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桑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在他创作的几部长篇小说中,《红字》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随着它的出版,霍桑成为当时最伟大的作家,至今享有很高的声誉。《红字》作品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模糊性。模糊性是霍桑运用的最娴熟、最成功的艺术手法之一,它贯穿在《红字》始终,遍及人物描写和不同场景设置的方方面面。其中霍桑着力刻画的小主人公珠儿角色,尤其表现了模糊性这一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2.
霍桑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在他创作的几部长篇小说中,《红字》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随着它的出版,霍桑成为当时最伟大的作家,至今享有很高的声誉。《红字》作品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模糊性。模糊性是霍桑运用的最娴熟、最成功的艺术手法之一,它贯穿在《红字》始终,遍及人物描写和不同场景设置的方方面面。其中霍桑着力刻画的小主人公珠儿角色,尤其表现了模糊性这一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3.
《红字》是十九世纪美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也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中的典型代表。本文试图从《红字》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对爱情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和海丝特思想道德发展的角度,去追寻霍桑追求人类人性解放的浪漫主义思想和神秘符号"A"字后面隐藏的真实意义,以便更好地解读海丝特.白兰这一女性人物的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4.
姚楠 《大观周刊》2011,(22):122-122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著名的象征大师,用一系列象征意象来突显主题是他作品的鲜明特征。本文从名称和颜色两个方面对《红字》及《好小子布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胡珊珊  张颖  刘妍 《大观周刊》2011,(38):23-23
霍桑的《红字》自问世至今,一直受到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的青睐。小说充分体现了霍桑象征主义手法运娜的高超技艺,本文对象征手法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6.
美国全国高校委员会不久前对部分学校、教育研究机构及国家课程指导中心进行了一次有关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调查,从而制订出一份由20部书组成的必读书目。其中,由美国大作家霍桑描写清教徒生活的小说《红字》被推荐为高中生及大学一年级学生的首选读物。 名列必读书目的20本推荐书如下:  相似文献   

7.
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美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的重要代表。霍桑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父亲是船长,在霍桑年幼时去世。母亲带着三个子女长期过着清教徒式的生活,使霍桑养成了孤傲、多疑的性格。他在缅因州波多音大学毕业后,隐居在故乡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21,(4):83-95
美国是一个由清教徒创建并以清教意识形态为基础的基督教国家,清教在美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基调和底色的作用。目前,学术界尚未对美国新闻业的宗教渊源展开系统性研究。本文采用历史发生学方法,分析清教传统与美国早期新闻业的互动,在清教的视野下关照美国新闻业的起源,目标是呈现出美国早期新闻业的宗教底色,进而揭示出早期新闻业清教传统的变迁和上帝角色转型的深层原因。经梳理发现,现代新闻并不是个彻底理性化的、世俗化的产品,而是有着鲜明的清教渊源,从17世纪-18世纪中后期,美国新闻业中的宗教观经历了从"唯上帝论"到"理性宗教论"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刘洋 《大观周刊》2011,(19):95-95
文学大师霍桑主要通过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在小说《红字》中向读者主要刻画了三个深刻的任务形象,并对他们的“罪恶”惊醒分析:一是公开受惩罚的罪人海丝特·白兰,二是怀着隐藏的罪恶生活的丁梅斯代尔,最大最邪恶的罪人齐灵渥斯。文章的最后对他们的罪恶根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作者人性恶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10.
对"崇高"的分析是康德美学体系中的重要方面,他关于崇高的观点既反映出浪漫主义时期的整体审美特征[1],也对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很多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家都受到了康德哲学思想的影响,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家霍桑就是其中之一。他的著名小说《红字》中充满着"压抑"、"恐惧"的氛围,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内心产生强烈的崇高感,尤其是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海丝特,作为一名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者以及父权社会里的反抗者和受害者,这些形象赋予了她崇高的美学特征。本文试以康德的《论优美感和崇高感》中的美学理论对海丝特的崇高形象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今年4月,美国作家伊根的长篇小说《恶棍来访》获2011年普利策小说奖。《时代》杂志称其是“美国小说的新经典”。《纽约时报》形容这部小说是一部“普鲁斯特式的消逝、追悔、报复与爱”的实验性作品。这部小说获得如此荣誉,也并非突如其来,在摘得普利策奖之前,它就已经入选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十多家主流媒体的年度好书,并获得了美国国家书评奖。  相似文献   

