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挖掘地理教材的内在美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我总是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教材.大家发现,从封面设计、内容编排、语言文字、图表系统、题型设计等各个方面,教材无不给人以美感.   ……  相似文献   

2.
郭建峰 《中国教师》2010,(Z1):424-425
<正>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强调生活过程的主体体验,提倡建构和对话。教师的价值在于组织、引导和服务,经营一个鼓舞人心的课堂。数学课堂教学也要讲求语言美。马卡连柯硕果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这充分说明语言的重要性,我想数学教学也在其中的。  相似文献   

3.
李岩 《德州学院学报》2005,21(4):103-105
体育教学要实现学生人格素质的全面提高,就必须注意审美教育的问题.体育教学往往只注重身体素质(包括运动技能、技巧)的提高,而忽视了文明其精神.这无疑是失之偏颇的教育模式.体育教学要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使之自爱、自信、自强,使之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与人们对于客观审美对象的具体感受 ,以及与之相关问题的科学。教学是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 ,改变人们思想、意识活动的教育手段与过程。翻开语文课本 ,我们会发现 :那美不胜收的画面、精彩的修辞手法等 ,无一不具备美学的内容。其实 ,美学与语文教学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人们常说语文难教 ,说明文更难教。我们应当反思在教学实践中 ,是否将语文视为美学载体 ,从审美角度来看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尤其对于学生认为枯燥的说明文 ,在教学中更应注意充分挖掘课文的审美因素 ,把理性与感性、抽象与具体有机统一起来 ,把深奥的…  相似文献   

5.
语文专家苏灵扬说:“语文教学进行美育的广泛性和深远意义胜过中小学的其他课程。”美学渗透于中学语义教学乃至更广泛的中学教育之中。汉语言在发音、构词、造句、修辞、语调、节奏和韵律等方面都充盈了美的特性——形诸口语富于音乐感,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中学时代是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品德形成的关键阶段。地理学科在对学生品德方面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当前地理教学的功利性太重,偏离了地理教学轨道,教师侧重于对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本文针对目前地理学科在德育教育方面存在的尴尬境地,从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德育渗透的内容及德育渗透的途径三方面进行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7.
时代呼唤着德育,面向21世纪的教育期待着德育。德育功能是各门学科共有的,但地理教学的德育功能却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固有特点。它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固有的思想教育内容。也就是说,德育渗透于地理教学之中。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发挥地理教育本身所有的德育和智育两种作用,有目的地以地理事实、地理知识熏陶学生,在学生的心灵上撒播做人的优良种子。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高职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渗透,是语文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提出了为做好这一工作教师和学生需要付出的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9.
何玉军 《考试周刊》2007,(37):142-143
图学与美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制图教学中应注意美学渗透,充分利用美学效应,以提高制图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而中学语文无疑是塑造学生身心健康的关键学科,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语文课本上的知识,也要在教学中使学生认识人生,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领悟到世界的奇妙,体会人生的美好。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方法进行分析,旨在增加学生在课堂上对于"美"的感知能力,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2.
音乐欣赏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它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目:既有对其它专业技巧课和基础理论课的总结运用内容,也有进行新知识讲授、为以后更深层次专业技巧和理论的学习作准备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学是横跨多种学科的一门主干课程,是学习各门知识必须首先掌握的基础工具学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早已对诸如简介背景、介绍作者、疏通文字、划分段落、研读课文、归纳中心等等教学内容失去了兴趣,讲者费尽心思、口干舌燥而收效常令人伤怀,而听者也是苦苦撑持、恹恹欲睡仍至所获甚微。其实,语文教材内容孕含了广泛的社会内容,展现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并且能较完美地表现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实践证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必将极大地促进其它学科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实施审美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改变语文教学中那些禁锢学生思想、窒息学生情趣、扼杀学生创造精神的教学手段和模式,以美促教,彻底改善语文教学的“失美”状况,而且还可以在德、智、体、劳教育中大有作为,以美育人,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的任务不外乎三点: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重第一,次重第二,小视第三,这是一种极为偏颇的做法。有的地理教师执教多年,课堂教学可谓轻车熟路,可是只教会了学生书本知识,对教材的思想因素欠挖掘,甚至一点也不涉足。心中有地图,胸中有地球,固然是上好地理课的前提,然而满腹经论却舍思想教育于不顾,这不能不说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缺憾。   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域和丰富的资源,历来被誉为祖国的骄傲。用山川大河的壮美、矿藏资源的丰富、富饶土地上人民的勤劳智慧,激起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教育和培养青少年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德育工作事关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德育即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它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学校施行德育,主要载体是课程。  相似文献   

16.
一、地理教学与德育的关系 地理教学与德育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首先,地理知识涉及的内容厂博,这为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厂阔的空间。从宇宙星空到社会政治、从名山大川到风土人情,丰富广博的教学内容使其具有了德育功能的全面性、系统性、现实性等优势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地理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智能教育的同时,也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即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在新课程背景下,德育教育显得更为重要。笔者就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健育渗透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五育之首,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要组织形式,德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关键是教师。本文侧重从结合地理教材着手,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国情国策、辩证唯物主义、科学"三观"和可持续发展五个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黄再龙 《考试周刊》2012,(33):133-133
当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正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而如何把德育落到实处,如何把德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日益受到关注。为此,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促进各学科课程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初中地理教学也不例外,应结合学科特点,依据课程标准的德育要求,积极探索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