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4年5月28日,山东招远发生了一起离奇且凶残至极的故意杀人案,一个如花的生命无端被残忍虐杀,一个幸福的家庭瞬间家破人亡。事情的起因,仅仅是因为被害者拒绝向邪教徒们提供手机号码。案情一出,举国震惊,邪教组织"全能神"的恶行引发各界群众一致愤慨。尽管事情已经过去多日,但这桩惨案仍在刺痛着人们的神经,这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都不能容忍的暴行。邪教的暴行警示我们:维护生命尊严是最高价值和不容剥夺的底线正义,对邪教必须坚决予以取缔!  相似文献   

2.
《教育》2009,(3):42-42
关键词读解 随着社会文明的日益进步,一些不文明行为屡屡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之内,与文明教育相悖的不文明行为也在侵袭和影响着广大学生群体,不良社会风气与校园相互影响的后果也会成为未来社会之痛。因此,和谐校园的建设也越来越被重视。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视野逐渐从经济的增长转向生态的保护,而作为生态维护的重要影响因素——生态文明,也不断被提出。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是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据地"。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的辐射作用,通过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来推动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言语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一种道德文明行为,它体现了一种观念心理文化。语言生活的文明、健康程度,记录着、传递着、反映着社会生活的文明程度。香山是一个侨乡,在语言文明的建构上得天独厚,在祖国大地上比较早的形成了用方言、普通话、外语三语交际的优秀语言文化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市与全国一样,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整个的社会文明一直在持续健康发展着,社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和睦景象。中山的社会文明发展可以在语言运用的变化中寻找出端倪。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言语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一种道德文明行为,它体现了一种观念心理文化。语言生活的文明、健康程度,记录着、传递着、反映着社会生活的文明程度。香山是一个侨乡,在语言文明的建构上得天独厚,在祖国大地上比较早的形成了用方言、普通话、外语三语交际的优秀语言文化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市与全国一样,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整个的社会文明一直在持续健康发展着,社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和睦景象。中山的社会文明发展可以在语言运用的变化中寻找出端倪。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社会文明的演进史,是人类对自己生活环境和自我要求不断提高的历史。社会文明的实质是人类自身的文明,人类不断创造着社会文明,而人类自身文明的进步又是文明社会教育与熏陶的结果。社会文明建设和人类自身文明的塑造,教育是基础,惩戒是手段,缺一不可。当前我国建设文明社会,成效显著,但还不尽如人意。疏于监督、惩戒不严是主要原因。因此,抓教育的同时,也要抓惩戒,这样才能建设一个文明的国度。  相似文献   

7.
高岚 《早期教育》2003,(8):24-24
一场突然而至的"非典",使得许多人在短时间内急速改变了自己的卫生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人们一下子把眼光投向了文明的"底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脏物、不随地便溺、勤洗手……许多本应在幼儿阶段就该养成的习惯,现在却要用重罚、举报等办法让人们接受有关文明的"再教育",不能不令人感慨.  相似文献   

8.
袁晨 《华章》2007,(11):43-44
弗洛伊德认为文明限制了人的两种本能,而人的本能的满足就是幸福的来源.文明成了危害幸福的因素.但是弗洛伊德绝不是要毁灭文明,文明有效的保护了人类的安全,这是文明之前的社会所不具备的.人们需要通过找到平衡于幸福和文明之间的办法,来在文明的社会中最大的获得幸福的满足.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语言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表现,而近几年来出现的语言污染状况,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危害巨大。我们必须从社会、学校、制度等几方面入手来改变这一状况。  相似文献   

10.
世界海洋漏油事件在过去的二十多年发生了多起.2010年4月20日发生的墨西哥湾外海油污外漏事件,导致至少2 500平方公里的海水被石油覆盖着.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发生后,漏油事故附近大范围的水质受到污染,不少鱼类、鸟类,海洋生物以至植物都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患病及死亡等. 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仅是节约资源或者环境治理,而且是涉及整个社会文明形态的深刻变革.生态文明观念的普及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青少年是全社会生态文明教育的重点.在中小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使学生增强生态意识、养成文明习惯,对于建设生态校园、推动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孝道是以孝为准则来处理亲子关系的道德规范。它是孝行的内在意向和主观动机,是孝文化的核心内容。道德底线是人们对维护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的形象表述,目前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忽视了道德底线教育,导致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不高。因此,从孝道教育着手开展道德底线教育,是提高学校德育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众多理论在实践层面的最终落脚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也不例外。共产主义理论为人类社会提出了"无穷无尽"的生产力要求和满足"人们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要求。而生态文明理论则又要求人们最大程度上地实现节约化生产。在西方思想家的错误理解中,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理论存在着一种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工业至上的生产主义思想,于是在他们的理解中共产主义社会与生态文明在生产层面便存在着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本文旨在重新梳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理论,并以此阐明笔者的观点:共产主义社会将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最高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理念已经成为可持续性发展社会人们的共识,但是人们对它的内涵理解上还存在着较大局限。环境支持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旨在强调发挥人的主体性和能动作用的理念,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达到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和谐共存等方面有力地拓展了人类探索世界的认识区域,弥补了环境保护理念在实践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两型社会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型社会"具有生态文明的根本属性和内在特征,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社会模式。工业文明时代发展起来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无法对"两型社会"的建设水平作出科学评价,伴随着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评价指标也将逐步被改进、被生态化。"两型社会"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将成为符合评价"两型社会"的生态文明实质的发展必然性的科学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浅论世界历史上的“文明冲突”与文明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国各民族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由“文明冲突”论所带来的忧虑和混乱,扭曲了对于世界面临困境之实质的讨论。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主要根源不在于文明差异本身,而在于无知、狭隘、偏见。尽管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存在着文明因素,即宗教、民族、文化因素,然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不公正是大多数冲突的本质原因。因此,纯粹的“文明冲突”或完全由文明原因导致的冲突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理念已经成为可持续性发展社会人们的共识,但是人们对它的内涵理解上还存在着较大局限。环境支持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旨在强调发挥人的主体性和能动作用的理念,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达到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和谐共存等方面有力地拓展了人类探索世界的认识区域,弥补了环境保护理念在实践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具备丰富话语体系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体系是符合新时代发展特点的崭新的科学论断,它根据社会历史规律界定了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阶段,认为建设生态文明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坚持把问题导向、底线思维、整体思维、人民主体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诸方面提供了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德育观念:道德知情权和道德使用权——道德为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转型与观念和人的某种断裂 我们首先要知道,这个时代处于什么样的文明之中:中国社会当下正在经验着历史上最大的文明冰河的转型初期——从农耕文明(河流文明,即内河文明)向工业文明(海洋文明)的文明转型,这个文明转型需要以世纪来论的时光。这个文明转型应该是人种、气质、道德、文化、精神、生活方式、社会、民族、国家和政府诸意义的全盘转型,而不是某一个方面的修修补补,  相似文献   

19.
美育是人的现代化和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现代,科技文明日益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潮流,并且不断左右着人们,影响着人们的生存方式的状况下,美育还具有一种极为重要的功能,这就是促进心理、文化与科技文化的协调,维护人的完整的个性,培养人的人文素质和人文意识。  相似文献   

20.
生态正义是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价值原则,与生态文明共享在价值目标和实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当前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中存在着弱化代内平等、忽视代际公平等不正义的现象。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公平实现必须维护生态正义:营建生态正义的文化价值共识;用法律维护生态正义;抵御生态不正义;加强国家政府合作;重视弱势群体的生态利益诉求,实现代内基本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