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原训练对男子赛艇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炜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656-1657
通过对陕西省男子轻量级赛艇运动员高原训练运动能力及相关生化指标的测试,旨在观察高原训练是否有利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并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高原训练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同时为下一次高原训练累积经验.结果显示:1)高原训练提高了运动员模拟2 000 m测功仪成绩和3 000 m成绩,高原前后成绩分别提高6.6 s和9.5 s.2)高原训练后心率值有所下降,下降5%.3)高原训练后血乳酸下降,下降11%.4)高原训练后血红蛋白水平有所升高,升高3%.5)高原训练后血尿素值有所下降,下降12%.综合所有指标,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高原训练后运动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原运动能力提高和其余生化指标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血清IGFBP-3在评价游泳运动员疲劳及过度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16名国家健将级游泳运动员血清IGFBP-3在不同游泳训练中的变化,探讨其是否适合在游泳运动员机能监控中应用。结果:1)一次大运动量游泳运动后15 min,男、女运动员血清IGFBP-3均降低;男、女运动员血清IGFBP-3与血清C负相关。2)一次大强度游泳运动后15 min,男运动员血清IGFBP-3与CK负相关。3)12 d以中、大运动量为主的游泳训练后,女运动员血清IGFBP-3下降;男运动员血清IGFBP-3与SFMS得分负相关、与血清C负相关。4)6 d以中、大强度为主的游泳训练后,男运动员血清IGFBP-3降低,与SFMS得分负相关。结论:血清IGFBP-3对游泳运动量、强度引起的疲劳和肌肉损伤较敏感,其血清水平的下降提示疲劳或过度训练。其测试方法方便、可靠,只需微量血清,适合在游泳运动员机能监控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下肢力量是运动员在高速运动下完成技术动作的基础,是竞技体育当中获得优胜的核心因素之一。散打运动的项目特征,决定了下肢力量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因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实验法等方法,借鉴核心力量训练的训练方法,对散打运动员下肢反应力量的实践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证明: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散打运动员下肢反应力量有积极作用。因此,在训练中要将一般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结合起来;多参考项目运动规律及运动员损伤发生情况;关注躯干支柱准备、恢复和再生以及训练后的拉伸练习。  相似文献   

4.
国家皮划艇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机能监测和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索皮划艇运动员的高原训练,对国家皮划艇集训队1999年的两次高原训练,进行了全程跟踪监测,以期对皮划艇运动员的高原训练进行评价。监测结果表明:(1)皮划艇运动员上高原后7至10d可完全适应高原环境训练,高原训练要考虑适应的时间和转换运动训练负荷强度的时机。(2)高原训练的负荷应安排在高原训练期间出现两次血红蛋白的高峰。血红蛋白的动态变化对于监控和保证高原训练负荷的量和强度是一个有益的指标。下山后14d和40d血红蛋白有两个明显的高峰,揭示可能有两次运动能力的高潮点。(3)高原训练后完成500m和1000m血乳酸的浓度显性增加,揭示运动员耐酸能力提高,500m和1000m成绩有显性提高。  相似文献   

5.
