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时代呼唤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育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这是社会发展对人类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指出:“未来的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所谓“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都得到充分地提高。所谓“自由发展”就是和谐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它不仅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服务,同时也要为他们自身的发展服务。通过全  相似文献   

2.
受教育权是每个人都应平等享有的权利,努力实现人人平等的受教育权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之于社会公正的一种伦理诉求。基础教育阶段的公正是教育公正之最基本的体现。基础教育作为个人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应满足每一个人的基本学习需要,为每个儿童提供高效、优质的教育服务,这也是一种必要的教育关怀。  相似文献   

3.
和谐或社会和谐是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公正即和谐,和谐须公正”是西方伦理文化的一个经典命题;“贵公正,促和谐”,“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是公平正义”,这些是中、西方两种伦理文化的共同启示。闺此,为了创设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首先要夯实公平正义的道德基础。这就要深入开展公正教育、公仆教育和公民教育,促进落实当代中国社会公正原则,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公民文化,培育一代又一代充满公平正义的和谐精神、人格健全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交的中国 ,正经历着一场空前剧烈的社会与文化转型 ,即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由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 ,由伦理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作为构建当代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文教育、教育的人性化、教育的人文意义与价值在进入 90年代以后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实验的主流。“教育是人类群体对每个个体所施行的文化行为要求。他从人本身出发 ,在基本尊重人性的前提下 ,帮助每一个人认识宇宙是怎样的、地球是怎样的、人类的文化和经验是怎样的 ,从而使每个个人尽可能成为拥有最丰富的文化资…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文化使命之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必须有超前的文化意识。 所谓“超前”,是指学校不但要承担传递人类已有文化的使命,而且要承担构建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的新型文化的使命。当人类社会出现了“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的现象,当中国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时期,“超前”的文化意识问题就不可避免地摆在中国学校,尤其是承担基础教育的中小学面前。如  相似文献   

6.
郑景南 《教育艺术》2005,(10):23-2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社会交际的工具,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社会交际活动,诸如学习活动、劳动活动、社会活动等,因此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存在着语文教育活动.语文与生活同在,语文学习渗透在学生的整个生活之中.要使学生有效地学习语文,必须使我们的语文课程变得开放而有活力,也就是说要实现大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当中,一般都要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我们每个人成长、发展的水平和社会成就,都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综合作用的结果。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就像是一座功能完整的“综合加工厂”,不论缺少哪一道“工序”,“产品”都会是有缺陷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也可以比做一个生产产品的“流水线”,每一个环节都具有“全局意义”,无论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可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家庭是人出生的场所,是人生最初的生存、生活环境,家庭教育是“人之初…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实践”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一种人对人的、具有道德的或政治性的活动。人类的德性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彰显并获得。作为以“类”而存在的人,国家这一共同体是个体道德实践的内在要求。教育则承载着传承人类历史道德理论经验的责任,分析了教育所面临的任务之一就是依靠人类的教育经验和文化精华。在实践中探索重塑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具体道德行为方式,恢复教育的道德传承和实践功能,从而造就具备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根本德性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9.
师生关系是作为学校中最基本的关系而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推动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由于每个学生的遗隋基因、家庭教育、生活环境、个人经历各不相同,所以性格、智力必然有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是特殊的“这一个”。但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父母期待的目光,每个学生都是家庭和社会的希望,每个学生的现在都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其意义不可轻视。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把爱献给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诸如学习活动、劳动活动、社会活动等都是社会交际活动。因此,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存在着语文教育活动,语文与生活同在,语文学习渗透在学生的整个生活之中。要使学生有效地学好语文,必须使我们的语文课程变得开放而有活力,也就是说要实现大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11.
自1978年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在教育理论研究中,关于教育功能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研究者关注的课题。正如叶澜先生所言:“教育功能问题,从实践的角度看,是一个既古老,又‘时鲜’的问题。”说其古老,是因为作为人类“有意为之”的有目的的活动,教育自其诞生伊始,就必然伴生出“教育能为我们做什么”的功能问题;说其“时鲜”,是因为在人类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教育始终在发生着影响作用,而这种影响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条件下又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因而教育的功能问题始终能够吸引众多研究者的…  相似文献   

12.
(一)为什么人人要懂一点电脑知识?电脑即计算机,已深入到人类所从事的每个领域,不论是工业、农业、交通、教育、卫生、商业等,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帮助。只有掌握了它,才能适应未来的生活与工作。所以,能够操作电脑,这是21世纪的最基本的“上岗证”;而不懂得电脑,将是下一世纪的新文盲。掌握一点计算机文化知识,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  相似文献   

