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语境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语境对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理解力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与历史文化背景相关。语言是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单从词的意义上看,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也相应改变。例如,bird,其本来的意思是“鸟”,后来在口头语中又常指“人”、“姑娘”等。近来,随着人类科技事业的发展,bird的意义又进一步扩大,可指飞机、火箭、直升机、航天飞机、卫星等任何飞行器。又如“sail”一词,原指“帆”,现在常用的短语setsail(起航),起初有扬帆起航…  相似文献   

2.
1992年初冬,我与在成都参加农业部召开的“绿色证书”试点工作会议的同志在双流县白果村参观。我们来到一片采用新技术培育的韭黄地,又粗又黄,又长又嫩的韭黄使人叫绝,大家七嘴八舌地问:“这韭黄的主人是谁?”这时从田垄里走出了一位脸色黑里透红,眉目清秀,精干灵巧的姑娘,她就是这块韭菜地的主人钟志华。我颇有兴趣地访问了这位姑娘:  相似文献   

3.
小康是一位美丽的姑娘,水灵灵的大眼睛,瀑布一样的黑发,端庄典雅的气质,既贤惠又能干。许多小伙子慕名来向她求婚,但都被回绝了。一天,又有3个小伙子来向她求婚,他们分别是来自天界的宙斯,海界的波士顿和人间的生活。小康姑娘面对这3个英俊潇洒魅力四射的酷哥,从容地说:“我向你们提3个问题,谁回答得令我满意,我就嫁给谁。”“尽管问吧!”3个小伙子齐声回答。“你们为什么要向我求婚呢?”小康姑娘用银铃般的声音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因为我一个人呆在海里,只有鱼虾作伴,实在太寂寞了。”波士顿说。“因为你是我见过的最美丽最能干的姑娘。”…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洲阿尔卑斯山区,一列火车进入了隧道,车厢里顿时一片黑暗。只听一声亲吻,接着是一个非常响亮的耳光。不一会儿,火车出了隧道,邻座四个素不相识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吭声,一个德国军官的左脸颊发红微肿。老太心里赞叹:“这姑娘人美性子也刚烈。”姑娘纳闷:“这德国人居然不吻我而去吻老太,真是怪事。”德国军官心里暗骂:“这罗马尼亚人最不是东西,他偷着去亲那姑娘,我却稀里糊涂挨了姑娘一巴掌。”罗马尼亚人暗笑:“我吻了自己手心,又打了德国人一个耳光,太棒了!那德国人还在梦里呢!” …  相似文献   

5.
模仿是语言创新的有效途径,无论仿词、仿句(含仿段)还是仿篇,只要运用恰当,都能笔下生花,达到新颖别致、独特幽默、意蕴丰富的语言效果。一、仿词一、仿词仿词就是依据语境创造新词。仿词作为一种修格,历来受到欢迎。《红楼梦》中就不乏仿词的例,如第28回:林黛玉道:“你的那些姑娘,也该教训。只是论理该我说。今儿得罪我的事是小,明儿宝姑娘来,什贝姑娘来,也得罪了,事情岂不大了?”说着,抿着笑。林黛玉含讥带讽,突然冒出个“贝姑娘”,不是攻薛宝钗又是谁?鲁迅也是运用仿词艺术的大师。在《中国人失掉信力了吗》一文中指出一些人信“地”、信…  相似文献   

6.
戴望舒因写出了《雨巷》一诗曾被人称为“雨巷诗人”。这首名诗是中国现代诗史上不可多得的好诗之一 ,因其具有丰富的审美内蕴而让人读之回味无穷。《雨巷》的诗美魅力与作者独特的写作艺术有关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众星拱月的意象结构与意境生成的艺术。《雨巷》一诗的独创性首先体现为意象的创造和意境的生成艺术。该诗创造了三个主要意象 :雨巷———雨中的巷道 ,悠长冷清而又寂寥的巷子 ;“我”———在雨巷中踽踽独行者 ;姑娘———“我”希望逢着的一位想像中的姑娘。诗人又以油纸伞、丁香、姑娘的眼光、芬芳、颜色、梦、颓圮的…  相似文献   

7.
著名作家孙犁在《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一文中把文章的内容形象地比喻为一个美丽的“新娘”,而把好的语言比喻为“花轿”。美丽的姑娘总不能让她坐牛车走吧,要用花轿送出去,就得锤炼语言,“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它们”。语言,如同画家调色盘里的颜色,善于驾驭语言的人就像画家调配颜色一样,熟练地调遣语言文字,巧妙地排列组合,用心锤锤炼出一篇篇清新活泼、情文并茂的妙文佳作来。  相似文献   

8.
比喻是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由于各民族的风俗、传统以及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的不同,人们在比喻时多少带有本民族的色彩,从而使语言丰富多彩。形容一个姑娘的美貌,许多国家用鲜花作比喻。可是在阿拉伯地区,人们总把美丽的姑娘比作“圆月”、“月亮”。这是因为阿拉伯地区气候炎热,在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八月气温高达四十五度以上,只有到了夜晚,满天繁星,朗月当空,人才感到凉爽舒服,心旷神怡。因此,阿拉伯人喜欢用“月亮”来描绘美貌了。我国青藏地区终年积雪,有半年是冰封的,每当太阳升起时才给人们带来温暖。因此这里喜欢用“红太阳”形容姑娘的美丽多情。  相似文献   

9.
日常生活中,形容一个姑娘美丽活泼时,我们往往会用“她美丽得像一朵花,整天活蹦乱跳,跑起来像鹿一样快。”“美丽得像一朵花”到底是什么样子,“跑起来像鹿一样快”究竟又有多快,虽说有点儿模糊,但听话人不但完全可以想象出“那个姑娘”有多美丽,跑得有多快,而且还能产生一种真实而具有魅力的美感。  相似文献   