对高水平运动员停止训练后适应发生的变化进行了探讨。认为运动员在停训后发生训练适应消退的同时,某些适应仍在不同程度上保留及变化组合,提示了高水平运动员在停训一段时间后,经过恢复性训练仍可出现新的训练适应空间而创运动佳绩。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水平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参加中国棒球联赛6个队中的88名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显示出棒球运动员损伤发生率较高,以肩、肘、腰、膝、踝、手腕部位为多,其中肩关节和肘关节损伤与本项目运动特点关系最为密切;损伤原因中以疲劳性运动损伤最突出。建议在训练中应重视医务监督,保证充分合理的准备活动,发生损伤后予以及时治疗。主要对棒球运动员损伤部位中的损伤最为突出的肩关节和肘关节的损伤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与预防措施,以便在今后的棒球训练与比赛中,预防和减少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男女柔道运动员大负荷训练后血液Mb、CK及其同工酶变化的规律,选取9名(5男,4女)柔道运动员在完成一次大负荷的训练前和训练后即刻、12小时、24小时、36小时、48小时取血样,检测出CK及其同工酶峰值出现在运动后24小时,男运动员血清CK及其同工酶水平在运动后24小时显著(P<0.05)高于女运动员的水平;血清Mb的峰值出现在运动后即刻,男运动员运动后即刻的血清Mb水平显著(P<0.01)高于其运动前和女运动员运动后即刻的水平.由此可见,男女柔道运动员血清Mb、CK及其同工酶存在性别差异,大负荷运动可扩大这一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在剧烈的运动训练和比赛后,由于机体疲劳,大部分运动员都会出现肌肉酸痛、四肢无力等现象。这种现象经过适当休息后,即可消失。但初参加运动训练或训练水平较低的人,特别是青少年运动员,肌肉酸痛的消除较为缓慢,常伴有食欲减退、口渴等其他兼症。这给运动员带来了一定的痛苦,也影响了运动训练的效果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如何尽快消除运动后肌肉酸痛,加速肌肉疲劳的恢复,以保持运动员充沛的体力和良好的竞技状态,是运动医学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治疗肌肉酸痛,虽可用传统的按摩、理疗、外擦药水等方法收到一定的疗效,但对某些单纯肌肉酸痛或肌肉酸痛伴有其他兼症的病例(以下简称单纯病例  相似文献   

9.
散打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间若干生化指标的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14名备战广东城运会的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大负荷训练3周后,运动训练对其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监控运动训练。结果显示,大负荷训练3周后,运动员BU、C、CK、LDH和MDA值均显著升高(P<0.05),而Hb、T、及SOD值均显著下降(P<0.05),变化幅度可以反映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程度、对训练的适应及恢复情况;对生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更准确地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监控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10.
研究的目的是考量心理训练的技术和效果,该心理训练的基本内容是放松训练和想象训练的组合。研究中选出了20名高中网球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们在为期6个月的时间内接受了共计50次训练,每一次训练包括3~5min的想象训练。训练效果分析及结论如下:1.训练后各项的心理竞争能力均有所提高。通过将各项得分相加得出的总分表现出了显著提高。2.训练后特征性焦虑评分降低。造成行动压力的因素和降低竞争意愿的因素减少得尤其明显。3.训练前,运动员在运动中行动时充满了紧张感,因此比赛状态焦虑显示出低值。但在训练后,这些值转而显示为充满信心的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通过对陕西省男子轻量级一线赛艇运动员在甘肃刘家峡1850m水上高原训练的研究,观察高原训练提高运动成绩的同时,观察平原--高原--平原这种交叉训练对机体血液流变的影响,为高原训练能否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可能的机制之一,同时为高原训练能否提高运动能力是否与血液流变有关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为科学地进行高原训练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显示:高原训练提高了运动员的实际耐力水平,达到了本次高原训练的目的.高原训练可使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发生改变,高原训练回平原后,流变学各指标发生良好的改善,从而提高机体利用氧,运输氧的能力,延缓疲劳的发生,从而提高运动能力.本研究提示,高原训练回平原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有赖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广东省高校近千名不同专项运动员进行运动损伤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校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病率为19.7%,受伤者人均受伤1.47次/人;高校运动员最易出现的运动损伤是肌肉拉伤、扭伤或挫伤和肌腱韧带损伤,较严重的运动创伤是骨折或骨裂伤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踝关节、膝关节和大腿部位;受伤比率最高的运动项目是篮球、足球和武术;运动损伤以急性损伤为主,且在训练中所受运动创伤以轻伤和中度创伤为主,受伤后运动员适当休息或调整训练计划后大多会快速痊愈。  相似文献   

13.
