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传统的教学研究制度主要是以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为生成背景的。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种教研制度对提高教师教学专业水平和中小学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实施由忠实取向转变为相互调适取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的教学研究制度主要是以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为生成背景的。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种教研制度对提高教师教学专业水平和中小学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随着课程实施由忠实取向转变为相互调适取向,课程实施的缔造取向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苏永峰 《成才之路》2009,(24):49-50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随着课程实施由忠实取向转变为相互调适取向,课程实施的缔造取向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种转向必然要求在教学研究制度中加大校本教研的权重,但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在原有教学研究制度结构中权重过低,与因课程实施取向转变而产生的加大这种权重的需要之间产生了冲突,使教学研究制度陷入结构性困境。无疑,校本教研成为摆脱这种困境的必然选择。因此,必然创新现有教学研究制度,走向校本教研。这种以“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特征的低成本高效益的“校本教研”更加适合于农村中学。  相似文献   

4.
我国传统的教学研究制度主要是以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为生成背景的。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种教研制度对提高教师教学专业水平和中小学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实施由忠实取向转变为相互调适取向,课程实施的缔造取向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课程实施取向的转变,必然引起原有教研制度发生相应变化。校本教学研究制度便是这种变化的集中体现。有鉴于此,本文将主要探讨课程实施转向条件下的新型教学研究制度——校本教研。一、课程实施转向与教研制度转型1.课程实施转向有学者把课程实施的取向…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的教学研究制度主要是以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为生成背景的。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种教研对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中小学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实施由忠实取向转变为相互调适取向,课程实施的缔造取向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课程实施取向的转变,必然引起原有的教研制度发生相应变化。校本教学研究制度便是这种变化的集中体现。有鉴于此,本文将主要探讨课程实施转向条件下的新型教学研究制度——校本教研。一、课程实施转向与教研制度转型1.课程实施转向有学者把课程实施的取向概括为…  相似文献   

6.
教学研究工作在我国已有50多年的传统。不同的课程体系,需要相应的教研制度作支撑,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挑战,校本教研制度在继承优秀教研传统的基础上,有哪些新的取向和新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7.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既是新课程实践的需要,也是新课程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学校是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主体。为使学校、教师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并从中得到发展与提升,我校立足“以校为本”,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以教学研究为载体,大力加强课程改革研  相似文献   

8.
教学研究工作在我国已有50多年的传统。不同的课程体系,需要相应的教研制度作支撑。为了应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校本教研制度在继承传统优秀教研经验的基础上,有哪些新的取向和新的发展呢?至少在以下几方面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教学研究工作存我国已有50多年的传统。不同的课程体系.需要相应的教研制度作支撑,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和挑战,校本教研制度在传承优秀教研传统的基础上,有哪些新的取向和新的发展呢?至少在以下几方面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全面提升学校、教师自我研究能力和解决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成为新课程推进的一项紧迫任务。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它包括教学研究和教学培训两个方面。因此,学校应建立和完善“研训一体化”的校本教研制度。  相似文献   

11.
在合作教研中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及课程实施取向的转变,我们从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入手。把加强校本教研作为提高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充分发挥团队作用,变“各自为阵”为“兵团作战”。营造了人人积极向上、心境愉悦、奋发有为的教研文化氛围,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加大了学校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教研机构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并与高校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立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加之现代学校制度推进进程的加快,必然引发、呼唤新的教研制度,重建教研制度也就成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研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教学行为转变为教师的实践,是一场持久的、复杂的攻坚战,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保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原有的教研制度在教研理念、组织结构、活动方式等方面越来越呈现出不适应性。因此,重树教研新理念,发展、丰富和完善现行中小学的教研功能和教研方式,构建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变革的学习型学校教研制度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4.
陈家尧 《今日教育》2005,(12):38-39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因素,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教师的素质成为一个事关新课程成败的关键因素,大力推进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教育部提出“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基地建设”,以制度的形式推进校本教研的开展。但是随着校本教研的深入实施,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校本教研追求的目标不能只是一种制度的建立,它更应是一种文化的重建。  相似文献   

15.
将以校为本的教研形式制度化,既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内在需要。那么,中小学应该建立怎样的校本教研制度呢?建立校本教研组织制度1.参与教研的人员的工作制度。包括校长、部主任、教研室校本教研工作制度,教研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备课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和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2.教研组织工作制度。包括收集和编写学校教研专题指导信息的制度,调查本校教师教研需求的制度,确定本校(一学期或一学年)教研的重点方向、为本校教师开展教育行动研究提供方法指导和专题指导的制度,定期组织教研交流…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过去单一的教研方式已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呼唤新的教研方式。当前 ,一种推动课改发展 ,为课改注入新的活力的教学研究新方式———“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 ,正在受到普遍的欢迎和重视。一、校本教研的内涵“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以新课程为导向 ,立足学校 ,以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 ,以教师为研究主体 ,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以研究和解决发生在学校现场的教学实际问题 ,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为重点 ,以学校学习化组织的建设为目标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学校是课程…  相似文献   

17.
《教育革新》2006,(1):10-10
周卫在《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第10期上撰说,教学研究工作在我国已有50多年的传统。不同的课程体系,需要相应的教研制度支撑,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挑战,校本教研制度在继承优秀教研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以下新的取向:教师由活动为主或纯理论研究转向以课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一、建立合理的课程管理体系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以校本学习为特色,课堂教学为核心,实践活动为主辅,加强教学工作的管理,完善教育教学各项制度。①建立领导听课和深入教研活动制度。领导经常深入教研活动,掌握分管学科的教学和教研情况,及时解决问题。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听课,课后和任课教师及时交换意见,及时反馈,及时做出评价,以促进教学。②健全教务处校本教研制度,规范各学科的教研活动。要求各学科组、备课组不但要有教研活动计划,而且要认真记录每一次活动情况。对各组的教研活动情况每学期都组织评比。③建立教研组课程改革教研制度,抓好各学科组的教育理论学习。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专题研究,围绕重点专题研究开展听课、举办观摩活动。认真总结本学科行之有效的经验,进行交流、宣传、推广,组织本学科教师参加有关的继续教育学习。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推进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建设,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和山西省教育厅联合主办,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全国第三届“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经验交流与工作研讨会于2005年12月19日至20日在山两省太原市召开。来自全国84个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区(县)教育行政、教研及专业支持机构负责人和学校校长、教师500余人参加了这次有关校本教研的全国性盛会。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课堂改革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大具体目标时,也指出了教育存在的六大问题。教研制度作为学校制度的组成部分,也同样存在着很多问题,学校教研活动仅仅满足于组织教师学习、共同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可归纳为:一是形式化色彩浓重。有些教研活动是按照某种既定工作计划“预定”好的,不能完美地与实际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形式与内容脱节。二是问题意识不强。有些教研活动虽然也能有声有势地开展起来,但所研讨的课题与真实情景中进行的教学活动联系不太紧密,“两张皮”现象严重。三是功利目的过强。在现行教师管理体制下,为了职称的评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