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任何一部具有历史价值的著作,我们都有必要充分学习把握它.<牟子理惑论>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一部重要典籍,研究它就是在阅读一段佛教史,通过阅读它,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状况.牟子一书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引用佛学材料等存有争议,但这不能否定其价值.这对于我们的阅读研究不会有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观音和文殊这两种菩萨信仰来分析中国大乘佛教"悲智双运"这一理念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希望通过这一分析,能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中国大乘佛教的理论特色和实践趋向,更加准确地把握中国大乘佛教菩萨信仰的本质与发展走向,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它在佛教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在佛教修行实践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搜神记     
《搜神记》是一部什么书?当我们翻开这本书的时候,第一个印象就是里面的故事非常短小,有的稍长一些,有的只有短短的几句话。那么,第二个印象呢?我想就是里面的故事千奇百怪,非常离奇,有很多讲的是鬼神的事。说穿了,《搜神记》就是一部志怪小说。志怪小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和今天的小说不是一回事。它更像是笔记,记下的都是一些怪异的事情。我们知道,从东汉往后,佛教开始从印度传到了中国。开始信的人很少,后来就渐渐地多了。这是因为佛教思想很适合中国人。虽然佛经很深奥,但佛教中有很多小故事,用这些故事来说明佛教的道理,容易被普通人接…  相似文献   

4.
在2005“安徒生年”即将结束的时候,有这两部书的出版,我觉得这是送给“安徒生年”的一份厚重的礼物。我认为,《中国安徒生研究一百年》是一部中国学者对安徒生的研究史,而《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则是一部中国读者对安徒生的阅读史。这两部书合在一起,能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安徒生。  相似文献   

5.
近日阅读尚永琪先生的新著《3-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觉得该书之学术思路、学术论证别出心裁,是近年来中国中古社会史、特别是佛教社会史领域中一部不可多得的高水平优秀著作。以下就我阅读过程中感受最为强烈的方面,略抒己见,并就教于著者和学界同好。  相似文献   

6.
敦煌版画的背景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出土的佛教版画表现了佛教信仰的一种新方式,它与敦煌石窟艺术一脉相承,是敦煌艺术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科学技术与佛教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美术史和中国印刷科技史上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只要稍有点化知识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有一部书叫《论语》。《论语》对中国历史、中国化的影响实在太大了,我们不能仅仅记住这一书名,还应对它的内容和价值稍有了解。  相似文献   

8.
佛教是佛陀创立的宗教。佛陀本名悉达多,公元前383年约80岁去世,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佛陀死后约100年,佛教教团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此后大约又过了100年,大众部和上座部内部先后分袭,派生出18部派,习惯上把上座部和大众部与派生出来的18部称为“小乘二十部”。小乘佛教中最有力量的一部是说一切有部。小乘佛教的主要经典是《大藏经》等。大乘佛教是在对小乘佛教批判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它把当时在宗教界具有绝对权威的传统佛教即小乘佛教作为直接攻击的对象,在对小乘佛教进行攻击和批判的过程中,出现了《般若经》之类的经典,自称大乘,贬传统佛教为小乘。大乘佛教的两大派是中观派和瑜珈行派。中观派的鼻祖是龙树,瑜珈行派的创始人是弥勒。大乘佛教是中国、日本佛教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著作,它不仅是一部历史巨著,还是一部文学名著。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许多学生看《史记》时,只注意到它的史学内容而忽视了它的文学价值,这是很可惜的。因此我以《鸿门宴》一文为例,简要分析一下《史记》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的细腻之处,以使大家在今后的文言文阅读中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太平广记》作为一部小说类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和文化的内容.对《太平广记》的佛教文化方面的研究,很少提及佛教造像这类雕塑方面的内容.对于我国古代佛教造像的研究方面,研究者们极少在文学作品中涉及.因而将历来文人士大夫眼中不足道的雕塑与“自来无史”的中国小说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是有必要,并且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近读到济南大学教师刘艳芬博士的新著《佛教与六朝诗学》,感觉这是一部揭示佛教和中国诗学相互影响渗透关系隐秘的难得佳作。《佛教与六朝诗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全书23万字。该书针对佛教与中国诗学关系研究断代研究较少、专题研究较少、文艺学研究视点较少的实际情况选题,从文艺学角度着手,分主体研究、意象研究和范畴研究三个专题,对佛教与六朝诗学关系展开系统分析和深入探析,将佛教与中国诗学关系研究进一步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诗歌的源头和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并没有因为距离今日社会的日渐遥远,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今天阅读《诗经》,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它是活着的。一直以来,它不仅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而且构建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3.
虽然部派佛教广律是正统的宗教文献 ,但是 ,它也是口头叙述文学。佛教广律作为口头叙述文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它存在大量的套语 ,这些套语在不同部派广律中的使用有同有异。它的使用 ,在佛教广律中是有特殊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合称世界三大宗教。它从公元前六世纪出现,至今仍有重大影响。其发展史可分四个时期:佛教创立至公元前三世纪为早期佛教时期,亦称原始佛教时期。这一时期的佛教保持着释迦牟尼生前所宣传的教义,基本上是一个整体的时期。公元前三世纪中叶至公元前一世纪,由于对教理和戒律的理解与解释不同,佛教分裂为许多部派(十八部、二十部),称为部派佛教时期。从公元一世纪中叶至七世纪,印度社会向封建制度过渡,产生了大乘佛教并广为流行,故称为大乘佛教时期。公元七世纪至十二世纪为密效时期。密教乃是佛教和印度教相结合产生出的一种新的教派。之后,佛教在印度逐渐衰微。  相似文献   

