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这是“语言工具论”的主要观点.语言因其象征化功能、言语行为的特性、语言在自我内部和自我之间的流动、语言假设的自我失败和自我实现机制等,建构了权力体系、性别差异、人际关系、制度事实等一系列社会实在,这是“语言建构论”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2.
正确理解"语言工具论"的观点,直接影响着我们对语文性质的科学认识。西方美学的语言学转向,为我们认识与思考语言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从语言的本体性、主体性角度告诉我们:语言与人类是相互依存关系;人的思想是在语言中生成;语言不等于文字。这些为我们反思"语文工具"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语言建构和运用是语文课程的唯一本质",[1]它既是对语文课程教育目标的高度概括,也是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重要地位精准凸显。语言本身具有社会属性,思维亦如此,人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过程,同时是其思维发展和提升的过程。语言建构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出于表达思想的目的,按照语言内部系统来建构话语;另一方面是指在个人言语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构自己的言语体系。[2]索绪尔认为,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属于社会符号系统,而言语的习得则是个体的行为,属于个人符号系统。如此,语言  相似文献   

4.
传统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或是表征事物的工具。因此,从索绪尔开始,人们一直关注对语言的内部结构的描写。当人们逐渐将视线从语言内部转向语言外部研究时,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代表的解释学语言观则提出语言是存在的家的语言本体论思想,即人不可能在语言之外从本质上把握语言。通过解释学对语言工具论的批判,揭示了语言的本质,即语言并非工具,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语言是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小说的语言基本是沿着“言一致”的方向发展的。汪曾祺在现代汉语小说语言理论发展史上的意义主要在于,他以本体论小说语言现替代了传统的工具论小说语言观,并提出了以审美为核心,广泛汲取多种语言资源的营养,锻造一种诗化小说语言的一系列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较为激进的学术思潮,社会建构论在20世纪对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文试从其发展趋势、理论渊源、概念内涵等方面来考察社会建构论,并简要概述其在社会学学科中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7.
20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把语言和人本体存在联系起来,确立了语言本体论。它突破了传统哲学的语言工具论,而把语言当作存在的建构性力量。海德格尔无疑是最典型的代表,他用他的语言本体论给我们创设了一个特殊的语言王国。但建构性的语言仍然是运思和表达的工具,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始终是语言的拥有者。  相似文献   

8.
语言建构社会现实,科学语言建构人类的认知世界。以科学英语为研究对象,韩礼德提出的语法隐喻理论说明科学语言就其本质是一种用来构建理论的语言,体现了语言的建构的功能。借鉴Maton的语义引力和语义密度的概念,教师在提高学生科学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可以进行更科学有效的引导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9.
社会建构主义力图理解个体与个体间的意义和动机,它视个人为具备资格能力和沟通能力的行动者,积极主动地建构着社会世界,其学术脉络大致可分为受韦伯影响的现象学、常人方法学以及受齐美尔影响的符号互动论.社会建构主义深刘地影响了以塔克曼、甘姆逊等为代表的新闻建构论,使后者更为关注社会系统中的互动、意义和符号,并将作为符号载体与源泉的新闻传播过程引入其后更深更广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结构,在历史社会语境中考察新闻的生产、传播与接收.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国家重要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和信息资源。语言资源学是以语言资源为研究对象,研究语言资源的生成、演化、分布,语言资源的结构系统,语言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等问题的学科。语言资源学(论)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加深入地认识语言的属性,更好地保护、开发语言资源,使语言更加高效地为人类交际服务,保护人类语言的多样性与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语言资源学(论)的建构为科学研究语言资源提供了理论指导,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波的语言哲学研究不仅系统批判了克里普克的直接指称论,而且提出以语言建构论为代表的新理论.不论是对旧理论的批判还是对新理论的建构,陈波都围绕着组合性原则这个中心,其语言研究的哲学意义也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呈现出来.从语法角度,陈波突显了思维实践在语言分析和逻辑分析之间的关联作用;从语义角度,他突显了认知实践在语言结构与世界结构之间的关联作用;从语用角度,他突显了社会实践在语言交流与意图表达之间的关联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其他几项核心素养的基础。语言文字的正确运用,离不开对语言进行建构,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尤应注意守旧与维新、感性与理性、简化与繁化、约定与规范四对范畴,以此生成教学资源并指导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当代学院素描教学体系与训练方式的研究与探讨,从绘画者个人艺术成长的角度出发,重点引申出绘画者在素描基础训练中如何培养个人对素描绘画语言的认知方式,从而使绘画者在自身绘画情感与客观素描知识的相互结合中能够"建构"具有个人独特感知的绘画图式。  相似文献   

14.
在晚清,白话文运动的倡导者们仅仅是从"启蒙工具"的角度去看待并使用白话,试图将白话与文言这样两种迥然不同的语言形式加以调和,最终却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种深刻的语言困境.这一语言困境缘自于他们所秉持的"内俗外雅一体用分离"的"二元性"语言观."二元性"语言观不仅昭示着清末民初转型期新知识者文化心理结构的尴尬状态,同时亦寓示出由晚清至五四白话语言变革的关节点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语言建构与运用”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需要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学习目标,对经典的文本进行切分与组装、理解与运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结合语言学理论,从“语篇”“语境”“语用”三个角度具体谈一谈“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6.
聚焦2015年高考作文题型,透视"去命题化"趋势的实质就是从"工具技能导向"到"学术能力导向"的深刻转换。呈现"学术能力导向"在开放性话题材料中的具体表现,并催生了理性"评论体",后者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叙事体"、"文艺叙事体"甚至"议论文"。比较美国高考作文essay,它对我国高考作文中"学术能力导向"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学术能力导向"的应然核心价值,就是基于知识更超越知识、创生观念更产出思想。这顺应了"语言强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价值取向,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发挥着"价值链接"的特殊功用。  相似文献   

17.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也是新高考的重要评价指标。针对小说教学的现状,从语言建构与语言运用两个方面开展小说教学策略研究,有助于提高小说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生如何在议论文写作中建构体现自己思想、情感和思维的语言?广东中山的张华提出了“句径”的概念,议论文“句径”建构途径应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以此指导学生建构议论文语言,学生就能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获得应有的思维品质,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以一带三”。只有语句的结构与内容表达相适应,议论文才能展现其议论性、深刻性、思辨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就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中西方文化美地融为一体是教育者不懈的追求,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差异与相同之处作了一些简单的阐述。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渗透.而语言则是文化的载体与平台,把文化和语言完识的同时.享受中西方文化的熏陶与乐趣。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理论对瑞吉欧教育体系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对儿童知识建构的深入研究,建构主义者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着自己的理论,这种发展在瑞吉欧教育体系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对瑞吉欧的影响皮亚杰的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起一直被作为指导学前教育实践的重要理论之一,皮亚杰的理论给予学前教育工作者以众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