利用超声心动图对9名中长跑运动员和9名投掷运动员赛前集训前后心脏形态结构和运动成绩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赛前集训后,中长跑运动员和投掷运动员心脏形态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但中长跑运动员LVEDD和LVM的增加比投掷运动员大,而投掷运动员LVPWD、LVPWS和IVSD的增加比中长跑运动员大,说明赛前集训后中长跑运动员主要是左室腔径扩大和左室心肌重量增加,而投掷运动员主要是左室壁厚度增加。中长跑运动员和投掷运动员运动成绩分别增加了4.98%和7.01%。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赛前集训对运动员心脏形态结构的影响,揭示心脏形态结构的变化与运动成绩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18 d亚高原训练对花样滑冰运动员生理机能及运动表现的影响。方法:以10名花样滑冰国家青年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海拔1 650 m的新疆冰上运动中心进行18 d的亚高原训练。在亚高原训练期间,监测运动员每日晨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在亚高原训练前、后,分别测定分析运动员运动机能的变化,测试指标包括血液生化指标、有氧运动能力(YOYO测试)、专项运动能力(冰上专项测试)。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及效应量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亚高原训练期间,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晨脉在第2 d和第3 d达到最高值,随后出现下降趋势;血氧饱和度逐渐升高,从第 9 d 开始达到并维持在 97%以上。2)花样滑冰运动员在亚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红细胞压积明显增加, 其他血细胞参数与血液学指标无明显差异。3)18 d的亚高原训练,提高了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表现为YOYO测试的完成级数和跑动总距离增加, 冰上专项测试难度提高的情况下,运动中平均心率、运动后即刻心率、运动后即刻乳酸水平保持不变。结论:1)花样滑冰运动员在 18 d亚高原训练期间,晨脉逐渐降低,血氧饱和度逐渐升高,在生理机能上对亚高原环境下的训练产生适应。2)18 d 的亚高原训练后,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专项运动能力有改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高原训练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体育界的重视,但有关赛艇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研究和实践尚不多见.利用长期生活和训练在亚高原的赛艇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及后续平原训练过程中血红蛋白、测功仪6 000 m成绩和四级递增负荷的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世居亚高原运动员在高原训练后,其平原的运动成绩有明显提高.因此得出结论:高原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从而提高其在平原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6.
运动员的早恋是目前运动队伍中经常发生的。运动员早恋的原因是多因素的,一般表现为模仿、崇拜、精神空虚、异性好奇、从众心理等。运动员早恋对运动训练,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都有负面效应,必须从加强教育,积极引导,采取多种方式丰富运动队的文化生活等方面有效地解决运动员早恋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由于现代科学进入体育运动领域,从而使现代体育运动具有了高速度的增长成绩的特点,达到国际水平的运动员越来越多。这说明运动训练的各种先进方法和手段被广泛采用,形成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现代化训练。现代化运动训练的主要特征,可以认为是按照运动员动力知识体系来进行训练。这是长期运动训练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一次性大运动量训练后不同时相机体免疫机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短跑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后不同时相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状态,以监控运动训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观察了15名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在一次性大运动量训练前后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白细胞数及IL-1的变化,分析短跑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水平。结果:大运动量训练后,运动员免疫球蛋白即刻有不同程度下降,而白细胞数和IL-1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但调整后各项免疫指标恢复。结论:采用监控运动员免疫指标变化的手段能客观、准确地评定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免疫状态的改变,为教练员及时调整运动员训练强度,保证训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延长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运动寿命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延长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课题,主因是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一般从5岁开始训练,15岁出成绩到17岁就退役,运动寿命平均只有10~12年,其中贡献年限仅有2~3年.研究表明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一般为15~16年,贡献年限为5~6年,而俄罗斯优秀运动员霍尔金娜至今24岁已达到20年运动寿命,还准备参加2004年奥运会,贡献年限达11年.为充分发掘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巨大潜力和充分利用体操人力资源而提出对策,使我国女子体操运动水平保持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20.
运动训练和比赛是机体较为激烈活动的过程,有时出现某些或轻或重的运动损伤是很难完全避免的。骨折属创伤的范畴,虽远无软组织损伤那么多见,但它却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它能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妨碍成绩的提高,甚至迫使运动员不得不结束其运动寿命,故探讨运动中发生骨折的规律和防治是有其重要意义的。由于这类骨折均是在体育运动中发生,与交通事故或工伤事故所引起的骨折不同,故称为“运动性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