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滚滚如潮,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怎样进行课堂教学,笔者以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重视学生的诵读、感受和情感体验诵读是语文教学的精华,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方式,离开了诵读,学生就难以去直接感受、体验文本,也就难以学好语文。新课标中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过分重视理性的分析和能力的训练,严重影响了学生自身的理解和体验。朗读是入情的最好方式,作品内喜、怒、哀、乐的情感,抑扬顿…  相似文献   

2.
诵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诵读有利于加深对文本的体验、理解和领悟,诵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科学的训练和指导。提倡诵读,重视诵读,加强诵读,是语文课堂不变的追求。在诵读教学不被重视的今天,希望以此给语文教学添加新鲜的营养和血液,让语文课堂充满新活力和高效。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贵在创新、求真。语文课堂的创新、求真主要表现在对教材、教学的处理上。那么,在语文教学、教材的处理上如何创新、求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面临的挑战。几年来,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课堂教学的"四步曲",能让小学语文课堂呈现光彩。一、朗读训练语感1.《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强调:"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沿波讨源,披文入情,感受文本的丰富内涵;通过朗读,在不经意之间体验文  相似文献   

4.
"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文学科特点的外化,也是语文素养的客观要求。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追求教学本色的回归,强调构建具有"语文味"的课堂,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并习得语文知识。为此,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多元诵读,为学生营造浓浓的"语文味",引导学生潜心品读文章的字词、语句,让学生真正感受语言文字魅力、把握作者思想情感、领悟文章内涵,进而使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让学生深入体验语文学习的本真滋味。  相似文献   

5.
<正>经过了几年新课程的改革,课改的号角唤起了老师们勇于拼搏的干劲,激活了小学语文僵化多年的课堂。课改实验给我的教育事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语文课堂面貌焕然一新。因此,深入研究语文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成为我们在小学语文课改中研究的重点,现就这些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一、小学语文教材更加重视学生的经验与体验  相似文献   

6.
听书读写是基础教育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关于语文的基本能力和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在小低年级语文课堂上应该重视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为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诵读是对课文内容的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欣赏。因此,教师要重视诵读,激发学生的兴趣,正确指导,使学生乐读、会读,养成诵读习惯。  相似文献   

8.
<正>情感伴随着学习的整个过程,直接影响着学习动机、兴趣和效果。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过多地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致使学生难以体验到创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要善于利用课文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记忆,通过创设情境,诵读涵咏、引导想象,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愉悦性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巧妙地采取诵读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与把握文章内容,启发学生思维,使其获得情感熏陶、情操陶冶.同时,诵读也是艺术再创造过程,可将无声书面语转化成生动、有活力的口头语言,有助于学生丰富词汇与语言知识积累,增强理解与表达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诵读教学,让学生于诵读中感受语文之美,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回顾几年来的课改教学实践,我认为有的放矢地注重学生体验,把体验融于语文教学中,能给语文课堂教学锦上添花,确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86):41-42
中国古代诗歌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低年级小学生参与经典诵读活动则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开端。经典诵读,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中的经典诵读教学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活力。语文课堂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增加学生的语文感悟,对学生的发展帮助很大。本文结合了我在引导学生参与经典诵读活动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实践经验,从提升兴趣、文本理解和感悟交流这三个方面就低年级小学生经典诵读推进措施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希望可以为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尽一份绵薄之力,同时也为我校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编撰工作提供理论和经验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强调学生的真实感受和体验,提倡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见解。但是实习后我发现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容易站在成人的立场和思维角度来备课,由于年龄、知识、经验、阅历的差异,有时很难符合学生的胃口,难以在语文课堂中和学生碰撞出火花。为了凸显学生的地位,我尝试在教学中设置这样一个环节——课堂设悬置疑,这样坚持下来,学生开始养成爱思考的习惯,也不再过分迷信老师和书本,逐渐出现自己独立的思维和见解,同时也给语文课堂带来了一次次的高潮,使语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语文教学在它成长的历程中,日益走向成熟,走向完美。特别是统编本教材使用后,给了老师们更多更新的课堂教学体验,同时也给了学生学习美文的阅读感受。但是作为身处课改洪流中的一线教师,我们看到语文课堂仍旧存在一些阻碍它进步和发展的问题,我想将自己在课改中亲身感悟到的课堂教学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和大家一起探究一下。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一门工具课,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初中语文教学有着普遍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优良传统,这也是它作为一门工具课、基础课的特点,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新课程改革总体目标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着力改变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我在多年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尝试"举一反三"教学方法,行之有效,现归纳出来和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15.
<正>课程改革对语文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对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充分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也就是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实践。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联系生活体验,感受语文的美"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切实以生活体验为依托,结合教材  相似文献   

16.
回顾几年来的课改教学实践,我认为有的放矢地注重学生体验,把体验融于语文教学中,能给语文课堂教学锦上添花,确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一、在发现中体验学习例如,汉语拼音的教学中,我在学生认识六个单韵母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们.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收录古诗近60首(平均每册5首),可见其在语文教材中的分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古诗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并在各学段目标中提出具体要求:1~2年级“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3~4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5~6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目标的提出给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指明了方向,应尊重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和感受,注重生活与语文的联系,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与表达。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18.
<正>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好语文的有效途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诵读训练与指导,不仅可以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还潜移默化的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告诉我们,思维记忆遵循一定的规律,随时间的推移遗忘越快。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背诵式记忆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语文。学生想要学好语文是需要长期的积累与记忆,在背诵的过程中学生会  相似文献   

19.
正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基本是"一张嘴,一根粉笔",这样的方式漠视了语文的学科性,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为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得让课堂充满活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探索、多策划、多积累、多交流。一、教学中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语文的自信在任何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多次反复地体验成功的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堂是学生进行母语学习和与人沟通能力的重要阵地,小学语文也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否高质高效影响着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质量,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严重固化,难以适应新课改、新课标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严重制约了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