15.
现存《理惑论》是一部为佛教辩护的著作,它为佛教进行辩护的主要思想方法是“格义法”,具体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在崇拜对象方面,把佛解释为中国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和道家的神仙;在思想观念上,用道家、儒家经典解释佛教术语努力调和佛教与儒家、道家的矛盾,缩小它们之间的差距;在行为礼仪方面,求内在精神之“大同”,存外在表现之“小异”。这对于佛教得到当时更多人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  相似文献   

16.
<正>如果这个世界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我们就是读这本书的人,它不可能因为我们的阅读而增加,也不会因为我们的荒废而减少。它是那么的充实、完美,且不含有任何创作者的主观与文辞的堆砌;它蕴藏着无尽的宝藏,等待我们去发掘。每个人都拥有这么一部伟大的书,问题是我们能不能阅读  相似文献   

17.
佛教是佛陀刨立的宗教。佛陀本名悉达多,公元前383年约80岁去世,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佛陀死后约100年,佛教教团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此后大约又过了100年,大众部和上座部内部先后分袭,派生出18部派,习惯上把上座部和大众部与派生出来的18部称为“小乘二十部”。小乘佛教中最有力量的一部是说一切有部。小乘佛教的主要经典是《大藏经》等。大乘佛教是在对小乘佛教批判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它把当时在宗教界具有绝对权威的传统佛教即小乘佛教作为直接攻击的对象,在对小乘佛教进行攻击和批判的过程中,出现了《般若  相似文献   

18.
日本文学史上第一部佛教说话集《日本灵异记》在编撰的过程中,不仅袭取了中国佛教文学,而且对中国的儒学典故也加以了利用,并通过比附的手法,将儒学典故这一文学元素改造成为佛教的内容,为宣扬佛教教义服务。文章以"孟尝七善"这一典故的出典及其使用意义为考察对象,揭示《日本灵异记》对中国文学的接受情况。  相似文献   

19.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成语似乎是地道的“国货”。但如果我们作一番调查研究,就会发现很有一些是“洋进口”,这就是来源于佛教、基督教和外国文学作品的成语。佛教是从东汉明帝水平十年即公元67年开始传人我国的,距今已有将近两千年了。相对于基督教而言,佛教的中国味更浓一些,这与它传人中国的时间极早该不无关系。小说(西游记),说的是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取的什么经?就是佛经。这部小说在中国妇孺皆知,可以说是佛教已经中国化的一个佐证。正因为佛教在中国扎根时间早,因此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相对来说就大些。表现在成语方面,来…  相似文献   

20.
刘九令 《唐山学院学报》2015,28(1):75-78, 95
日本文学史上第一部佛教说话集《日本灵异记》中引用了许多有别于佛教题材的中国儒学典故,这些典故的运用在一定意义上增强了作品的文学表现力,使其更具文学韵味。此外,这些典故对于作者研究、中日文学文献交流研究以及《日本灵异记》与《日本国见在书目录》的互补互证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