10.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纯洁无瑕的,孩子的眼睛是清澈透明的,他们对真善关的评价有自己独特的标准,也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好孩子”,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吐露了孩子此时的心声,通俗易懂,又耐人寻味。全文没有用华丽的语言修饰,朴素自然,感情真挚,因而读了此文的人都会和作者一样,发自心底地说出一声:“好孩子。”  相似文献   

11.
崔玉清 《时代教育》2007,(7Z):61-61
梅雨时节.在江南小镇一条幽深、狭长、寂静、怀旧的雨巷里,行着一个孤独落寞的身影.撑着一把油纸伞。在细雨纷飞中彷徨.彷徨.目光迷离又充满希望。他迷茫什么?他迷茫“那丁香一样的姑娘”,那“所谓伊人”,她究竟身在何方。他又充满希望,他希望能碰上那个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姑娘。就是她——这个“丁香般的姑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今天,学校组织老师们又一次领略了浙江优秀教师蒋军晶老师的教学魅力。课堂上从容不迫的他,对文本的理解深入到位;语言简洁又字字落地有声,话语平实又饱含情感……课堂上的一个环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就“盲姑娘与贝多芬的对话”进行质疑:  相似文献   

13.
张晓耕 《现代语文》2002,(10):25-26
日常生活中形容一个姑娘美丽活泼时,我们往往会用“她美丽得像一朵花,整天活蹦乱跳,跑起来像鹿一样快—”“美丽得像一朵花”到底是什么样子,“跑起来像鹿一样快”究竟又有多快,虽说有点儿模糊.但听话人不但完全可以想象出“那个姑娘”有多美丽,跑得有多快,而且还能产生一种真实而具有魅力的美感。  相似文献   

14.
(一)“岛上的姑娘”是写福建前线一个年青姑娘积极支援人民解放军保卫海防,英勇机智地开展对敌宣传攻势的模范事述。文章一开始就告诉了我们,洪秀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姑娘”,“副乡长”、“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治安模范”……是岛上群众和解放军所热爱的人。洪秀欉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她“很象一个女游击队员”,“快乐的、黑黑的面孔”“短短的头发、矮矮的身个,穿—件白条子布衫”、“裤腿卷到膝盖上,赤着两只脚”,“她人还没有进坑道,笑声就先钻进来了。”我们从她的面孔、装束、笑声……可以看出洪秀欉是一个热情、快乐、爽快、俭朴的姑娘。洪秀欉的家住在海防前线,在对敌斗争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提出“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恰到好处”是《恰到好处》一文的中心论点,对这一严肃而深刻的理论观点,作者选用颇有趣味的材料,采用轻松的笔调娓娓而谈。趣味主要表现在引用的材料和列举的事例中。课文一开头,作者便引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一段形象而有情趣的话。列举论据时,说“京戏著名演员表演,总讲究不瘟不火”,“优秀的歌手在热情地歌唱时,情真而又能自持”……,等事例,取自人们日常的生活,无不具有轻松的格调。材料的内容决定表达的语言形式。本文列举事例的语言多用短句。如“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  相似文献   

16.
句式变化能生动地表情达意,构成新的刺激点,增强语言的新鲜感。中考作文的语言不仅要做到准确通顺,而且要注重句式的变化。 一、倒装旬 有篇题为《她是个普普通通的人》的中考作文,叙写残疾青年星儿不倦追求的事迹,结尾用了倒装句:“总有一天,她会成为‘星’的,她会向全世界宣告她的不普通,我坚信!”句中“我坚信”这一主谓成分后置,强化了残疾姑娘星儿的优秀品质对“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欢乐调色盘     
一个姑娘被杀死在自己家里。警察搜查了现场,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倒是守在门外的警察在门外台阶上拾到一个烟头。说是烟头,只不过才抽了几口。从熟悉姑娘的人那里了解到,姑娘在两个小伙子中间纠缠不清,而案发当天,有人看到其中一个小伙子进了姑娘家。“看来,两个男人中有一个是嫌疑犯,他们都是干什么的呢?”“一名是个学生,另一个是个推销员。”警察又问:“两人中谁抽烟呢?”知情人说:“都抽烟。”,警察:“我知道谁是嫌疑犯了。”那么,聪明的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18.
本姑娘     
我在一个南方小城生活已近十年了,这里的人喜欢把女孩子叫做“姑娘”,那么,我也来娇蛮地自称一回“本姑娘”吧。  相似文献   

19.
教学文摘     
《避雨》教学建议 根据教材特点,教学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扣住“雨”线,理清文章脉络。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可设计下列问题:1.为什么发生了避雨这件事?2.避雨时姑娘与人们的表现有什么不同?3.姑娘与人们谈了些什么?姑娘回答得怎样? 二、抓住细节描写,领会人物形象。如两次“站在最边上”、“不声不响”、“不再作声”、“姑娘没动”、“抬头望了望天空”、“喊”等等,充分体现出姑娘认真研究气象和对气象工作的热爱。 三、引导学生对比,突出人物形象。文章写了一群避雨的人,这不单是情节发展的需要,他们在避雨时的表现与姑娘恰好形成了较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姑娘的“有心计”。 四、体会段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干日锦     
一初夏的天总是亮得特别早,露水还没干,春水巷便传来了年轻姑娘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今晚大凤戏班要唱那出《梁祝》,蚕儿你不是最喜欢这戏了吗?你陪我去看吧。”说话的姑娘个子高挑,皮肤洁白,长着一双精致的丹凤眼,很漂亮。此时,她正笑盈盈地拉着另外一个姑娘的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