13.
人类进入了人工智能的时代。有不少人相信并担心,人类用智慧所创造的智能,已让人类自身逐步陷入机器的控制。大数据掌控了人类的行动轨迹,算法和程序成为人类的重要生存工具,人终将被智能机器裹挟着前行。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保持人的独立性,如何摆正人与机器的关系,不使人被新工具所奴役,这是人类在这个时代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教育的重要命题。 “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漫长的发展史揭示了人类进步的核心。人的适应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适应性的本质是协调与抗争,是一种置身于客体的主体创造。改变环境的过程,就是人的活动过程,并由此也改变了人自身。在这个过程中,人必定改变并重构各种关系,包括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工具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等。人类的适应性,外显为人类顽强的征服力和改造力,这种独特的能力帮助人类自身不断强大,但也由此导致了某种错觉,即人拥有作用于一切客体的征服性,人能改变或建设所有的关系——这种错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为了未来而准备”让很多人期望通过教育获得这种能力。事实上,人类真正的适应性是一种作用于自我的征服和斗争,所有的创新和发展,都是人类认知与经验的自我突破。人的创造,以物质或非物质形态的成果,开启着自我保护和自我建设的机制,这种机制极大促进了人类的适应、发展、扩张,构成了人类的文明。对教育而言,不仅要传承和学习这些保护机制与文明成果,更多地还要让学习者反思人类在此过程中的代价和教训,尤其是作为社会人的责任。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既然是环境造就人,那就必须以合乎人性的方式去造就环境。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那他就只能在社会中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教育是人类社会可以创设模拟环境的实践活动。因此,教育的使命并不在于教给人们掌握应对的技能与方法,更不是教给人们记住某种知识体系的概念,人工智能终究会打破人类的局限,重新设置人类知识的储存、接受方式。当人类摆脱了传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时,教育应表现出怎样的存在意义?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地要把关注的重点从个体的能力转向整体的价值,凸显人类的独立性与价值性。 人工智能是人类进步的产物,将深刻改变未来社会的生产力要素。但作为一种人类的延伸功能,人工智能将导致个体人的极大分化。个体人的适应性不同,差异会逐步加大,如果人工智能使个体人的能力逐步弱化,这将是人类社会的退步。教育应该激发个体人的不同潜力,让人而不是智能机器成为支持社会多样性的基础。教育要实现人的个体关怀,让人成为社会的主人。约瑟夫·奥恩提出“防范机器人(robot-proof)”教育,就是指培养我们人类的独特性。 这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必定支持多样性的存在,但人类终究是命运共同体。作为人的社会,教育要引导人们构建一致性的共同价值。当前人类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建立仁爱、友善、公正、互助等价值观。这不仅是主体间的要求,也是主客体间的要求。随着人类创设的环境发生变化,人类面临的考验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峻。对人类而言,很多问题没有地域与种族的界限,是人类的共同问题。技术可以多种,制度可以多样,文化可以多元,但人性立场应该一致。在由人类和技术引发的高风险社会,教育比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地需要关注对人的研究,让每一个身处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都能秉持健全的立场、科学的精神与独立的人格,成为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14.
1.形势发展需要加强食堂的文化建设食堂的存在孕育着食堂的文化建设。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说过:“没有无文化的社会,甚至无文化的人。每个社会,无论它的文化多么简陋,总有一种文化。从个人跻身于一种或几种文化的意义上看,每个人都是有文化的人”。人类的一切活动已经烙上了文化的痕迹。即使是世外桃源,也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作为高等学府里的食堂,能置身于“文化”的氛围之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传承方式。莫与俦、郑珍献身教育,促进了沙滩文化的形成。这一事实证明:教育是沙滩文化形成的关键,是沙滩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执着于现在又召唤着未来的因素,是一种文化的过程。之于“影山文化”来讲,也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16.
劳动教育的地位、作用归根到底是由劳动在人类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性质和功能归根到底是由劳动和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地位作用决定的。劳动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性质、功能、目标、任务等基本问题密切联系,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内容,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方式,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稳定重心所在。劳动教育的地位作用并不会因为现代科技对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显而让位于“休闲教育”,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新时代劳动教育无论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还是从劳动世界角度看,都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的本质主要是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未来社会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才能发挥教育的这一特殊功能,这是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当前中小学科学教学中所探究的一个重点问题.在青少年学生中,实际上已经存在着不可低估的创新意识的萌芽与强烈的求知欲、创新欲和求异思维.心理学家奥托就指出过:“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而现代创造学理论也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不同的仅仅是每个人所展现的形态、程度、质量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要不断为人民造福。”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向中华儿女作出的庄严承诺。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历史与未来,连接着大家与小家、国家与个人。目前,在教育战线深入开展的“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是凝聚广大师生爱国情怀,激励他们把自己的理想追求与伟大的“中国梦”紧密结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好形式、好方法。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这项活动是一项长期性的重大活动,只有阶段性没有终止期,要长期坚持,抓出实效”。  相似文献   

19.
人类自用道德调节社会生活以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成为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国家和民族培育未成年人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新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发生了许多有益于社会文明进步的深刻变化,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道德失范”问题,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当前探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1对课堂活动场的分析 一种认识是传统的观念:教育的本质是文化的传递.课堂则是学校组织教育活动和学生系统单习文化的基本场所,课堂被认定是一个教育活动场,故课堂教学很少从社会学的角度思考其应承担的功能.另外一种认识则视课堂本身为“社会”的产物,是“社会子系统”,一方面这一系统的运行受“外部社会系统”的影响,总是与“外部社会”问存在着“能量交换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