘合、构件分离和构件重组。跨结构变化是在汉字书写便捷的促动下形成的,属于汉字形体的正常发展,同时也造成了汉字理据讲解的困难和汉字基础构件数量的增加,使汉字的系统性降低。  相似文献   

8.
低年级小朋友由于书写定势,在书写汉字的时候,也像书写拼音和数字一样,笔画是等粗的。通过课堂教学、讲故事、分组竞赛等各种方式,让小朋友学会从拼音的书写过渡到汉字的书写,体会中国汉字的美丽多姿,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热爱书写、热爱祖国文化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以形表义具有内在的理据性,字与字之间在构形上又是有联系的。分析构成汉字的笔画、部件、组合规律,归纳其系统性和层次性,在适合的教学阶段加以展示,有助于对外汉字教学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0.
先看下面利用对称结构分析法巧解对称结构题:1.—English has a large vocabulary,hasn't it?—Yes.____more words and expressionsand you will find it easier to readand communicate.A.Know B.KnowingC.To know D.Known解析:因为第二个and后面是一个句子,  相似文献   

11.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有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在对外汉字教学过程中,运用汉字本身的文化特性来辅助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古文字入手,通过举例分析在汉字学习的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类型的古汉字进行辅助教学,试论证古文字辅助对外汉字教学的可行性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字起因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于农业经济确立、氏族公社出现之后,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探究文字起源的重点是前文字,前文字具有自己的特点,最初的文字应有象形与指事两种类型。早期文字用于人类交际,且用于人神交际。华夏文字起于多源,汉字是华夏文字多元起源的优胜者。汉字产生于距今10000年至4000年之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二是形成期。汉字创制于母系氏族时期,即传说中的三皇时代,时间界限为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汉字成熟于父系氏族时期,即传说中的五帝时期,时间界限为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  相似文献   

13.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汉字集音、形、义于一体,古往今来的骚人墨客,正是巧妙地利用了汉字集视觉、听觉和意义于一体的特点,创作了数不胜数的形象生动、高雅益智的文学作品,充分展现了汉字和中国文学与其他各国文字和文学相比较所独有的神奇魅力。  相似文献   

14.
汉字在经历了近百年的汉字落后论的批判之后,迎来了“汉字优越论”的曙光,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论调让 我们深思这样一个问题: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计算机汉字输入对标志中华民族文化的汉 字及其发展产生的冲击呢?本文以历史的眼光,纵观汉字发展史,对计算机汉字输入将会给汉字发展产生的影响 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汉语地位的提高,更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汉字传承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本身又有着独特特点,对外汉字教学成了重点难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对外汉字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进而分析了汉字的特点,最后根据学习者知识背景的不同将他们分为"汉字圈"和"非汉字圈"学生,分别分析了在汉字学习中的难点,并提出了教学方法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希望对对外汉字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汉字研究除了本文化视域,还应有跨文化眼界。"跨文化汉字研究"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把"跨文化"当作研究方式和视角,即联系外部文化因素研究本文化汉字;另一个是把"跨文化汉字"当作研究对象,即研究处于不同文化环境中的汉字。"跨文化汉字研究"内容丰富,包括跨文化汉字文本及其汉字现象、跨文化汉字传播、跨文化汉字发展、跨文化汉字比较、跨文化汉字教学、跨文化汉字学术史、外来文化对汉字系统的影响等。"跨文化汉字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应该成为汉字学研究、汉字史研究和汉字文化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和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对汉字进行了两次重大的改革:第一次在1956年,成绩很大,问题不少;第二次在1978年,彻底失败,被迫废止.对汉字的简化究竟应该做出怎样的评价,回溯与思考,有利于人们对汉字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更科学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从汉字解释的角度,依次对“示”、“柴”、“神”、“禅”、“社”的神话意义进行了描述,在与古希腊及日本神话的参照下,指出中华民族曾经有过漫长的神话时代,这些神话的故事文本虽然消失了,但它们的意蕴却通过汉字保存了下来。本文对中国古代神话的存在及消失的可能性进行了简要的勾勒。  相似文献   

19.
字谜中的拆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汉字修辞格的拆字,在字谜中被广泛运用;字谜中拆字的特征与非字谜中拆字的特征基本相同:汉字形体的拆分可以不拘于“六书”的约束;字谜中的拆字也有两种类型;理解字谜中的拆字,从解读字谜的角度看,关键是要将拆分后的汉字合成一个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