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曾 《中国文化》2010,(1):171-171
<正>子曰诗可兴、观、群、怨,"群"者,唱而和也,宋玉《答楚王问》,郢中之歌者,其为《下里》、《巴人》,和者众;其为《阳春》、《白雪》,和者寡。周汝昌、顾随二公之诗词,盖和而寡者也,二公阅世既旷,感慨遂深,而摛藻霞蔚,浑脱浏漓,自是斲轮老手,不烦赞叹。今以二公之诗词,略述唱和之大旨。  相似文献   

2.
據筆者管見,中國現代詩詞以馬一浮、陳寅恪、沈祖棻三大家為成就最高.本文擬略述中國現代詩詞的若干特點,和馬一浮、陳寅恪,沈祖棻詩詞的杰出成就.包括四部分:一,現代詩詞的幾個基本特點.二,現代詩詞的藝術新變.三,馬一浮、陳寅恪、沈祖棻詩詞代表作舉例.本文旨在說明,舊體詩詞可以反映現代生活和情感,詩詞之境界與詩人的性情、學養、心靈境界息息相關.  相似文献   

3.
一行·行人·行事 <孟子·公孫丑下>:"孟子為卿於齊,出弔於滕,王使蓋大夫王驥為輔行.王驥朝暮見,反齊滕之路,未嘗與之言行事也.公孫丑曰:'齊卿之位,不為小矣;齊滕之路,不為近矣."  相似文献   

4.
陳寅恪先生<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云:"研究當時士大夫之言行出處者,必以詳知其家世之姻族連繫及宗教信仰二事為先决條件,此為冶史者之常識,無待贅論也."他批評梁啟超"取己身之思想經歷,以解釋古人之志尚行動,故按諸淵明……所出之家世,……所發明之新說,皆所難通."①陳氏之治史方法,於此可見一斑.  相似文献   

5.
明末士大夫之營園 寫明末文人故事,幾乎不能不寫其時的名園,因為許多故事本以大小園林為數演之所,也賴有這一種特殊的背景而展開.陳寅恪的<柳如是別傳>就寫到了陸氏南園、杞園、三老園、不系園等.  相似文献   

6.
古典目錄之學,昉自漢季劉向、劉歆父子.漢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劉向受命整理國家藏書,成<别錄>若干篇,為提要目錄之始;向卒,子劉歆繼承其業,成<七略>一書,為圖書分類目錄之祖,較歐西<萬象圖書分類法>早千餘年.<漢書·藝文志>曾簡記其缘由稱:  相似文献   

7.
<論語·述而>云:"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自<史記.孔子世家>叙事發微至今,校斟注解乃至引伸議論之文字幾乎汗牛充棟.之所以拈出單句引以為本文的缘起發瑞,是因為這些語符的後面隱藏着孔子音樂本體論的諸種疑端,是因為"孔子適齊"這一事態及其意義引伸中歷來枝蔓旁生,也就給我們留下了某些學理爬梳的缝隙.  相似文献   

8.
一 性善惡之討論 關於人性之善惡,從春秋戰國開始就引起了學者的關注和討論.東漢學者王充在<論衡·本性篇>中對他之前學者的觀點作了列舉與總結."周人世碩以為人性有善有惡.  相似文献   

9.
一 序論 "詞衰於明",這幾乎是研究詞與詞史之人的一個普遍共識.即如劉毓盤之<詞史>,就曾寫有專章,題曰"論明人詞之不振"①.吴梅之<詞學通論>亦以為"詞至明代可謂中衰之期"②,至於王易之<詞曲史>,則直指明詞為"入病"③.  相似文献   

10.
多年來,我雖曾寫過不少篇有關詞與詞學方面的論文,但却大都是以男性之作品為主,而未曾寫過任何一篇有關女性詞人的論述.一年前應香港城市大學之邀前往講學,曾做過一次題為<從雙重性別與雙重語境談早期詞之美感特質之形成>的講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