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蓉 《湖南教育》2006,(11):20-20
本刊2006年第9期的“教学思考”栏目里刊登了胡红波老师的《这样的“标准”合适吗?》一文,笔者很敬佩胡教师这种勤于钻研、不依循于常规且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的教学精神,但笔者对其中有的观点不敢苟同,现将自己的认识说出来与胡老师共同探讨,恳切希望得到专家与同行们的赐教.  相似文献   

2.
快下课时,老师布置了《几何》第二册第146页B组第3题: 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老师并且告诉学生,答案是“不一定”,至于为什么,请大家课后思考. 班里的“小聪明”思考了这个问题,他惊喜地发现老师的答案是错误的,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老师和同学们.  相似文献   

3.
数学概念是反映一类对象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方面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教学大纲》指出“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课程标准》则强调数学教学应当使学生“对概念和规律达到理性认识”。 实际现状是,许多教师都存在“重解题技巧教学,轻数学概念教学”的倾向,一些教师刻意追求概念教学的“最小化”与习题教学的“最大化”。并美其名曰“大容量、快节奏”.实际上这是一种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典型的舍本逐末的错误做法。致使学生在没有理解数学概念的情况下,无法形成能力,只会盲目模仿老师对某些典型题的特定解法;  相似文献   

4.
在流行的传统逻辑概念分类理论中,“集合概念”与普遍概念、单独概念一样被视为概念的标准类型.一般认为“集合概念就是以事物的集合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普通逻辑》第2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之所以提出这一概念,其目的在于从概念理论的角度解决直言三段论中‘四项谬误’的难题.这种动机是无可非议的.然而问题在于,‘集合’的涵义是指概念类对分子的外延关系,还是概念所指称的对象整体与其部分之间的从属关系.如是前者,“集合概念”是否能够独立于普遍概念与单独概念之外自成一类?如是后者,‘集合’的涵义是否具有传统逻辑所说的概念的逻辑特征?严格说来,无论是哪种选择,都难以相“集合概念”归入按概念的内涵或外延划分的标准概念类型.同样,即使某些用集合论解释“集合概念”合理性的观点,其牵强、歧义之处,仍使笔者未敢贸然苟同.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学》2007年第5期发表了胡海存老师的《“张骞通西域”属“中外交流”吗?》。胡老师认为自汉代以后,西域(狭义)便已经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张骞通西域”具有民族交往和对外交流的双重性质、意义,因而不能笼统将“张骞通西域”置于“汉朝的中外交流”课题下。笔者感到胡老师的论证不够严密。  相似文献   

6.
李裕德同志相继技表了两篇文章;《语文教学所需要的逻辑》和《语文教学与多标准分类法》(分别载《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第1期和第4期)。作者说:在“语文学(包括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文章学、文学)、语文教学和教育学之类”学科中,“传统逻辑基本上不能用”,“基本上无法使用”。作者认为,“在分类标准问题上,这点体现得再明显不过了”,在这里“一次划分往往要使用两个或更多的标准”。对于李文的这些意见,笔者不敢苟同。我们知道,传统逻辑(即形式逻辑)以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为其研究对象,因而它与一切科学研究和日常思维中  相似文献   

7.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胡老师,您好!您曾做过我刊的封面人物,还记得吗?胡明道(以下简称胡):记得,当然记得,那是在1993年第4期,我的自述文章题目为《“着迷”与“着迷”以后》。记者:对,就是这篇文章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听说您的原创性科研课题“学长式教学”还与这篇文章有关系哩!胡:“学长”这个概念的确与这篇文章有关。“学长式教学”理念中包含着我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课堂观以及教学观。在四年的探索中,它走过了遭质疑(“老师”怎么能成为“学习者”?)→被支持→受欢迎(理念新,操作性强)→被吸纳的过程。在贵刊的大力推介…  相似文献   

8.
一次,听一位青年教师教《可爱的草塘》一课,颇有收获。下面录其教学片断。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板书课题:5美丽的草塘。)(学生窃窃私语:老师写错了。)师:有什么话要说吗?说大声一点,让我们听听。生:老师,您的课题写错了,应该是“可爱的草塘”。师:(故作惊讶)真的写错了吗?真的不能用“美丽”?生:我预习时发现,草塘不仅很美丽,而且里面还有很多鱼、狍子、野鸡,用“美丽”不全面。生:我预习时觉得,草塘景色美丽,物产丰富,就像西沙群岛那么“富饶”,用“美丽”不合适。师:同学们读书真仔细。以前学过的课文课题中有“美丽”吗?生:《美丽…  相似文献   