12.
美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素来就有民族“大熔炉”的别称。在近代的美国,其主流文化是以盎格鲁—撒克逊传统文化为核心,加上清教精神因子的资产阶级白人文化。然而,印第安民族,这个创造了美洲最早文化的土著民族,在白人文化的强权下逐渐边缘化.  相似文献   

13.
《生死场》与《红玫瑰与白玫瑰》在作品的思想倾向上,从属于不同意义上的经典序列,其经典意义来源于背后截然不同的文化支撑。而这也昭示了我们这个转型时代文化杂糅的暧昧面貌。  相似文献   

14.
国产动画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珉  张世浩 《今传媒》2006,(3):27-28
从好莱坞大片的引进到韩剧的热播,从《佐罗传奇》到《大长今》,美国文化、韩国文化等异域文化长时期充斥着我们的荧屏。《大长今》及其带来的“长今文化”引起了国民的重视,食疗、针灸等传统的中医疗法由一部家喻户晓的韩剧传遍了整个世界,而作为有着几千年悠悠历史的中国文化却只能望“韩”兴叹。再看我们的少儿领地——动画片市场,《僵尸新娘》、《鲨鱼黑帮》、《海底总动员》、《千与千寻》以及经典的《猫和老鼠》、《机器猫》等一部又一部的来自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也日益将我们的动画片市场瓜分殆尽。而载有传承中国文化之职的国产动画…  相似文献   

15.
李敏谊 《出版广角》2014,(17):90-91
正《世界儿童年鉴》不仅揭示出美国文化的一种选择,更可以帮助我们管中窥豹——重新认识美国的幼儿教育。《世界儿童年鉴》作为美国经典百科全书《世界年鉴》(1868年首次出版)的儿童版本,是美国最畅销的儿童工具书,自1995年出版以来深受儿童、教师、家庭及图书馆的喜爱。与之配套的各种练习册和主题图书,更被视为家长有效参与学校教育的好帮手。接力出版社引进的这套《世界儿童年鉴·美国儿童创意教育系列》正是基于《世界儿童年鉴》撰写的配套练习册。  相似文献   

16.
超验主义的人性观对美国清教主义的性恶论形成极大的冲击,为美国式个人主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爱默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晚辈的梭罗吸收了爱默生的人性观,但又在善恶二元论上持有不同的见解,如果追根溯源,将不难发现二人与基督教传统神学之间的不同归属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由经典和经典诠释所构成的经学,自汉代开始直至清末,成为中国学术文化延续的历史载体,并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心理。两汉经学是中国经典诠释学的肇端,其对经典的诠释方法形成了中国固有的解经传统,为中国经典诠释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一、经典的涵义与汉代经典诠释在中国传统经学中,经典是指儒家《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典籍,也称为“六经”。研究经典的涵义,就有  相似文献   

18.
据《今日美国报》和《出版商周刊》报道,96页厚的精装儿童故事书《风中奇缘经典》(Pocahontas Classic)成为全美最畅销的儿童精装书。 《风中奇缘经典》是由迪斯尼最近成立的出版公司Mouse Works出版的。第一版售出240万册,创造了历来儿童精装书的销售纪录。第二版正在印行之中。该公司此前推出的三本卡通人物故事书:《美女与野兽》、《阿拉丁》和《狮子王》也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今日美国报》与《出版商周刊》均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的分析屡见不鲜,《红字》的各种分析也不例外。目前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人物上如女儿明珠,医生齐灵窝斯和女主人公海丝特等,背景分析如宗教的黑暗,还有修辞手法如A字的象征意义等。鉴于此,一些学者另辟蹊径,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红字》。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首先介绍情态的涵义,然后再简要分析情态的常见分类,最后结合情态浅要分析《红字》的部分章节。  相似文献   

20.
新书发布     
《全国新书目》2010,(9):4-6
译文推出“毛边本”系列经典随笔本刊讯(记者尚莹莹)近日,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经典随笔,其中蒲隆先生翻译的《培根随笔》和高健先生选译的《美国散文精选》已经上市与读者见面。当读者将本版《培根随笔》和《美国散文精选》捧在手中,那裁切不齐的翻口,很可能会使人产生书籍存在质量问题的错觉。其实,这正是译文出版社与编辑精心策划制作的毛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