9.
近日,笔者拜读了《中学历史教学》2006年第3期徐为章老师《感悟历史新课堂》一文,很有感慨,所以想一吐为快,谈谈个人的看法。徐老师在文章中谈到曾参加省首届新教材新课堂教学观摩课活动,各位行家里手各显神通,使人感到新课标下的新课堂确实大不一样。不过,听完课后马上就产生了一系列疑问:这些老师平时都是这么上课吗?学生都有这么聪明吗?于是在一次课后问了一位学生:“你刚才演讲的内容是自己在学完相关内容后写的吗?”犹豫再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部编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基础训练3》,安排了一组类似于“李老师推开门走进教室”的句子。可在教学第十二册《基础训练5》第3题中那组类似于“我叫他回来”的句子时,学生经常把它搞混淆,花了好多的功夫讲啊、练啊,还是分不清。您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相似文献   

11.
拜读吴晓霞老师在《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7年第1-2期上发表的《“数学”与“公安”》一文后,对作者善于思考、勤于钻研和敢于创新的意识十分敬佩。但笔者在收获的同时,有几点疑惑想与吴老师及各位同仁共同切磋,望大家指点。1.答案真的唯一吗?2.“买两条皮带”这种思路不能“破案”吗?3.不从个位数6入手,还能“破案”吗?要想弄明白这些问题,一切还得从原文说起。  相似文献   

12.
“0”的突破     
自从“0”归为自然数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有些问题的确不好界定和划分。正如《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第5期蓝玉文老师在《都是“0”惹的祸》一文中所阐述的那样:“0是偶数吗?0是合数,还是质数?相邻的自然数是互质数吗?04是真分数吗?”笔者在教学中曾疑惑过,也和同事们讨论过,但就是没有提起笔像蓝老师这样正式“申请”过。因此,笔者读过蓝老师这篇文章后,就其中几个问题提出个人拙见,以期与同行们商榷。0是合数,还是质数?笔者赞同蓝老师的意见,教材上应注明0和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原因是0不能被它本身整除。相邻的自然数是互质数吗?笔…  相似文献   

13.
最近读了《小学教学研究》2004年第l0期潘楷林老师写的《“左.右”为难》一文,文中题(3)的问题是:树应该画在房子的哪边?题(4)的问题是:学生问,哪边是左?哪边是右?潘老师对以上两题的判定左右为难。在教学中这类问题也时常遇到,在此谈一谈我们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中学语文教与学》(2000年第8期)复印了《湛江师范学院学报》中钟大生先生的一篇文章:《语文教学随笔一则——“你”≠“您”》,读完后,觉得有些问题要和钟老师商榷。“你”和“您”之间能用不等号相连吗?笔者认为这个答案是很清楚的,即它们之间不能用不等号相连。  相似文献   

15.
部编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55页例2是:一本《我们爱科学》有98页。冬冬第一天看了35页,第二天看了38页,剩下的第三天看完。第三天看了多少页?(下文简称“例2”)一位老师在教学这题时,问学生:“这题的条件是什么?”学生答:“这题的条件是:一本《我们爱科学》有98页。冬冬第一天看了35页,第二天看了38页。”老师给予了肯定。这位老师在分析这题时讲:“《我们爱科学》这本书有98页,去掉第一天和第二天看的页数,剩下的  相似文献   

16.
听一位老师上小语第九册《晏子使楚》一文.这位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第三自然段时.问:“谁能找出这节中的反问句?”一个学生回答:“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老师又问;“谁能把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一位学生回答:“齐国有人.”老师满意地说:“对了!”“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中的“人”是特指,人才、能人”.联系上下文;我们不难看出楚王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怎  相似文献   

17.
【中考预测命题2】学校开了一门课程叫《人生》。第一节课,老师用了三道题进行摸底考试。第一题:“你们记得父母的生日吗?”只有少数几个女生举起了手。第二题:“教学楼有三个清洁工,谁能叫出其中两个人的名字?”大家都傻眼了。最后一题:“你是否打过自己的耳光?”所有的同学都笑了起来。  相似文献   

18.
今年高考结束后,很多学生向老师抱怨: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第13题(简称“滇王之印题”)、第37题(简称“民族主义题”)第三问、第39题(以下简称“全国卷Ⅰ东盟题”)的第四、五、六问超出了《考试大纲》的范围,属于超纲题。这些题目“超纲”了吗?笔者拟对此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从近年来的高考试卷来看。高考命题的范围一直遵循《考试大纲》,但又不完全拘泥于《考试大纲》的思路,在对《考试大纲》范围外知识点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话题作文要求考生自拟题目,拟题的训练必不可少。但何为“好题”?难道只有运用了比喻、借代、拟人,或是引用了名言、歌词、古诗才是“好题”吗?“文”的一半果真在“题”吗?若真的以此标准衡量,《诗经》里几乎没有“好文”,因为《诗经》几乎都是从诗中首句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三个应当重视的“细节”问题:“课程目标”的论述应当讲究逻辑,从而避免理解上的困难;核心素养的“三会”阐释以及与教学目标撰写相关的“行为动词分类”应当淡化词语概念,注重实质意义,从而避免束缚一线教师的思想;“实例”的编写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并为实际的数学教学提供必要的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